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堤坝钢筋混凝土涵管的封堵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503036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10 0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堤坝钢筋混凝土涵管的封堵施工方法,在涵管下游浇筑混凝土堵头后,在堤顶或坝顶用钻机在涵管上钻一排孔,在钻孔中埋入导管,通过导管向涵管内填充混凝土,将涵管封堵。混凝土用水量低、坍落度大、自流密实、容易充满涵管。混凝土稳定性好,不泌水、不离析、塑性收缩小;掺入适量具有吸水作用的矿物材料,混凝土凝固后,其中的水分释放出来,混凝土实现自养护,且不产生干燥收缩;工序少,工艺简单,工期短,施工质量容易控制;节省模板,免振捣,节省工程机械、人工和能源,节约资源和投资;施工条件好,安全文明生产有保障;施工技术适应性强,对各种大小的涵管均可适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研究领域中的一种封堵施工方法,特别是一种堤坝钢筋混凝土涵管的封堵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涵管钢筋混凝土承受压力水的冲刷、侵蚀、悬移质的磨损,以及涵管周围填土的不均匀沉降,导致涵管表面磨损露石,胶凝材料钙质析出成瘤,混凝土疏松渗漏,钢筋锈蚀,保护层开裂脱落,钢筋外露,涵管开裂,压力水外渗,涵管周围填土淘空,产生沿涵管的渗漏通道以及堤身、大坝塌陷等险情,严重威胁堤坝的安全,成为安全隐患,因此,经过一定的运行年限后,必须拆除重建或进行封堵灌浆报废处理。
传统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开挖,将堤坝涵管上的填土开挖,取出涵管,再在原位土方回填、夯实。缺点是,需要修筑围堰、开挖工程量大,投资大;堤坝多为交通道,影响当地出行、扰民;开挖深、容易产生坍塌,造成安全事故;作业面小,大型碾压设备无法施工,只能实用小型打夯机或人工夯实,难以保证回填土的密实程度,给工程留下安全隐患;施工受季节影响,必须在枯水期施工;工程量大、施工期长。另一种是内部分段立模,分层浇筑普通混凝土,通过人工振捣密实,待上一段拆模后,在立模浇筑下一段,分段进行封堵施工。由于普通混凝土塑性收缩和干缩大,混凝土凝固后,在填充混凝土与涵管顶部内壁之间因填充混凝土的沉陷和塑性收缩产生脱空,造成渗漏,不能完全封堵,因此,须在涵管封堵完毕后,在堤坝顶部钻孔,对脱空区进行二次封堵。缺点是,涵管内径较小,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难以进入,有时甚至无法进入,操作困难;施工环境限制,监管难以到位,也往往导致工程质量低劣;工序繁琐,工期长;浪费大量劳动力、资源和投资;封闭环境中施工,容易出现安全生产事故,而且由于场地限制,难以救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堤坝钢筋混凝土涵管的封堵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堤坝钢筋混凝土涵管的封堵施工方法,在涵管下游浇筑混凝土堵头后,在堤顶或坝顶用钻机在涵管上钻一排孔,在钻孔中埋入导管,通过导管向涵管内填充混凝土,将涵管封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包括以下步骤,
1)在高程较低的涵管下游端立模浇筑长度约3m的混凝土堵头;
2)在涵管的堤顶或坝顶用钻机钻一排孔,孔径120mm~150mm,相邻两个孔的间距1.5m;
3)在钻孔中埋入导管,通过导管灌入适量大流动度砂浆;
4)通过导管向涵管内分层浇筑填充混凝土,首层浇筑厚度不超过1m,以后每层浇筑厚度不超过0.5m;
5)逐孔从下往上进行封堵,直到涵管全部封堵完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混凝土配合比参数:水胶比0.40~0.55、砂率37%~42%、单位用水量150kg/m3~175kg/m3、粉煤灰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0~30%、缓凝型高效减水剂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1.5%~2.5%、钙矾石系膨胀剂掺量5%~10%、水工轻烧氧化镁膨胀剂为胶凝材料质量的3.5%~6%。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大流动度砂浆采用过2.5mm筛筛过的砂、低水灰比、掺膨胀剂配制而成。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特点:①混凝土用水量低、坍落度大、自流密实、容易充满涵管;②混凝土稳定性好,不泌水、不离析、塑性收缩小;③掺入适量具有吸水作用的矿物材料,混凝土凝固后,其中的水分释放出来,混凝土实现自养护,且不产生干燥收缩;④掺入适量钙矾石系膨胀剂和水工轻烧氧化镁膨胀剂,混凝土早期和后期双膨胀、不退缩;⑤工序少,工艺简单,工期短,施工质量容易控制;⑥节省模板,免振捣,节省工程机械、人工和能源,节约资源和投资;⑦施工条件好,安全文明生产有保障;⑧施工技术适应性强,对各种大小的涵管均可适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
