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脑出血内镜血肿清除手术的内镜工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19241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30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脑出血内镜血肿清除手术的内镜工作装置,包括清除管道和保护杆,所述保护杆可活动地插入所述清除管道内,所述清除管道的一端的管壁上设置有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工作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首先作为工作通道,为内镜及其它相关手术器械提供工作空间,其次压迫周围的血肿,使血肿有高压力区挤向低压力区,也就是将血肿挤到清除通道内,相当于将血肿轻轻的吸出。在清除通道上设置通孔方便对血肿部位进行清洗,有利于冲洗液进入四周液化粉碎血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工作装置为防止在插入时对脑组织造成损伤,还包括有保护杆,保护杆防止将所述的清除通道插入血肿处时对脑组织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脑出血内镜血肿清除手术的内镜工作装置
技术介绍
脑出血是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生命的最主要的疾病之一,同时又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经济负担的特点。近年来血肿清除手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认可,但脑出血患者以中老年人群居多,往往合并其它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及呼吸系统慢性疾病,脑出血后使得患者病情更加复杂化。因此,研究探索即能够快速彻底清除血肿,又尽可能不加重全身和脑组织局部损害微创血肿清除技术,长期以来一直是神经科学工作者们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快速清除脑部血肿的用于脑出血内镜血肿清除手术的内镜工作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脑出血内镜血肿清除手术的内镜工作装置,包括清除管道和保护杆,所述保护杆可活动地插入所述清除管道内,所述清除管道的一端管壁上设置有通孔。在使用本技术所述的内镜工作装置时,将本技术所述的内镜工作装置插入脑部血肿处,插入后,轻轻的拔出保护杆,血肿在清除管道挤压的作用下就会流向清楚管道,并从清除管道内流出,为方便血肿的流出可以使用吸引器吸引血液和凝血块流出。在使用本技术所述的内镜工作装置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清除管道插入脑部的深度。因在清除管道的端部设置有通孔,如果在手术过程中遇到活动出血,这时可以通过清除管道端部的通孔吸起血管
并电凝止血,此外,在清除管道的端部设置通孔,有利于对脑部血肿处进行冲洗,且在拔出保护杆的时候能减少负压。进一步地,所述清除管道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手柄。第一手柄的设置方便医务人员握住清除管道,避免清除管道插入脑部拔不出,第一手柄的设置也有利于医务人员操作清除管道。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数量为8-10个,所述通孔围绕所述清除管道的管壁均匀布置。在手术时出现出血的情况,通过适当旋转清除管道,把出血的血管断端从通孔处吸到清除管道内,并电凝止血。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孔径为3-5mm。进一步地,所述清除管道的长度为70-80mm,所述清除管道的外径为15-17mm,所述清除管道的内径为13.5-14.5mm。清除管道的内外径差比较小,有效利用了清除管道的工作空间。进一步地,所述保护杆的长度为72-82mm,所述保护杆的直径为12-14mm。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内镜工作装置插入脑部血肿处时,将保护杆插入所述清除通道内,防止对血肿周围的脑组织造成损伤,因如果直接将清除通道插入血肿处,血肿周围的脑组织有可能随着清除通道的插入而从通孔处进入清除通道内,这样保护杆插入清除通道内对血肿周围的脑组织起到保护的作用。此外保护杆的直径略小于清除通道的内径,这样可以减小保护杆拔出时的负压,有利于保护杆的拔出,此外在清除通道上设置的通孔也能减小负压,有助于保护杆的拔出。进一步地,所述保护杆的一端插入所述清除管道,所述保护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手柄。第二手柄的设置防止保护杆全部插入所述清除通道内,此外第二手柄的设置方便医务人员操作保护杆。进一步地,所述清除管道由透明塑料制成。选用透明的塑料便于对脑组织内的情况进行观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用于脑出血内镜血肿清除手术的内镜工作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首先作为工作通道,为内镜及其它相关手术器械提供工作空间,其次压迫周围的血肿,使血肿由高压力区挤向低压力区,也就是将血肿挤到清除通道内,相当于将血肿轻轻的吸出,对血肿周围的脑组织损伤比较小。