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送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56678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0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送辊装置,实现了成型的薄膜卷筒的自动搬运,降低了劳动强度,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对应所述卷筒设置有辊轴支撑架,所述卷筒轴两端上通过棘轮套装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连接链轮,所述链轮连接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固定杆和活动杆,所述支架上对应所述活动杆设置凸起,所述支架上对应所述卷筒设置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两端套装有第二支撑架,两端的所述第二支撑架分别与两端的所述第一支撑架对应,所述第二支撑架连接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成型的薄膜卷筒的自动搬运,降低了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薄膜生产设备的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送辊装置
技术介绍
在薄膜的卷绕生产过程中,在薄膜卷绕完成后要对成型的薄膜卷筒进行搬运,成型的薄膜卷筒重量通常胶重,现有的搬运方式通常采用人工搬运,这种人工搬运方式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送辊装置,实现了成型的薄膜卷筒的自动搬运,降低了劳动强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送辊装置,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对应所述卷筒设置有辊轴支撑架,所述卷筒轴两端上通过棘轮套装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连接链轮,所述链轮连接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固定杆和活动杆,所述支架上对应所述活动杆设置凸轮,所述支架上对应所述卷筒设置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两端套装有第二支撑架,两端的所述第二支撑架分别与两端的所述第一支撑架对应,所述第二支撑架连接气缸。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一端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与所述凸轮对应。本技术的上述结构中,支架上对应卷筒设置有辊轴支撑架,卷筒轴两端上通过棘轮套装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连接链轮,链轮连接驱动装置,第一支撑架包括固定杆和活动杆,支架上对应活动杆设置凸起,支架上对应卷筒设置旋转轴,旋转轴两端套装有第二支撑架,两端的第二支撑架分别与两端的第一支撑架对应,第二支撑架连接气缸,薄膜卷绕完成后,驱动装置驱动链轮转动,链轮带动第一支撑架旋转,由于凸起对活动杆形成支撑,活动杆与固定杆对支架上的辊轴形成支撑,链轮带动第一支撑架连同辊轴继续运动,同时气缸带动第二支撑架旋转,将第二支撑架上的卷绕成型的薄膜卷筒卸料,薄膜卷筒卸料完成后,气缸带动第二支撑架旋转至第一支撑架的对应位置,将第一支架上的辊轴转移到第二支撑架上,实现了成型的薄膜卷筒的自动搬运,降低了劳动强度。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自动送辊装置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A-A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图2和图3,一种自动送辊装置,其包括支架1,支架1上设置卷筒2,支架1上对应卷筒2设置有辊轴支撑架3,卷筒2轴两端上通过棘轮(图中未画出)套装有第一支撑架4,第一支撑架4连接链轮5,一侧的链轮5连接驱动电机6,第一支撑架4包括固定杆7和活动杆8,活动杆8一端设置有轴承9,支架1上对应活动杆8设置凸起10,支架1上对应卷筒2设置旋转轴11,旋转轴11两端套装有第二支撑架12,两端的第二支撑架12分别与两端的第一支撑架4对应,第二支撑架12连接气缸13。活动杆8一端设置有轴承9,减小了活动杆运动时与凸起的摩擦阻力,保证了活动杆运动的顺畅。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技术自动送辊装置的工作原理:待卷绕的辊轴14放置在辊轴支撑架3上,薄膜卷绕完成后,驱动电机6驱动链轮5转动,链轮5带动第一支撑架4旋转,由于凸起10对活动杆8形成支撑,活动杆8与固定杆7对支架上的辊轴14形成支撑,链轮5带动第一支撑架4连同辊轴14继续旋转运动,同时气缸13带动第二支撑架12旋转,将第二支撑架12上的卷绕成型的薄膜卷筒15卸料,薄膜卷筒15卸料完成后,气缸带动第二支撑架12旋转至第一支撑架4的对应位置,同时活动杆8运动到凸起10的下端,失去了凸起的支撑,将第一支撑架4上的辊轴14转移到第二支撑架12上,实现了成型的薄膜卷筒的自动搬运,降低了劳动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送辊装置,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对应所述卷筒设置有辊轴支撑架,所述卷筒轴两端上通过棘轮套装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连接链轮,所述链轮连接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固定杆和活动杆,所述支架上对应所述活动杆设置凸起,所述支架上对应所述卷筒设置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两端套装有第二支撑架,两端的所述第二支撑架分别与两端的所述第一支撑架对应,所述第二支撑架连接气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送辊装置,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对应所述卷筒设置有辊轴支撑架,所述卷筒轴两端上通过棘轮套装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连接链轮,所述链轮连接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固定杆和活动杆,所述支架上对应所述活动杆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永芬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太平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