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磊专利>正文

一种医用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4190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雾化器械,其利用病毒不耐热的特点,通过温控加热器将超声雾化气体加热并保持在42℃左右的温度,再通过导管及口鼻腔循环插管头,使被加热的超声雾化气体在人的鼻腔、口腔内产生持续循环。保持患者鼻腔、口腔内处于42℃左右的湿润环境约30分钟,可迅速有效地杀灭病毒,能治疗感冒、病毒性咽炎、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可以作为美容、室内加湿、单纯的超声雾化器和吸引器之用。(*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呼吸道疾病的医疗器械,尤其是利用加热超声雾化气体,并在人的口鼻腔内产生循环,从而能治疗感冒、病毒性咽炎、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由于病毒均有不耐热的特点,在37℃时,病毒的生存时间是以分来计算的,当温度达到42℃并持续30分钟时,病毒几乎全被杀死。现有的医用雾化治疗器仅仅为超声雾化器,雾化出来的气体温度较低,俗称“冷烟”。其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原因就是不能有效地使整个口鼻腔内(鼻前庭、固有鼻腔和口腔)持续保持一定的温度、一定的时间,从而将病毒杀灭。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42℃左右的超声雾化气体在口鼻腔内产生持续循环,保持此温度,并持续一定时间,从而将其中的病毒杀灭的一种医用雾化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雾化器由超声雾化器、温控加热器、口鼻腔循环插管头、抽吸器、液体收集瓶和导管组成。其中,温控加热器是通过导管与超声雾化器的出气口相套接,导管上活动连接有液体收集瓶。该液体收集瓶是用来收集温控加热器在加热超声雾化气体时流下的液体。口鼻腔循环插管头是由两个“Y”型三通管重叠而成的,上、下两个“Y”型三通管的“V”型端口之间装有一副可开合的子母插片。该插片可起到连接或分离上、下两个“Y”型三通管的作用,以便于超声雾化气体在口腔或鼻腔内形成循环或便于拆开清洗。其中上层“Y”型三通管的“|”型端口是与从温控加热器引出的导管的端口进行套接的。下层“Y”型三通管的“|”型端口则是活动连接在一端固定于抽吸器抽吸口的导管上。该导管上还活动连接有一个液体收集瓶。此液体收集瓶是用于收集从口鼻腔里流出的液体的,其可使患者口鼻腔保持清洁,从而使患者口鼻腔内全面处于温热湿润的环境。两个液体收集瓶均采用活动连接方式,以方便清除收集的液体。口鼻腔循环插管头的两个“|”型端口均是采用活动连接方式,从而便于更换和进行消毒之用。温控加热器应保证将相应导管内的超声雾化气体加热并保持在42℃左右。这样,上层“Y”型三通管是用来通入口鼻腔恒温持续的超声雾化气体;下层“Y”型三通管则是用于将通入口鼻腔内的超声雾化气体,以及在患者口鼻腔内产生的液体一起抽出,如此在口鼻腔内形成气体循环。本技术先通过温控加热器将超声雾化气体加热并保持在42℃左右,再通过口鼻腔循环插管头及导管,使被加热的超声雾化气体在人体的口鼻腔内产生持续循环,能使口鼻腔内保持42℃左右的温度,当持续30分钟时,可将口鼻腔内的病毒杀灭。并且,42℃左右的温度,还可使口鼻腔内局部血流量增加,故而新陈代谢增强,有利于人体自身产生杀灭病毒的抗体,使疾病痊愈。再者超声雾化气体能使口鼻腔保持湿润,不会对口鼻腔粘膜造成伤害。在此温度下亦不会烫伤口鼻腔粘膜,因此使用本技术是安全的。此外,因本技术独特的构造,除可治疗感冒、病毒性咽炎、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外,还可以用来进行美容、室内加湿,以及作单纯的超声雾化器和吸引器之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技术的口鼻腔循环插管头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由超声雾化器1、温控加热器2、口鼻腔循环插管头3、抽吸器4、液体收集瓶5和导管6构成。为了使用方便,造型美观,将超声雾化器1、温控加热器2、抽吸器4、液体收集瓶5和导管6组装于一个机壳7内。其中,温控加热器2是通过导管6与超声雾化器1的出气口相连接。该导管6通过三通管连接有一个液体收集瓶5。口鼻腔循环插管头3是由两个“Y”型三通管重叠而成的,上、下两个“Y”型三通管的“V”型端口之间有一副可开合的子母插片9。两个“V”型端口外均包有海绵套8,能起到柔软、密封的作用。