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温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02894 阅读:4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10 0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均温板,其包括一下盖板、一注入管、一上盖板以及一套管,该注入管穿设于该下盖板于该上盖板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将套管套设于该注入管,使得该套管提供该注入管在封焊过程中的支撑力,则该注入管在封焊过程中不易受损或破孔,且在搬运过程中不易撞伤进而降低泄漏的机率,而能够提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状散热装置,尤指一种均温板
技术介绍
现在的电子产品要求轻薄化以及高效能,故电子组件需在极小的体积范围以及短时间内产生高功率的运算,因此,现有电子产品在操作过程中高温通常集中在特定区域而产生热累积(heataccumulation)现象,而因均温板中填充有可蒸发凝结循环的流体而具有良好的导热效率,且均温板具有轻薄以及轻量化的特性,故均温板逐渐应用于电子产品的领域中以取代散热板,如图7所示,现有的均温板包括一上盖板70、一下盖板80以及一注入管90,制作时利用该注入管90注入一工作流体于该上盖板70与该下盖板80之间后,并通过一抽气装置将该上盖板70与该下盖板80之间的气体抽出,再将该注入管90截断,并将该注入管90焊接以封闭该注管90,然而,因现有的均温板的注入管90仅套设于两盖板70、80之间,使该注入管90在截断以及封焊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受损或破孔的现象,且因伸出两盖板70、80之外,因此,在搬运过程中容易撞伤相对会增加流体泄漏的机率,影响现有的均温板的导热效率,故现有的均温板诚有改良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均温板在封口过程中,因该注入管仅套设于两盖板之间,因此,在截断以及焊接过程中容易受损或破孔及在搬运过程中容易产生撞伤的情形而使泄漏的机率提高,影响导热效率,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均温板,本专利技术主要利用一套管套设于该注入管,该套管可提供该注入管在封焊的支撑力量,可减少该注入管受损或破孔的机会,且在搬运过程中可减轻注入管受到碰撞的程度,而大幅降低均温板中流体的泄漏机率,并提高均温板的制程合格率。本专利技术解决先前技术问题所提出的均温板,其包括:一下盖板,该下盖板包括一下接合部,该下接合部环设形成于该下盖板的周缘,使得该下接合部为一环面,而该下盖板于该下接合部的范围内形成一下定位部,该下定位部与该下接合部为同一平面,且该下接合部内部的该下盖板顶面向下凹设,该下定位部向下凹设形成一下定位槽,该下定位槽设有一相通端以及一自由端,该下定位槽的相通端与该下盖板的顶面相通;一注入管,该注入管设置于该下盖板上方,该注入管的环壁面下半部对应贴合固接于下定位部的下定位槽的内底面,且该注入管的自由端伸出该下定位槽的自由端;一上盖板,该上盖板位于该下盖板及该注入管上方,该上盖板包括一上接合部,该上接合部环设形成于该上盖板的周缘,使得该上接合部为一环面,且该上接合部与该下接合部相互贴合固接,而该上盖板对应该下定位部位置及形状且于该上接合部的范围内形成一上定位部,该上定位部与该上接合部为同一平面,且该上接合部内部的上盖板顶面向上凹设,该上定位部对应该下定位槽的位置及形状向上凹设形成一上定位槽,该上定位槽的内顶面贴合于该注入管的环壁面上半部,使得该注入管与该下盖板与该上盖板之间相通,该上定位槽设有一相通端以及一自由端,该上定位槽的相通端与该上盖板的底面相通,且该注入管的自由端伸出该上定位槽的自由端;以及一套管,该套管套设于该注入管伸出两盖板的自由端外部,且邻近两盖板的自由端,该套管为一水平设置的中空管体。前述的均温板,其中该下盖板包括一下毛细部,该下毛细部设置于该下接合部内部的该下盖板顶面且凸设有多数个毛细结构,该上盖板包括一上毛细部,该上毛细部于该上接合部内部的该上盖板顶面且向上凸设有多数个毛细结构。前述的均温板,其中该下毛细部凹设有至少一下导热沟,该上毛细部于对应该下导热沟的位置及形状向上凹设有至少一上导热沟。