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朝民专利>正文

一种去除污水中氨氮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621502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31 1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去除污水中氨氮的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如下:1)将待处理污水导入厌氧池进行厌氧处理;2)将厌氧处理后的污水导入缺氧池中,调节pH为6~9;3)将经缺氧池处理过的污水导入好氧池中,向好氧池中投放氨氮清除剂后,对好氧池进行曝气;4)将经曝气处理过的污水导入沉淀池中,向沉淀池中投放絮凝剂进行沉淀处理,上层水即为去除氨氮后的污水,沉淀物中上层污泥排到压滤系统,下层污泥携带氨氮清除剂返到缺氧池进行再生后进入好氧池。该方法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氨氮等有害成分,具有处理效果稳定、操作简单、工艺流程短、安全环保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有是一种去除污水中氨氮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水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其中,因为常规水处理工艺很难对进行去除的缘故,氨氮污染物已成为水处理领域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氨氮污染物的排放会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使水体发黑发臭。其中,氨氮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主要以固态氨及气态氨形式存在。水中的氨氮可使藻类植物疯长,进而导致湖泊、河流水体严重污染,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目前,在含氨氮污水处理领域,主要的治理方法有化学处理法、物理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等方法。但这些方法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去除效果不稳定、容易产生二次污染和处理成本高等缺点。因此,如何选择一种合理、有效、实用的去除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是当前普遍面临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去除污水中氨氮的方法,具有处理效果稳定、操作简单、安全环保等优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去除污水中氨氮的方法,步骤如下:1)将待处理污水导入厌氧池进行厌氧处理;2)将厌氧处理后的污水导入缺氧池中,调节pH为6~9;3)将经缺氧池处理过的污水导入好氧池中,向好氧池中投放氨氮清除剂后,对好氧池进行曝气;4)将经曝气处理过的污水导入沉淀池中,向沉淀池中投放絮凝剂进行沉淀处理,上层水即为去除氨氮后的污水,沉淀物中上层污泥排到压滤系统,下层污泥携带氨氮清除剂返到缺氧池进行再生后进入好氧池。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氨氮清除剂的制备方法为将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钛白粉、氧化钙和硅藻土按照40~50:10~15:6~12:1~5:20~35:10~20的重量比混合粉碎后,加入混合物重量10%~20%的水搅拌均匀,干燥成含水率4%~8%、粒度20~40目的颗粒。所述除氨氮剂的用量优选为待处理污水重量的0.05%~0.1%。所述絮凝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硅酸钠1~5份、氯化镁1~5份、70%乙醇5~10份、聚丙烯酰胺1~5份、四氯化钛1~5份、高岭土0.1~0.5份、硫酸铝1~5份、水10~20份。所述絮凝剂的制备过程为:1)将硅
酸钠与氯化镁按照比例混合,然后加入70%乙醇搅拌均匀;2)将聚丙烯酰胺、四氯化钛、高岭土和硫酸铝混合粉碎成粉末状,再加水混合均匀;3)将步骤1)和步骤2)获得的产物混合均匀,即可得到产品。所述絮凝剂的用量优选为待处理污水重量的0.05%~0.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氨氮等有害成分,经一次处理后水中残留氨氮浓度低于8mg/L,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B排放标准,具有处理效果稳定、操作简单、工艺流程短、安全环保等优点,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去除污水中氨氮的方法,步骤如下:1)将待处理污水导入厌氧池进行厌氧处理;2)将厌氧处理后的污水导入缺氧池中,调节pH为6;3)将经缺氧池处理过的污水导入好氧池中,向好氧池中投放氨氮清除剂后,对好氧池进行曝气;4)将经曝气处理过的污水导入沉淀池中,向沉淀池中投放絮凝剂进行沉淀处理,上层水即为去除氨氮后的污水,沉淀物中上层污泥排到压滤系统,下层污泥携带氨氮清除剂返到缺氧池进行再生后进入好氧池。