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海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肺部给药的干粉吸入器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51906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肺部给药的干粉吸入器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它是由吸入器外 壳、吸入器内部齿轮组合、旋钮传动齿轮组合及自锁装置所构成。本 发明专利技术的优越性(1)该吸入器可以重复装填药箔使用,方便计数,如 需要,可以将药箔取出或重新装填重复使用;(2)干粉吸入器具有携 带方便,使用快捷,操作容易;(3)不含CFC氟代烷烃类,可使用纯 药;(4)无须维修;(5)通过使用者主动吸入空气的动能分散药物微 粒,与粉颗粒的流速与使用者的吸气流速相吻合,而且药物以干粉颗 粒形式输出,因此干粉药物在离开吸入装置后微颗粒的大小不会因时 间和距离的变化而发生迅速变化,干粉颗粒更稳定;(6)由于气流速 和气流方式的不同,使用干粉剂吸入时口咽部留存量较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肺部给药的干粉吸入器具,该装置便于用户携带,操作方便,可提供特定剂量药物的吸入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二)
技术介绍
:粉雾剂(powder inhalation,PI)是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药物,经特殊的给药装置给药后以干粉形式进入呼吸道,发挥全身或局部作用的一种给药系统,具有靶向、高效、速效、毒副作用小等特点。根据给药部位的不同,可分为经鼻用粉雾剂和经口腔用(肺吸入)粉雾剂。目前,肺部释放的粉雾吸入给药剂型一般分为三种,即定量吸入气雾剂(Metered Dose Inhaler,MDI)、雾化吸入剂(Nebulizer)和可溶性干粉吸入剂(Dry Powder Inhaler,缩写为DPI)。由于粉雾剂中的药物是通过肺部丰富的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的,所以相比于口服和注射剂型,吸收面积更大,吸收速度更快,因而作为呼吸道粘膜吸收制剂,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无胃肠道降解作用;(2)无肝脏首过效应;(3)药物吸收迅速,给药后起效快;(4)大分子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可以通过吸收促进剂或其他方法的应用来提高;(5)小分子药物尤其适用于呼吸道直接吸入或喷入给药:(6)药物吸收后直接进入体循环,达到全身治疗的目的;(7)可用于胃肠道难以吸收的水溶性大的药物;(8)患者顺应性好,特别适用于原需进行长期注射治疗的病人;(9)起局部作用的药物,给药剂量明显降低,毒副作用小。当然,吸入式肺部给药还有一些独特的技术难点,由于粉雾剂是通过人的呼吸系统吸收的,人体肺泡呼吸道总共有23次分叉,表面积约有70~80平方米,且肺泡的膜血管也是单层膜。如果是干粉吸入通过肺部吸收的药物,分子量大的就难以吸收,粉粒直径大于5~6μm,也难于吸收,蛋白结合率低的药物也难于吸收,胰岛素这类药物如果达到2μm的粒径,就可以通过肺部直接吸收。吸入治疗时药物是通过吸入器具以气溶胶(aerosol)的形式输出并随呼吸进入体内。气溶胶具有巨大的接触面,有利于药物与气道表面接触而发挥作用,但同时具有凝聚作用。气溶胶的流动性取决于外界赋于它的初始速度,而其沉降作用基本遵循Stoke定律,即沉降速度与颗粒质量成正比。干粉药物在肺内的运动方式主要有以下3种(1)弥散运动(diffusion),或称为Brownian运动,与时间和微颗粒大小有关,而与药雾颗粒的密度无关;(2)重力运动(gravitational transport)或称之为沉降-->运动(sedimentation),与时间、微颗粒的大小和密度均有关;(3)惯性运动(inertial transport)吸气速率、微颗粒的大小和密度有关。因此由于输送装置的特点、药物颗粒的大小、形态、分子量、电荷、吸潮性等的不同,吸入药物可产生不同的临床效应。