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凝液收集及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618047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30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混合凝液收集及输送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对易凝固组分,易挥发组分以及其混合物凝液统一收集及输送,系统适用性广,设计简单而经济性好;并且利用制冷系统的免费热源对低温凝液进行热回收,有效防止凝液结晶;同时建立自呼吸系统,将输送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气体返回凝液罐中,有效防止输送泵汽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气回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凝液收集及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冷凝法油气回收装置一般通过多级制冷,将油气中VOCs(挥发性有机物)组分形成凝液在凝液罐收集起来,然后输送到指定容器或场合实现回收。对于冷凝法油气回收装置,需要处理易挥发性组分(例如轻烃)和易结晶(例如水、苯等)组分的混合凝液,其具有以下缺点:(1)不同温度场冷凝下来的凝液混合容易导致里面的易结晶组分产生凝固的现象,从而造成管路或阀门堵塞,影响装置正常运行。(2)输送泵和凝液罐的安装位置受空间限制不容易实现高落差,由于存在高挥发性组分,在输送过程中汽蚀非常严重,影响正常输送。例如在冷凝法油气回收装置中,采用常规方式对所回收的轻烃组分用油泵输送就遇到此问题,使用各类油泵均不能实现正常的输送。现有的处理方法常见有加压输送,对凝液罐充入压缩空气,但需要增加防爆空压机,二次凝液罐等辅助设备,系统较为复杂,经济性下降。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凝液收集及输送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冷凝法油气回收装置系统复杂、成本高、不稳定等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混合凝液收集及输送系统,其中,包括制冷系统、热回收凝液收集系统和自呼吸输送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器、板式换热器、膨胀阀、油气换热器和气液分离器;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和冷凝器的入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出口和储液器的入口连接,所述储液器的出口和板式换热器的第三端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四端和膨胀阀的入口连接,所述膨胀阀的出口和油气换热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油气换热器的第一端和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和压缩机的入口连接;所述热回收凝液收集系统由所述油气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构成;所述油气换热器的排凝口和板式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自呼吸输送系统包括凝液罐、检修闸阀、输送泵、缓冲小罐和电动球阀;所述凝液罐和板式换热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凝液罐还和检修闸阀的入口连接,所述凝液罐还和缓冲小罐的第三端连接,所述检修闸阀的出口和输送泵的入口连接,所述输送泵的出口和缓冲小罐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缓冲小罐的第二端和电动球阀的入口连接。所述的混合凝液收集及输送系统,其中,所述油气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分别设置有多个,并且油气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一一对应。所述的混合凝液收集及输送系统,其中,所述油气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分别设置有3个。所述的混合凝液收集及输送系统,其中,所述凝液罐设有液位计。所述的混合凝液收集及输送系统,其中,所述液位计中集成有高液位开关和低液位开关,所述高液位开关集成在液位计的高液位处,所述低液位开关集成在液位计的低液位处。所述的混合凝液收集及输送系统,其中,所述油气换热器设置在板式换热器的上方。所述的混合凝液收集及输送系统,其中,所述板式换热器设置在凝液罐的上方。有益效果:本技术能对易凝固组分,易挥发组分以及其混合物凝液统一收集及输送,系统适用性广,设计简单而经济性好;并且利用制冷系统的免费热源对低温凝液进行热回收,有效防止凝液结晶;同时建立自呼吸系统,将输送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气体返回凝液罐中,有效防止输送泵汽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混合凝液收集及输送系统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合凝液收集及输送系统,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其为本技术一种混合凝液收集及输送系统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制冷系统、热回收凝液收集系统和自呼吸输送系统;结合图2所示,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15、冷凝器16、储液器17、板式换热器4、膨胀阀18、油气换热器1和气液分离器19;所述压缩机15的出口和冷凝器16的入口连接,所述冷凝器16的出口和储液器17的入口连接,所述储液器17的出口和板式换热器4的第三端(图2中板式换热器4的C端)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4的第四端(图2中板式换热器4的D端)和膨胀阀18的入口连接,所述膨胀阀18的出口和油气换热器1的第二端(图2中油气换热器1的B端)连接,所述油气换热器1的第一端(图2中油气换热器1的A端)和气液分离器19的入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19的出口和压缩机15的入口连接;所述热回收凝液收集系统由所述油气换热器1和板式换热器4构成;所述油气换热器1的排凝口(图1中油气换热器1的E端)和板式换热器4的第一端(图1中板式换热器4的A端)连接;所述自呼吸输送系统包括凝液罐10、检修闸阀11、输送泵12、缓冲小罐13和电动球阀14;所述凝液罐10(具体是凝液罐10的A端)和板式换热器4的第二端(即图1中板式换热器4的B端)连接,所述凝液罐10(具体是凝液罐10的D端)还和检修闸阀11的入口连接,所述凝液罐(具体是凝液罐10的E端)还和缓冲小罐13的第三端(图1中缓冲小罐13的C端)连接,所述检修闸阀11的出口和输送泵12的入口连接,所述输送泵12的出口和缓冲小罐13的第一端(图1中缓冲小罐13的A端)连接,所述缓冲小罐13的第二端(图1中缓冲小罐13的B端)和电动球阀14的入口连接。