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疗器装置及其电路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59570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系涉及一种电疗器装置及其电路结构,其主要系包含由一顶盖部、一控制电路板、一底盖部及一接触盖体等构件所组成;上述底盖部,其内部板面上凸设有二个相对的孔座,该二孔座的内部均固设有一电极导片,其恰可与接触盖体所凸设的压触弹片作接触;上述接触盖体,其系由一所设的固定板将二导电板及二电极棉垫予以封装固定而形成,其中,该二导电板系延伸出有二压触弹片,其恰能凸伸出该接触盖体的外部,而能与上述底盖部所设的电极导片相互接触导电。(*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系有关于一种电疗器装置及其电路结构,特别是该种电疗器装置的体积小且易于随身携带,从而可供人们随时随地的进行电疗,进而消除疲劳、舒解酸痛及活络经脉与血气。由于现代人们工作紧张繁,相对地,因而缺乏适当的运动量,久而久之,人们即不免经常会感到腰酸背疼、颈部僵硬、关节酸麻、手足冰冷等身体不适的症状,特别是对于经常坐在办公桌工作者,更有极大比例是受到此类现代文明病所困扰,其主要原因乃在于人们筋骨、经脉、血气及神经缺乏适当的运动与刺激,故而在突来的运动中,易于发生偶发性地扭伤、麻卑、酸痛等情事,然而此等病痛并非全靠药物即可治愈,尚得长期地藉复健医疗器材进行物理治疗方可恢复身体机能,甚是劳民伤财,因而,人们应本着预防甚于治疗的观念,除在平时多运动外,再借助于有效的医疗器具以弥补运动量的不足,来提升身体机能,即能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然而,一般医疗器具的体积庞大而占用空间,且无法随身携带,故其使用即受到时空上的限制而不实用。因此,若能开发出一种简便使用且有效的医疗器具,以改善现代人此类不适症状的话,则对于大众而言,实为一重大福祉。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且易于随身携带的电疗器装置,藉该电疗器装置及其电路结构的设计,为使用者提供能随时随地的进行经脉、血气、穴位的电疗服务,进而活络筋骨舒畅、舒解疲劳酸疼。本专利技术电疗器装置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沾湿而触摸于人们的皮肤使用的电极棉垫,以供人们随时随地的进行电疗服务。本专利技术电疗器再一目的,在于另再提供一种可直接贴附于人们的皮肤使用的电极贴片,该电极贴片系经由一条导线及一插头插入电疗器装置内部,而导引控制电路所输出的脉冲电压电流能传导至该电极导片上,以供人们可作较长时间的电疗服务。本专利技术电疗器装置及其电路结构,主要由包含一顶盖部、一控制电路板、一底盖部及一接触盖体等构件组成;上述底盖部,其内部板面上凸设有二个相对的孔座,该二孔座的内部均固设有一电极导片,其恰可与接触盖体所凸设的压触弹片作接触;上述接触盖体,它是由一所设的固定板将二导电板及二电极棉垫予以封装固定而形成,其中,该二导电板系延伸出有二压触弹片,恰能凸伸出该接触盖体的外部,而能与上述底盖部所设的电极导片相互接触导电;从而借助于上述构成的电疗器装置,可为使用者提供能随时随地的进行电疗。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造、特征及其功效,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疗器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疗器装置的分解图。图3为图2的底盖部(20)A-A断面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接触盖体(40)的侧面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接触盖体(40)的分解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电疗器装置的控制电路图。图7和图8为本专利技术电疗器装置可外接另种型式电极贴片(43′)的实施例示意图。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电疗器装置的外观图及分解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电疗器装置系由包括一顶盖部(10)、一控制电路板(30)、一底盖部(20)及一接触盖体(40)等构件所组成。