其中上层“Y”型三通管的“|”型端口是与从温控加热器2引出机壳7外的导管6相套接。下层“Y”型三通管的“|”型端口则是套接在一端固定于抽吸器4抽吸口的导管6引出机壳7外的端口上的,该导管6在机壳7内的相应位置还通过三通管连接有一个液体收集瓶5。抽吸器4分为持续和加速抽吸两档。持续抽吸力量和超声雾化器1上的导管6排气力度相当。而加速抽吸一般每两分钟抽吸一次,每次抽吸近5秒钟。抽力加大,便于抽吸口鼻腔内产生的液体,使其流入相应的液体收集瓶5内。温控加热器2是通过电子温控电路保证将通过其中的导管6内的超声雾化气体加热并保持在42℃左右,产生的液体则通过相应的液体收集瓶5收集。本技术在实施中一般可有以下几种使用方法A、治疗感冒。将本技术按上所述的口鼻腔循环插管头3的两个“V”型端口同时插入患者左右鼻孔内,由其上的海绵套8密封,患者头部稍低垂。此时,患者用口腔呼吸空气,而不用鼻腔呼吸超声雾化气体。约30分钟左右可结束治疗。治疗完一个患者,就可将口鼻腔循环插管头3从导管6端口上拔下,进行更换和消毒处理,也可使用“一次性”的口鼻腔循环插管头3。液体收集瓶5可拆下清理,以备下次治疗之用。B、治疗病毒性咽炎、肺炎、哮喘。将本技术按上所述的口鼻腔循环插管3用口含住,使超声雾化气体在口腔内形成循环。此时,患者使用鼻腔呼吸空气,而不用口腔呼吸超声雾化气体。适当延长时间,并且自动作深呼吸,即可达到治疗目的。治疗完毕,更换、清理口鼻腔循环插管头3、液体收集瓶5,以备下次治疗之用。C、由于本技术集超声雾化、抽吸于一体,故而也具有超声雾化、美容、室内加湿、吸引器的功能。本技术也可一机外接多个口鼻腔循环插管头3,同时治疗多名患者。要注意,在使用本技术时,超声雾化器1内的水温不应超过40℃,并还可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加入抗菌素等药物,以便使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雾化器,由超声雾化器、导管组成,其特征在于本技术还包括温控加热器(2)、口鼻腔循环插管头(3)、抽吸器(4)和液体收集瓶(5),其中温控加热器(2)是通过导管(6)与超声雾化器(1)的出气口相连的,导管(6)上活动连接有液体收集瓶(5),口鼻腔循环插管头(3)是由两个“Y”型三通管重叠而成的,上、下两个“Y”型三通管的“V”型端口之间装有一副可开合的子母插片(9),其中上层“Y”型三通管的“|”型端口是与从温控加热器(2)引出的导管(6)的端口进行套接的,下层“Y”型三通管的“|”型端口则是套接在一端固定于抽吸器(4)抽吸口的导管(6)上,该导管(6)相应位置上还活动连接有一个液体收集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温控加热器(2)应保证将相应导管(6)内的超声雾化气体温度加热并保持在42℃左右。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雾化器械,其利用病毒不耐热的特点,通过温控加热器将超声雾化气体加热并保持在42℃左右的温度,再通过导管及口鼻腔循环插管头,使被加热的超声雾化气体在人的鼻腔、口腔内产生持续循环。保持患者鼻腔、口腔内处于42℃左右的湿润环境约30分钟,可迅速有效地杀灭病毒,能治疗感冒、病毒性咽炎、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此外,本技术还可以作为美容、室内加湿、单纯的超声雾化器和吸引器之用。文档编号A61M11/00GK2449739SQ0026394公开日2001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1日专利技术者薛颢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雾化器,由超声雾化器、导管组成,其特征在于: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温控加热器(2)、口鼻腔循环插管头(3)、抽吸器(4)和液体收集瓶(5),其中温控加热器(2)是通过导管(6)与超声雾化器(1)的出气口相连的,导管(6)上活动连接有液体收集瓶(5),口鼻腔循环插管头(3)是由两个“Y”型三通管重叠而成的,上、下两个“Y”型三通管的“V”型端口之间装有一副可开合的子母插片(9),其中上层“Y”型三通管的“丨”型端口是与从温控加热器(2)引出的导管(6)的端口进行套接的,下层“Y”型三通管的“丨”型端口则是套接在一端固定于抽吸器(4)抽吸口的导管(6)上,该导管(6)相应位置上还活动连接有一个液体收集瓶(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颢雨田玉娥周建华杨建华贾振石磊张延召
申请(专利权)人:石磊薛颢雨田玉娥周建华杨建华贾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