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吸附制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575710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3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吸附制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压吸附制氮装置,包括:空气缓冲罐、吸附塔、消音器以及氮气缓冲罐;空气缓冲罐、吸附塔以及氮气缓冲罐依次连通;消音器与吸附塔连通,用于将吸附塔内的氧气排出,即完成吸附塔的放空,同时,在放空时阻挡空气进入吸附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变压吸附制氮装置,通过空气缓冲罐、吸附塔、氮气缓冲罐以及消音器完成氮气的变压吸附方法制备,整体流程简单,减少了制备部件,从而缩小了变压吸附制氮装置占用的空间,进而使得变压吸附制氮装置适用于家庭电器设备等要求设备占用空间较小的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变压吸附制氮
,尤其是涉及一种变压吸附制氮装置

技术介绍

氮气,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而且一般氮气比空气密度小。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由于氮气的化学稳定性,其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例如,在汽车轮胎领域,氮气能起到提高轮胎行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防止爆胎和缺气碾行、延长轮胎使用寿命等作用。制氮方法有三类:即深冷空分制氮、变压吸附制氮和膜分离制氮。其中,变压吸附制氮是以空气为原料,用碳分子筛作吸附剂,利用碳分子筛对空气中的氧和氮选择吸附的特性,运用变压吸附原理(加压吸附,减压解吸并使分子筛再生)而在常温下使氧和氮分离制取氮气。变压吸附制氮由于其便捷性而被广泛使用。
现有技术中采用变压吸附制备氮气的设备包括控制系统、空气缓冲罐、两个吸附塔、均压阀、反吹阀以及氮气缓冲罐。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碳分子筛吸附,未吸附的氮气穿过吸附床,经过左吸出气阀、氮气产气阀进入氮气缓冲罐,这个过程称之为左吸,持续时间为几十秒。左吸过程结束后,左吸附塔与右吸附塔通过上、下均压阀连通,使两塔压力达到均衡,这个过程称之为均压,持续时间为2~3秒。均压结束后,压缩空气经过空气进气阀、右吸进气阀进入右吸附塔,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碳分子筛吸附,富集的氮气经过右吸出气阀、氮气产气阀进入氮气储罐,这个过程称之为右吸,持续时间为几十秒。同时左吸附塔中碳分子筛吸附的氧气通过左排气阀降压释放回大气当中,此过程称之为解吸。制氮机反之左塔吸附时右塔同时也在解吸。为使分子筛中降压释放出的氧气完全排放到大气中,氮气通过一个常开的反吹阀吹扫正在解吸的吸附塔,把塔内的氧气吹出吸附塔。这个过程称之为反吹,它与解吸是同时进行的。右吸结束后,进入均压过程,再切换到左吸过程,一直循环进行下去。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变压吸附制氮设备工艺流程复杂,从而使得设备占用空间较大,其体积一般为5000mm×1000mm×2000mm以上,不适用于家庭电器设备等要求设备占用空间较小的场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变压吸附制氮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制氮设备不适用于空间较小场合的技术问题。
本技术提供的变压吸附制氮装置,包括:空气缓冲罐、吸附塔、消音器以及氮气缓冲罐;空气缓冲罐、吸附塔以及氮气缓冲罐依次连通;消音器与吸附塔连通,用于将吸附塔内的氧气排出。
进一步地,变压吸附制氮装置还包括两个吸附区;两个吸附区间隔设置;每个吸附区均并列设置有多个吸附塔;消音器、空气缓冲罐以及氮气缓冲罐依次设置在多个吸附塔之间。
进一步地,空气缓冲罐、吸附塔以及氮气缓冲罐上均设置有进口和出口;空气缓冲罐的出口与吸附塔的进口通过进气管连通;排气管的一端通过进气管与吸附塔连通,另一端与消音器连通;排气管上设置有电子阀。
进一步地,氮气缓冲罐的进口与吸附塔的出口通过氮气排出管连通;氮气排出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进一步地,氮气缓冲罐的出口处设置有减压阀。
进一步地,变压吸附制氮装置还包括外壳;外壳上设置有氮气出口和空气入口;氮气出口与氮气缓冲罐连通;空气入口与空气缓冲罐连通。
进一步地,外壳上还设置有散热口。
进一步地,外壳的材质为冷轧钢板。
进一步地,吸附塔包括塔壳体;塔壳体、空气缓冲罐与氮气缓冲罐均为无缝钢管。
进一步地,进气管、排气管以及氮气排出管的材质均为塑料。