就颗粒大小而言,直径1~5μm的药物颗粒最为适宜,称之为可吸入颗粒,大于5μm的颗粒则绝大多数被截留在口咽部,最终经吞咽进入体内,而小于0.5μm的颗粒虽能达到下呼吸道,但在潮气呼吸时90%微粒又随呼气排出体外。因此,肺部给药方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给药器具,理想的干粉吸入器应具备输送药物效能好,输出剂量和微颗粒大小恒定,能够达到适当的肺部药物沉积量并不受吸气流速的影响,有良好的肺内药物分布,口咽部药物留存量较少。使用方便快捷,为多剂量装置。对吸入技术的协调性要求低,适用年龄范围广,轻巧易于携带,不含对病人或环境不利于的添加剂,无需维修,经济实用等特点。这是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肺部给药的干粉吸入器装置及其工作方法,该装置依靠由用户按压产生的力量,带动装置内部的齿轮组合来传送特定剂量干粉药物的药箔,通过齿轮的凹槽定位来开启密封箔片,用户开始通过DPI吸嘴进行吸气,将设定剂量的干粉药物吸入肺部,从而达到治疗效果。本装置和方法增强了干粉吸入器装置(DPI)中的气流速度以使吸入气流更加充分的吸入干粉颗粒;本专利技术加强了固定的齿轮组合,来达到传送药箔的目的,同时还增加了防止齿轮反向转动的自锁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肺部给药的干粉吸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吸入器外壳、吸入器内部齿轮组合、旋钮传动齿轮组合及防止凹槽齿轮复位的自锁装置所构成,所说的吸入器外壳上有固定外壳的固定卡槽、干粉吸入器吸嘴、通气管与气孔;所说的吸入器内部齿轮组合包括主齿轮、起分开药箔条作用的A齿轮卷及A齿轮卷轴与B齿轮卷及B齿轮卷轴、起定位作用的凹槽齿轮与调速齿轮,主齿轮分别啮合A齿轮卷与通过调速齿轮啮合B齿轮卷,凹槽齿轮置于被分开的药箔条的分界处,该处与干粉吸入器吸嘴呈吻合状;所说的旋钮传动齿轮组合是由旋钮及旋钮传动齿轮A、B、C所构成,外力作用于旋钮的输入端,旋钮的输出端啮合旋钮传动齿轮A,旋钮传动齿轮A的输出端啮合旋钮传动齿轮B,旋钮传动齿轮B与旋钮传动齿轮C同轴,则旋钮传动齿轮C的输-->出端啮合吸入器内部齿轮组合中的主齿轮的输入端,主齿轮的轴部与旋钮连接;所说的气孔依通气管临近于干粉吸入器吸嘴处;所说的自锁装置作用于凹槽齿轮的底轴;所说的药箔条缠绕在主齿轮的齿轮轴上,铝箔条初始端是由两片铝箔A、B面贴合在一起,铝箔A、B分别依卡槽与A齿轮卷和B齿轮卷相连,其分界端处于凹槽齿轮与外壳吸嘴的结合处。上述所说的防止凹槽齿轮复位的自锁装置为一起制动作用的单向齿轮,其与凹槽齿轮的底轴做可制动接触。上述所说的吸入器外壳上有四个固定外壳的固定卡槽。上述所说的吸入器外壳上有示数窗,示数窗位于有示数的计数齿轮上;所说的计数齿轮啮合于主齿轮的底轴。一种如上述所说的肺部给药的干粉吸入器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打开干粉吸入器:人工旋动旋钮逆时针一圈,旋动旋钮通过旋钮传动齿轮组合带动主齿轮,主齿轮依内部齿轮组合的运动每转动一格,主齿轮上的药箔条被分成铝箔A、B组,被分别卷入到A齿轮卷和B齿轮卷上,其分界端处即凹槽齿轮与外壳吸嘴的结合处被定位预撕开一个药箔条泡罩;(2)准备吸入:吸嘴1对准凹槽齿轮处的一个凹槽,药箔条的一个泡罩剂量药物被打开,以备吸入;(3)吸入:使用者对准吸嘴,保持吸入器平衡并将吸嘴含入口中,平稳呼吸,尽量吸入药物,充分吸气完毕后,旋钮自动返回原位,为下一吸的使用做好准备;(4)关闭:当充分吸气完毕后,如需下一吸,上述步骤(1)(2)(3)重复即可;(5)不用时,所有吸入器装置复位于外壳中,保护吸入器吸嘴的清洁。上述所说的步骤(1)的注意事项为:不剧烈摇晃吸入器;不要对着吸入器吸嘴呼气;确保在需要使用药品时再按动吸入器旋钮;使用剂量应遵医嘱。上述所说的步骤(2)时的吸入器已打开一个泡罩剂量的药品,并做好吸药前所有准备,此时在剂量指示窗口可有供使用者观察的相应显示。-->上述所说的步骤(3)吸入后须将吸入器从使用者口中拿出,切勿从鼻吸入。