其中,氨氮清除剂的制备方法为将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钛白粉、氧化钙和硅藻土按照45:15:6:3:35:10的重量比混合粉碎后,加入混合物重量15%的水搅拌均匀,干燥成含水率8%、粒度20目的颗粒。除氨氮剂的用量为待处理污水重量的0.08%。絮凝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硅酸钠1份、氯化镁3份、70%乙醇10份、聚丙烯酰胺1份、四氯化钛3份、高岭土0.5份、硫酸铝1份、水15份。絮凝剂的制备过程为:1)将硅酸钠与氯化镁按照比例混合,然后加入70%乙醇搅拌均匀;2)将聚丙烯酰胺、四氯化钛、高岭土和硫酸铝混合粉碎成粉末状,再加水混合均匀;3)将步骤1)和步骤2)获得的产物混合均匀,即可得到产品。絮凝剂的用量为待处理污水重量的0.5%。实施例2去除污水中氨氮的方法,步骤如下:1)将待处理污水导入厌氧池进行厌氧处理;2)将厌氧处理后的污水导入缺氧池中,调节pH为8;3)将经缺氧池处理过的污水导入好氧池中,向好氧池中投放氨氮清除剂后,对好氧池进行曝气;4)将经曝气处理过的污水导入沉淀池中,向沉淀池中投放絮凝剂进行沉淀处理,上层水即为去除氨氮后的污水,沉淀物中上层污泥排到压滤系统,下层污泥携带氨氮清除剂返到缺氧池进行再生后进入好氧池。其中,氨氮清除剂的制备方法为将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钛白粉、氧化钙和硅藻土按照50:10:11:5:20:15的重量比混合粉碎后,加入混合物重
量20%的水搅拌均匀,干燥成含水率4%、粒度30目的颗粒。除氨氮剂的用量为待处理污水重量的0.1%。絮凝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硅酸钠3份、氯化镁5份、70%乙醇5份、聚丙烯酰胺3份、四氯化钛5份、高岭土0.1份、硫酸铝3份、水20份。絮凝剂的制备过程为:1)将硅酸钠与氯化镁按照比例混合,然后加入70%乙醇搅拌均匀;2)将聚丙烯酰胺、四氯化钛、高岭土和硫酸铝混合粉碎成粉末状,再加水混合均匀;3)将步骤1)和步骤2)获得的产物混合均匀,即可得到产品。絮凝剂的用量为待处理污水重量的0.05%。实施例3去除污水中氨氮的方法,步骤如下:1)将待处理污水导入厌氧池进行厌氧处理;2)将厌氧处理后的污水导入缺氧池中,调节pH为9;3)将经缺氧池处理过的污水导入好氧池中,向好氧池中投放氨氮清除剂后,对好氧池进行曝气;4)将经曝气处理过的污水导入沉淀池中,向沉淀池中投放絮凝剂进行沉淀处理,上层水即为去除氨氮后的污水,沉淀物中上层污泥排到压滤系统,下层污泥携带氨氮清除剂返到缺氧池进行再生后进入好氧池。其中,氨氮清除剂的制备方法为将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钛白粉、氧化钙和硅藻土按照40:13:12:1:30:20的重量比混合粉碎后,加入混合物重量10%的水搅拌均匀,干燥成含水率5%、粒度40目的颗粒。除氨氮剂的用量为待处理污水重量的0.05%。絮凝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硅酸钠5份、氯化镁1份、70%乙醇8份、聚丙烯酰胺5份、四氯化钛1份、高岭土0.3份、硫酸铝5份、水10份。絮凝剂的制备过程为:1)将硅酸钠与氯化镁按照比例混合,然后加入70%乙醇搅拌均匀;2)将聚丙烯酰胺、四氯化钛、高岭土和硫酸铝混合粉碎成粉末状,再加水混合均匀;3)将步骤1)和步骤2)获得的产物混合均匀,即可得到产品。絮凝剂的用量为待处理污水重量的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去除污水中氨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将待处理污水导入厌氧池进行厌氧处理;2)将厌氧处理后的污水导入缺氧池中,调节pH为6~9;3)将经缺氧池处理过的污水导入好氧池中,向好氧池中投放氨氮清除剂后,对好氧池进行曝气;4)将经曝气处理过的污水导入沉淀池中,向沉淀池中投放絮凝剂进行沉淀处理,上层水即为去除氨氮后的污水,沉淀物中上层污泥排到压滤系统,下层污泥携带氨氮清除剂返到缺氧池进行再生后进入好氧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除污水中氨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将待处理污水导入厌氧池进行厌氧处理;2)将厌氧处理后的污水导入缺氧池中,调节pH为6~9;3)将经缺氧池处理过的污水导入好氧池中,向好氧池中投放氨氮清除剂后,对好氧池进行曝气;4)将经曝气处理过的污水导入沉淀池中,向沉淀池中投放絮凝剂进行沉淀处理,上层水即为去除氨氮后的污水,沉淀物中上层污泥排到压滤系统,下层污泥携带氨氮清除剂返到缺氧池进行再生后进入好氧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氮清除剂的制备方法为将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钛白粉、氧化钙和硅藻土按照40~50:10~15:6~12:1~5:20~35:10~20的重量比混合粉碎后,加入混合物重量10%~20%的水搅拌均匀,干燥成含水率4%~8%、粒度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朝民
申请(专利权)人:陈朝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