在清除通道上设置通孔方便对血肿部位进行清洗,有利于冲洗液进入四周液化粉碎血肿。由于本技术所述的用于脑出血内镜血肿清除手术的内镜工作装置采用透明塑料制成,这样便于对血管断端活动出血和血肿壁渗血进行观察和止血。医务人员看到血管断端活动出血时,可以适当地旋转清除通道,将出血的血管断端从通孔处吸到通道内进行电凝止血。本技术所述的用于脑出血内镜血肿清除手术的内镜工作装置为防止在插入时对脑组织造成损伤,还包括有保护杆,保护杆防止将所述的清除通道插入血肿处时对脑组织造成损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清楚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保护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清除管道;2、保护杆;3、通孔;4、第一手柄;5、第二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脑出血内镜血肿清除手术的内镜工作装置,包括清除管道1和保护杆2,所述保护杆2可活动地插入所述清除管道1内,所述清除管道1一端的管壁上设置有通孔3。为了方便可以选择注射器来制造本实用
新型所述的用于脑出血内镜血肿清除手术的内镜工作装置,将注射器的针筒带有小孔的一端剪掉,使针筒两端的内径相同,然后再在针筒一端的端部设置通孔3,通孔3设置在被剪的针筒的端部。而注射器的活塞芯杆由于在推拉的时候负压比较大,推拉阻力比较大,在制作的时候可以使活塞芯杆端部的黑色橡胶剪破,这样在推拉活塞芯杆时可以减少其阻力,而被修剪后的注射器的活塞芯杆则相当于保护杆2。在使用本技术所述的内镜工作装置时,将本技术所述的内镜工作装置插入脑部血肿处,插入后,轻轻的拔出保护杆2,血肿就会从清除管道1内流出,为方便血肿的流出可以使用吸引器吸引血液和凝血块流出。在使用本技术所述的内镜工作装置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清除管道1插入脑部的深度。因在清除管道1的端部设置有通孔3,如果在手术过程中遇到活动出血,这时可以通过清除管道1端部的通孔3吸起血管并电凝止血,此外,在清除管道1的端部设置通孔3,有利于对脑部血肿处进行冲洗,且在拔出保护杆2的时候能减少负压。避免清除管道1插入脑部拔不出,所述清除管道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手柄4,第一手柄4的设置有利于医务人员操作清除管道1。作为比较优选的方案,所述通孔3的数量为8个,所述通孔3围绕所述清除管道1的管壁均匀布置。因在手术时出现出血的情况,通过适当旋转清除管道1,把出血的血管断端从通孔3处吸到清除管道1内,并电凝止血。所述通孔3的孔径可设计为3mm、4mm或5mm。所述清除管道1的长度可为70mm、75mm或80mm,所述清除管道1的外径可为15mm、16mm或17mm,所述清除管道1的内径可为13.5mm、14mm或14.5mm。清除管道1的内外径差比较小,有效利用了清除管道1的工作空间。所述清除管道1的尺寸和平时使用的注射器针筒的尺寸差不多,这样使用注射器制作本技术所述的内镜工作装置更方便。作为比较优选的方案,所述保护杆2的长度可为72mm、78mm或82mm,为使保护杆2能在清除通道内自由推拉,所述保护肝的直径略小于所述清除通道的内径,所述保护杆2的直径可为12mm、13mm或14mm,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内镜工作装置插入脑部血肿处时,将保护杆2插入所
述清除通道内,防止对血肿周围的脑组织造成损伤。为防止保护杆2全部插入所述清除通道内,所述保护杆2的一端插入所述清除管道1,所述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脑出血内镜血肿清除手术的内镜工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除管道和保护杆,所述保护杆可活动地插入所述清除管道内,所述清除管道的一端管壁上设置有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脑出血内镜血肿清除手术的内镜工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除管道和保护杆,所述保护杆可活动地插入所述清除管道内,所述清除管道的一端管壁上设置有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脑出血内镜血肿清除手术的内镜工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除管道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手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脑出血内镜血肿清除手术的内镜工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数量为8-10个,所述通孔围绕所述清除管道的管壁均匀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脑出血内镜血肿清除手术的内镜工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孔径为3-5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脑出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学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范学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