所述油气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分别设置有多个,并且油气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一一对应。例如,所述油气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分别设置有3个。如图1所示,所述的油气换热器设置有3个,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同样设置有3个,分别是油气换热器1(可称为第一油气换热器)、油气换热器2(可称为第一油气换热器)、油气换热器3(可称为第一油气换热器),板式换热器4(可称为第一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5(可称为第二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6(可称为第三板式换热器)。第一油气换热器的排凝口(E端)与第一板式换热器的A端连接,第二油气换热器的排凝口(E端)与第二板式换热器的A端连接,第三油气换热器的排凝口(E端)与第三板式换热器的A端连接,同时,第一板式换热器的B端与凝液罐10的A端连接,第二板式换热器的B端与凝液罐10的B端连接,第三板式换热器的B端与凝液罐10的C端连接。所述凝液罐10设有液位计7。所述液位计7中集成有高液位开关8和低液位开关9,所述高液位开关8集成在液位计7的高液位处,所述低液位开关9集成在液位计7的低液位处。其中的高液位和低液位可以根据需要设定。所述油气换热器设置在板式换热器的上方。所述板式换热器设置在凝液罐的上方。例如第一油气换热器设置在第一板式换热器的上方,第一板式换热器设置在凝液罐的上方;第二油气换热器设置在第二板式换热器的上方,第二板式换热器设置在凝液罐的上方;第三油气换热器设置在第三板式换热器的上方,第三板式换热器设置在凝液罐的上方。其中的第一油气换热器、第二油气换热器、第三油气换热器可设置在同一高度。其中的第一板式换热器、第二板式换热器、第三板式换热器也可设置在同一高度。以方便混合凝液依靠重力自动下流,进入到凝液罐中。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混合凝液收集及输送系统的实现方法,其包括步骤:S1、制冷系统以压缩机为动力源推动制冷剂做制冷循环,制冷剂从压缩机的出口排出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凝液收集及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系统、热回收凝液收集系统和自呼吸输送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器、板式换热器、膨胀阀、油气换热器和气液分离器;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和冷凝器的入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出口和储液器的入口连接,所述储液器的出口和板式换热器的第三端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四端和膨胀阀的入口连接,所述膨胀阀的出口和油气换热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油气换热器的第一端和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和压缩机的入口连接;所述热回收凝液收集系统由所述油气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构成;所述油气换热器的排凝口和板式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自呼吸输送系统包括凝液罐、检修闸阀、输送泵、缓冲小罐和电动球阀;所述凝液罐和板式换热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凝液罐还和检修闸阀的入口连接,所述凝液罐还和缓冲小罐的第三端连接,所述检修闸阀的出口和输送泵的入口连接,所述输送泵的出口和缓冲小罐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缓冲小罐的第二端和电动球阀的入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凝液收集及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系统、热回收凝液收集系统和自呼吸输送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器、板式换热器、膨胀阀、油气换热器和气液分离器;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和冷凝器的入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出口和储液器的入口连接,所述储液器的出口和板式换热器的第三端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四端和膨胀阀的入口连接,所述膨胀阀的出口和油气换热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油气换热器的第一端和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和压缩机的入口连接;所述热回收凝液收集系统由所述油气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构成;所述油气换热器的排凝口和板式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自呼吸输送系统包括凝液罐、检修闸阀、输送泵、缓冲小罐和电动球阀;所述凝液罐和板式换热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凝液罐还和检修闸阀的入口连接,所述凝液罐还和缓冲小罐的第三端连接,所述检修闸阀的出口和输送泵的入口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杰荣程江陈华张学伟王俊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