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颅血肿碎吸后的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51598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钻颅血肿碎吸后的引流装置,包括一三通体、一引流导管和一吸附管。所述三通体主体为中空管状,在后端侧部有引流口;所述引流导管与三通体的引流口连接;所述吸附管穿置于三通体的主体中空管内,前端露出部分为一表面交联附载RPPGF多肽的可收缩或胀开的球囊,后端与一带孔螺帽连接,带孔螺帽连接于三通体后端,吸附管的管外径小于三通体的管内径,它们之间留有供液体流向引流导管的间隙,带孔螺帽外端由盖帽封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配合血肿粉碎穿刺针使用,为微创钻颅血肿清除术后提供了一种有效引流残余有害成分的器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神经内、外科和急诊科等用于颅内血肿的治疗。(*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医疗器械领域的一种特异性钻颅血肿碎吸后的引流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特异性吸附颅内血肿凝血酶的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脑出血所引起的急性神经损伤机制,分为血肿占位效应造成的直接损伤和血肿成分造成的继发损伤两种,后者主要包括凝血酶、血红蛋白以及血中的补体等成分尤其是大量凝血酶释放所造成的继发性脑损伤。游离至周围脑组织中过多的凝血酶具有神经毒性作用损害脑细胞,并与脑出血后的脑水肿有密切关系。凝血酶是丝氨酸蛋白酶家族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其对脑细胞的毒性作用,通过凝血酶受体(TR)传递,引起神经元轴突、树突和胶质细胞突起的退变,使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变性造成细胞损伤。因此,如果在清除血肿的同时或之后尽可能地将多余的凝血酶自脑组织中吸附出来,将会明显减轻脑出血后的继发性损伤,改善患者预后。采用专利ZL93244252.8穿刺针来进行微创钻颅碎吸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可以及早解除血肿压迫,改善循环,减轻脑损害,对救治成功率的提高和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有一定意义,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适应证广,颅脑创伤小,康复快等特点,在临床实践中取得较好疗效。但该穿刺针装置在临床应用中仅对血肿进行了机械粉碎、引流,并没有将已弥散至周围组织中的凝血酶有效地引流出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钻颅血肿碎吸后的引流装置,它可配合血肿粉碎穿刺针使用,为微创钻颅血肿清除术后提供了一种有效引流残余有害成分的器械。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钻颅血肿碎吸后的引流装置,包括一三通体、一引流导管和一吸附管。所述三通体主体为中空管状,在后端侧部有引流口;所述引流导管与三通体的引流口连接;所述吸附管穿置于三通体的主体中空管内,前端露出部分为一表面交联附载RPPGF多肽的可收缩或胀开的球囊,后端与一带孔螺帽连接,带孔螺帽连接于三通体后端,吸附管的管外径小于三通体的管内径,它们之间留有供液体流向引流导管的间隙,带孔螺帽外端由盖帽封闭。使用时,经过碎吸血肿后,先将吸附管的后端与带孔螺帽螺纹拧紧固定后,从三通体后端穿置入三通体内,缓慢推至血肿边缘。然后从吸附管后端开口处加压充气,使前端的-->球囊扩张,再利用盖帽封闭带孔螺帽外端并拧紧,利用球囊表面附载的RPPGF多肽,对凝血酶进行吸附,液体即经由连于三通体侧引流口的引流导管而导出。采用本技术结构简单,在微创钻颅血肿清除术后,配合血肿粉碎穿刺针多次运用,可有效引流残余有害成分。本技术适用于神经内、外科和急诊科等用于颅内血肿的治疗。附图说明图1是钻颅血肿碎吸后的引流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该引流装置包括三通体1、引流导管2和吸附管3三部分。引流导管2与三通体侧部的引流口6相连。三通体1主体为中空管状,吸附管3在使用时穿置于三通体1的主体中空管内,前端露出部分为一可收缩或胀开的半圆形球囊4,球囊4的材料采用半顺应性的尼龙材料。球囊4表面通过交联附载RPPGF多肽,可通过对吸附管后端开口加压使球囊扩张,吸附管3后端与一带孔螺帽7进行螺纹连接,带孔螺帽连接于三通体1后端,并利用盖帽5封闭,防止吸附管3充填气体后气体泄漏。三通体1和吸附管3由不锈钢管制成,吸附管3外径为0.5mm、内径0.3mm,外径为三通体1内径的1/3,两者之间留有供液体从流向引流导管2的间隙。在实施使用时,经过钻颅碎吸血肿后,先将吸附管3的后端与带孔螺帽7螺纹拧紧固定后,置入三通体1内,缓慢推至血肿边缘,然后加压将吸附管3的球囊4扩张后,用盖帽5封闭,维持球囊4撑开状态,利用RPPGF多肽特异性的吸附凝血酶,液体由吸附管3和三通体1之间的空间经由侧口的引流导管2导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钻颅血肿碎吸后的引流装置,包括一三通体(1)、一引流导管(2)和一吸附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体(1)主体为中空管状,在后端侧部有引流口(6);所述引流导管(2)与三通体(1)的引流口(6)连接;所述吸附管(3)穿置于三通体(1)的主体中空管内,前端露出部分为一表面交联附载RPPGF多肽的可收缩或胀开的球囊(4),后端与一带孔螺帽(7)连接,带孔螺帽连接于三通体(1)后端,吸附管(3)的管外径小于三通体(1)的管内径,它们之间留有供液体流向引流导管(2)的间隙,带孔螺帽(7)外端由盖帽(5)封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颅血肿碎吸后的引流装置,包括一三通体(1)、一引流导管(2)和一吸附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体(1)主体为中空管状,在后端侧部有引流口(6);所述引流导管(2)与三通体(1)的引流口(6)连接;所述吸附管(3)穿置于三通体(1)的主体中空管内,前端露出部分为一表面交联附载RPPGF多肽的可收缩或胀开的球囊(4),后端与一带孔螺帽(7)连接,带孔螺帽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长越董世武周华东涂德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