一种堤坝钢筋混凝土涵管的封堵施工方法,在涵管下游浇筑混凝土堵头后,在堤顶或坝顶用钻机在涵管上钻一排孔,在钻孔中埋入导管,通过导管向涵管内填充混凝土,将涵管封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包括以下步骤,
1)在高程较低的涵管下游端立模浇筑长度约3m的混凝土堵头;
2)在涵管的堤顶或坝顶用钻机钻一排孔,孔径120mm~150mm,相邻两个孔的间距1.5m;
3)在钻孔中埋入导管,通过导管灌入适量大流动度砂浆;
4)通过导管向涵管内分层浇筑填充混凝土,首层浇筑厚度不超过1m,以后每层浇筑厚度不超过0.5m,避免填充混凝土与涵管顶部内壁之间因填充混凝土的沉陷和塑性收缩产生脱空,确保涵管内混凝土填充密实,无脱空,不漏水,从而实现涵管的有效封堵;
5)逐孔从下往上进行封堵,直到涵管全部封堵完成。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混凝土配合比参数:水胶比0.40~0.55、砂率37%~42%、单位用水量150kg/m3~175kg/m3、粉煤灰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0~30%、缓凝型高效减水剂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1.5%~2.5%、钙矾石系膨胀剂掺量5%~10%、水工轻烧氧化镁膨胀剂为胶凝材料质量的3.5%~6%。水泥种类包括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矿渣水泥、混合水泥,强度等级为42.5、42.5R、32.5、32.5R。粉煤灰为Ⅰ级或Ⅱ级F类粉煤灰。缓凝型高效减水剂包括萘系或聚羧酸系减水剂。钙矾石系膨胀剂包括UEA、AEA、CEA等。这种混凝土采用缓凝型高效减水剂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改善流变特性,使混凝土具有用水量低、坍落度大、自流密实、充满涵管、塑性收缩小等优点;掺入适量具有吸水作用的矿物材料,混凝土凝固后,其中的水分释放出来,混凝土实现自养护,且不产生干燥收缩;掺入适量钙矾石系膨胀剂和水工轻烧氧化镁膨胀剂,混凝土具有早期和后期双膨胀、不退缩的优点。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大流动度砂浆采用过2.5mm筛筛过的砂、低水灰比、掺膨胀剂配制而成,通过大流动度砂浆改善新旧混凝土的粘结效果。
以上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堤坝钢筋混凝土涵管的封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涵管下游浇筑混凝土堵头后,在堤顶或坝顶用钻机在涵管上钻一排孔,在钻孔中埋入导管,通过导管向涵管内填充混凝土,将涵管封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堤坝钢筋混凝土涵管的封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涵管下游浇筑混凝土堵头后,在堤顶或坝顶用钻机在涵管上钻一排孔,在钻孔中埋入导管,通过导管向涵管内填充混凝土,将涵管封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坝钢筋混凝土涵管的封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高程较低的涵管下游端立模浇筑长度约3m的混凝土堵头;
2)在涵管的堤顶或坝顶用钻机钻一排孔,孔径120mm~150mm,相邻两个孔的间距1.5m;
3)在钻孔中埋入导管,通过导管灌入适量大流动度砂浆;
4)通过导管向涵管内分层浇筑填充混凝土,首层浇筑厚度不超过1m,以后每层浇筑厚度不超过0.5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华黄锦林黄亚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