如第2图、第3图及第4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底盖部(20),其内部板面上凸设有二个相对的孔坐(22),在该二孔座(22)的内部均固设有一电极导片(25),该电极导片(25)系暴露于底盖部(20)底部之表面,而令其可与上述接触盖体(40)所凸设之压触弹片(41a)(如第5图所示)完全接触,以达到导电之效果。在上述孔座(22)内设的电极导片(25)上,乃各套设有一接触弹簧(21),当本专利技术之底盖部(20)与顶盖部(10)借助于二螺丝(26)自通孔(23)下方往上拧入顶盖部(10)之螺孔(11)内时,即可将底盖部(20)、控制电路板(30)及顶盖部(10)予以一体螺设固定,不会分离,且令使上述的二接触弹簧(21)能抵顶于该控制电路板(30)所形成之输出接点(未图示)上,以使该控制电路板(30)之电路系统所输出的脉冲电压电流能顺利地传导至上述电极导片(25)上。如第2图、第3图、第4图以及第5图所示,上述底盖部(20)之底部乃凸设有一块(24),在该嵌块(24)之二侧端则各形成有一斜形嵌槽(27),藉该二斜形嵌槽(27)可与本专利技术接触盖体(40)所设形成之内凹斜槽(42)相互嵌插,而使底盖部(20)能与接触板体(40)嵌插接合为一体,进而使底盖部(20)之电极导片(25)能与本专利技术的接触盖体(40)所凸设的压触弹片(41a)(第5图所示)相互紧抵接触,以使控制电路板(30)之电压电流能经由电极导片(25)传导至该压触弹片(41a)及电极棉垫(43)上。请参阅第2图、第4图以及第5图所示之接触盖体(40),该接触盖体系由一固定板(40′)将二导电板(41)及上述二电极棉垫(43)予以封装固定而形成,且令使上述二导电板(41)所延伸出之二压触弹片(41a)能凸伸出该接触盖体(40)之外部,而能与上述电极导片(25)相接触导电。如图所示,该二导电板(41)系与二电极棉垫(43)可接触导通,当该电极棉垫(43)沾湿水份而与人们的皮肤表面接触时,控制电路板(30)之电压电流能经由上述电极导片(25)传导至导电板(41)及电极棉垫(43)上,而使人们的皮肤表面能得到脉冲电位之触击感。在使用本专利技术电疗器装置时,系可将电极棉垫(43)以适量之水沾湿,由于本案顶盖部(10)与底盖部(20)之间可夹设一防水垫圈(未图示),故沾湿水份之电极棉垫(43)并不会影响电疗器之内部电路结构及其组件。如图所示,在本专利技术接触盖体(40)的二侧形成有二个内凹斜槽(42),其恰与上述底盖部(20)所设之二斜嵌槽(27)相互对应,并可相互嵌插接合,而当欲拆解或换装新的电极棉垫(43)时,亦可方便的将其拆卸。请参阅第2图及第6图本专利技术电疗器装置之控制电路图,如图所示,该电疗器装置之控制电路(30)包括一微处理器(31)、多个指示灯(32)、多个按键(33)、一振荡电路(36)、一升压电路(34)、一输出电路(35)及一电压回授电路(37)。上述多个按键(33)透过设置于顶盖部(10)上之三个按键座(12a、12b及12c)的按压,而得到操作本案电疗器之使用控制,其中,按键座(12b)系作为控制波形之切换,而按键座(12a及12c)则作为控制输出电压强弱的调整。本专利技术之控制电路(30),其中该振荡电路(36)振荡所产生之时序以供微处理器(31)运作,而该微处理器(31)在输出经由该升压电路(34)而获得一冲电电压,而该微处理器(31)在输出一脉冲信号于输出电路(35)而传导至正极接点,借助于一回授电路(37)使在输出端接点上有负载之状态下保持冲电电压之输出,反之回授予微处理器(31)判断,若无回授之电压则令输出电路中断,前述之按键(33)借助于上述三个按键座(12a、12b及12c)之操控,令微处理器(31)在冲电电压的输出上有波形的变化与强弱,相对由指示灯(32)状态指示,在指示灯(32)的显示上利用二进制表示法代表模式状态,借助于指示灯(32)之闪烁快慢来表示冲电电压之强度,借助于冲电电压之强弱与不同波形之变化,为使用者提供电疗服务。请参阅第7图及第8图,本专利技术电疗器装置亦可外接另种型式之电极贴片(43′),该电极贴片系经由一条导线及一插头(50)插入电疗器装置所开设之插孔(51)内部,而导引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疗器装置及其电路结构,其主要是包含由下列各个构件所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一顶盖部,其设有三个按键座可供按压操作;及一控制电路板,其装置有控制电路;及一底盖部,其内部板面上凸设有二个相对的孔座,该二孔座的内部均固设有一电极导 片,该电极导片系可与下述接触盖体所凸设的压触弹片作接触;以及一接触盖体,其系由一所设的固定板将二导电板及二电极棉垫予以封装固定而形成,其中,该二导电板系延伸出有二压触弹片,其恰能凸伸出该接触盖体的外部,而能与上述底盖部所设的电极导片相互 接触导电;藉由上述构成的电疗器装置,其可为使用者提供能随时随地的进行电疗服务。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金莲
申请(专利权)人:欧林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