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体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9831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6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车体及汽车,汽车车体包括:前座椅、设置在前座椅后方的后座椅,前座椅包括并排设置的主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且主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之间形成空隙,在主驾驶座椅与副驾驶座椅所形成的空隙处、且对应后座椅的乘坐位处设置有保护挡板;保护挡板包括连接在主驾驶座椅的第一侧翼上的第一保护挡板以及连接在副驾驶座椅的第二侧翼上的第二保护挡板,第一保护挡板和第二保护挡板左右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车体及汽车,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并且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可以有效地阻挡后排中间乘员向前冲出,进而降低对后排中间乘员的伤害程度,保证了汽车后排中间乘员的人身安全,进而提高了汽车使用的安全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车体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日益增加,汽车交通事故也不断发生,据交通局统计,在交通事故中正面碰撞占总交通事故的60%以上,因此,降低汽车在发生正面碰撞时的人员伤亡概率成为现在的主流问题。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包括前排座椅和后排座椅,后排座椅一般情况下可乘坐三个成员,而后排中间乘员的前面是两个前排座椅之间的空隙,并没有任何遮挡;因此,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后排乘员如果没有佩戴安全带,则后排中间乘员很容易由于惯性从两座椅之间的空隙冲出去,从而大大增加了对汽车内的后排中间乘坐人员的伤害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车体及汽车,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可以有效降低对后排中间乘员的伤害程度,保证了汽车后排中间乘员的人身安全,进而提高了汽车使用的安全可靠性。本技术的一方面是为了提供一种汽车车体,包括:前座椅、设置在所述前座椅后方的后座椅,所述前座椅包括并排设置的主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且所述主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之间形成空隙,在所述主驾驶座椅与所述副驾驶座椅所形成的空隙处、且对应所述后座椅的乘坐位处设置有保护挡板;所述保护挡板包括连接在所述主驾驶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车体,包括:前座椅、设置在所述前座椅后方的后座椅,所述前座椅包括并排设置的主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且所述主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之间形成空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驾驶座椅与所述副驾驶座椅所形成的空隙处、且对应所述后座椅的乘坐位处设置有保护挡板;所述保护挡板包括连接在所述主驾驶座椅的第一侧翼上的第一保护挡板,以及连接在所述副驾驶座椅的第二侧翼上的第二保护挡板,所述第一保护挡板和第二保护挡板左右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体,包括:前座椅、设置在所述前座椅后方的后座椅,所述前座椅包括并排设置的主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且所述主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之间形成空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驾驶座椅与所述副驾驶座椅所形成的空隙处、且对应所述后座椅的乘坐位处设置有保护挡板;所述保护挡板包括连接在所述主驾驶座椅的第一侧翼上的第一保护挡板,以及连接在所述副驾驶座椅的第二侧翼上的第二保护挡板,所述第一保护挡板和第二保护挡板左右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翼通过转动轴和弹簧与所述第一保护挡板相连接,所述弹簧用于使得第一保护挡板围绕所述转动轴展开;所述主驾驶座椅下端还设置有用于对收缩的第一保护挡板进行限位的第一挡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翼通过转动轴和弹簧与所述第二保护挡板相连接,所述弹簧用于使得第二保护挡板围绕所述转动轴展开;所述副驾驶座椅下端还设置有用于对收缩的第二保护挡板进行限位的第二挡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成彭昌坤董传林张立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