本专利技术的优越性在于:(1)该吸入器可以重复装填药箔使用,方便计数,如需要,可以将药箔取出或重新装填重复使用;(2)干粉吸入器具有携带方便,使用快捷,操作容易;(3)不含CFC氟代烷烃类,可使用纯药;(4)无须维修;(5)通过使用者主动吸入空气的动能分散药物微粒,与粉颗粒的流速与使用者的吸气流速相吻合,而且药物以干粉颗粒形式输出,因此干粉药物在离开吸入装置后微颗粒的大小不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肺部给药的干粉吸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吸入器外壳、吸入器内部齿轮组合、旋钮传动齿轮组合及防止凹槽齿轮复位的自锁装置所构成,所说的吸入器外壳上有固定外壳的固定卡槽、干粉吸入器吸嘴、通气管与气孔;所说的吸入器内部齿轮组合包括主齿轮、起分开药箔条作用的A齿轮卷及A齿轮卷轴与B齿轮卷及B齿轮卷轴、起定位作用的凹槽齿轮与调速齿轮,主齿轮分别啮合A齿轮卷与通过调速齿轮啮合B齿轮卷,凹槽齿轮置于被分开的药箔条的分界处,该处与干粉吸入器吸嘴呈吻合状;所说的旋钮传动齿轮组合是由旋钮及旋钮传动齿轮A、B、C所构成,外力作用于旋钮的输入端,旋钮的输出端啮合旋钮传动齿轮A,旋钮传动齿轮A的输出端啮合旋钮传动齿轮B,旋钮传动齿轮B与旋钮传动齿轮C同轴,则旋钮传动齿轮C的输出端啮合吸入器内部齿轮组合中的主齿轮的输入端,主齿轮的轴部与旋钮连接;所说的气孔依通气管临近于干粉吸入器吸嘴处;所说的自锁装置作用于凹槽齿轮的底轴;所说的药箔条缠绕在主齿轮的齿轮轴上,铝箔条初始端是由两片铝箔A、B面贴合在一起,铝箔A、B分别依卡槽与A齿轮卷和B齿轮卷相连,其分界端处于凹槽齿轮与外壳吸嘴的结合处。

【技术特征摘要】
2007.12.28 CN 200710060593.01、一种肺部给药的干粉吸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吸入器外壳、吸入器内部齿轮组合、旋钮传动齿轮组合及防止凹槽齿轮复位的自锁装置所构成,所说的吸入器外壳上有固定外壳的固定卡槽、干粉吸入器吸嘴、通气管与气孔;所说的吸入器内部齿轮组合包括主齿轮、起分开药箔条作用的A齿轮卷及A齿轮卷轴与B齿轮卷及B齿轮卷轴、起定位作用的凹槽齿轮与调速齿轮,主齿轮分别啮合A齿轮卷与通过调速齿轮啮合B齿轮卷,凹槽齿轮置于被分开的药箔条的分界处,该处与干粉吸入器吸嘴呈吻合状;所说的旋钮传动齿轮组合是由旋钮及旋钮传动齿轮A、B、C所构成,外力作用于旋钮的输入端,旋钮的输出端啮合旋钮传动齿轮A,旋钮传动齿轮A的输出端啮合旋钮传动齿轮B,旋钮传动齿轮B与旋钮传动齿轮C同轴,则旋钮传动齿轮C的输出端啮合吸入器内部齿轮组合中的主齿轮的输入端,主齿轮的轴部与旋钮连接;所说的气孔依通气管临近于干粉吸入器吸嘴处;所说的自锁装置作用于凹槽齿轮的底轴;所说的药箔条缠绕在主齿轮的齿轮轴上,铝箔条初始端是由两片铝箔A、B面贴合在一起,铝箔A、B分别依卡槽与A齿轮卷和B齿轮卷相连,其分界端处于凹槽齿轮与外壳吸嘴的结合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肺部给药的干粉吸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防止凹槽齿轮复位的自锁装置为一起制动作用的单向齿轮,其与凹槽齿轮的底轴做可制动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肺部给药的干粉吸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吸入器外壳上有四个固定外壳的固定卡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肺部给药的干粉吸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吸入器外壳上有示数窗,示数窗位于有示数的计数齿轮上;所说的计数齿轮啮合于主齿轮的底轴。5、一种如上述所说的肺部给药的干粉吸入器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打开干粉吸入器:人工旋动旋钮逆时针一圈,旋动旋钮通过旋钮传动齿轮组合带动主齿轮,主齿轮依内部齿轮组合的运动每转动一格,主齿轮上的药箔条被分成铝箔A、B组,被分别卷入到A齿-->轮卷和B齿轮卷上,其分界端处即凹槽齿轮与外壳吸嘴的结合处被定位预撕开一个药箔条泡罩;(2)准备吸入:吸嘴1对准凹槽齿轮处的一个凹槽,药箔条的一个泡罩剂量药物被打开,以备吸入;(3)吸入:使用者对准吸嘴,保持吸入器平衡并将吸嘴含入口中,平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海
申请(专利权)人:魏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