本技术提供的变压吸附制氮装置,压缩空气通过空气缓冲罐进入至吸附塔内,空气中的氧气被吸附留存在吸附塔内,空气中的氮气进入至氮气缓冲罐以供使用者使用,吸附塔内的氧气通过消音器排出,即完成吸附塔的放空,同时,在放空时阻挡空气进入吸附塔内。
本技术提供的的变压吸附制氮装置,通过空气缓冲罐、吸附塔、氮气缓冲罐以及消音器完成氮气的变压吸附方法制备,整体流程简单,减少了制备部件,从而缩小了变压吸附制氮装置占用的空间,进而使得变压吸附制氮装置适用于家庭电器设备等要求设备占用空间较小的场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吸附制氮装置内部工作流程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吸附制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吸附制氮装置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吸附制氮装置种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空气缓冲罐;2-吸附塔;3-氮气缓冲罐;
4-消音器;5-电子阀;6-外壳;
7-空气入口;8-氮气出口;9-散热口;
10-氧气排放口;11-电源线接入口;12-减压阀;
13-单向阀;14-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吸附制氮装置,包括:空气缓冲罐1、吸附塔2、消音器4以及氮气缓冲罐3;空气缓冲罐1、吸附塔2以及氮气缓冲罐3依次连通;消音器4与吸附塔2连通,用于将吸附塔2内的氧气排出。
其中,还可包括过滤器14。压缩空气通过过滤器14与空气缓冲罐1连通。过滤器14可清除掉压缩空气中的杂质,从而保证进入空气缓冲罐1以及吸附塔2内的空气干净,避免空气缓冲罐1和吸附塔2内留存杂质,从而影响使用效果,延长了变压吸附制氮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吸附制氮装置,压缩空气通过空气缓冲罐1进入至吸附塔2内,空气中的氧气被吸附留存在吸附塔2内,空气中的氮气进入至氮气缓冲罐3以供使用者使用,吸附塔2内的氧气通过消音器4排出,即完成吸附塔2的放空,同时,在放空时阻挡空气进入吸附塔2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的变压吸附制氮装置,通过空气缓冲罐1、吸附塔2、氮气缓冲罐3以及消音器4完成氮气的变压吸附方法制备,整体流程简单,减少了制备部件,从而缩小了变压吸附制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压吸附制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缓冲罐、吸附塔、消音器以及氮气缓冲罐;所述空气缓冲罐、所述吸附塔以及所述氮气缓冲罐依次连通;所述消音器与所述吸附塔连通,用于将所述吸附塔内的氧气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吸附制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缓冲罐、
吸附塔、消音器以及氮气缓冲罐;
所述空气缓冲罐、所述吸附塔以及所述氮气缓冲罐依次连通;
所述消音器与所述吸附塔连通,用于将所述吸附塔内的氧气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吸附制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
包括两个吸附区;
两个所述吸附区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吸附区均并列设置有多个
所述吸附塔;所述消音器、所述空气缓冲罐以及所述氮气缓冲罐依
次设置在多个所述吸附塔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吸附制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空气缓冲罐、所述吸附塔以及所述氮气缓冲罐上均设置有进口和
出口;所述空气缓冲罐的出口与所述吸附塔的进口通过进气管连通;
排气管的一端通过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吸附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消
音器连通;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电子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吸附制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氮气缓冲罐的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海皇甫云龙李文星黄祖昆
申请(专利权)人:永善云气气体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