前述的均温板,其中该下毛细部与该下接合部的接触区域环设形成一下导热环沟,且该至少一下导热沟与该下导热环沟相通,该上毛细部对应该下导热环沟位置及形状形成一上导热环沟,且该至少一上导热沟与该上导热环沟相通,则该下导热沟、该下导热环沟、上导热沟以及该上导热环沟相通。前述的均温板,其中该下定位槽为一开口朝上的半圆槽,该上定位槽为一开口朝下的半圆槽,且该上定位槽与下定位槽的直径相同。前述的均温板,其中该下定位槽与该下盖板的两相对侧边平行,且该上定位槽与该上盖板的两相对侧边平行。前述的均温板,其中该下定位部形成于该下盖板的其中一侧边并朝该下盖板内部凹设且呈U字型,该上定位部对应该下定位部的位置与形状亦呈U字型。前述的均温板,其中该上定位部设置于该上盖板的其中一边角,且该上定位部与该上接合部的周缘切齐。前述的均温板,其中该上定位部斜向设置于该上盖板的其中一边角,且该上定位部与该上接合部的周缘切齐。前述的均温板,其中该上定位槽设于该上盖板的对角在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可获得的功效增进包括:1.本专利技术在下定位部凹设形成一下定位槽,在该上定位部凸设形成一上定位槽,该注入管对应设置于上、下定位槽之间,且该套管套设于该注入管,则该套管提供该注入管在封焊过程中的支撑力,使得该注入管在封焊过程中不易受损或破孔及在搬运过程中不易撞伤进而降低泄漏的机率,而能够提升本专利技术的合格率。2.本专利技术在该上、下盖板的内表面均设有多数个导热沟以及一毛细部,使得该工作流体可快速在该上、下盖板之间流动,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导热效率进一步提高。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分解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立体外观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沿图1中4-4割面线的剖面侧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7是现有的均温板的立体外观图。附图符号说明:10、10A、10B下盖板11下接合部12下毛细部121毛细结构122下导热沟123下导热环沟13下定位部131下定位槽132相通端133自由端20注入管30、30A、30B上盖板31、31A、31B上接合部32上毛细部321毛细结构322上导热沟323上导热环沟33、33A、33B上定位部331、331A、331B上定位槽332相通端333自由端40、40A、40B套管70上盖板80下盖板90注入管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详细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及实用功效,并可依照
技术实现思路
来实现,兹进一步以如图式所示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均温板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该均温板包括一下盖板10、一注入管20、一上盖板30以及一套管40,其中:...
均温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板包括:一下盖板,该下盖板包括一下接合部,该下接合部环设形成于该下盖板的周缘,该下接合部为一环面,而该下盖板于该下接合部的范围内形成一下定位部,该下定位部与该下接合部为同一平面,且该下接合部内部的该下盖板顶面向下凹设,该下定位部向下凹设形成一下定位槽,该下定位槽设有一相通端以及一自由端,该下定位槽的相通端与该下盖板的顶面相通;一注入管,该注入管设置于该下盖板上方,该注入管的环壁面下半部对应贴合固接于下定位部的下定位槽的内底面,且该注入管的自由端伸出该下定位槽的自由端;一上盖板,该上盖板位于该下盖板及该注入管上方,该上盖板包括一上接合部,该上接合部环设形成于该上盖板的周缘,该上接合部为一环面,且该上接合部与该下接合部相互贴合固接,而该上盖板对应该下定位部位置及形状且于该上接合部的范围内形成一上定位部,该上定位部与该上接合部为同一平面,且该上接合部内部的上盖板顶面向上凹设,该上定位部对应该下定位槽的位置及形状向上凹设形成一上定位槽,该上定位槽的内顶面贴合于该注入管的环壁面上半部,使得该注入管与该下盖板与该上盖板之间相通,该上定位槽设有一相通端以及一自由端,该上定位槽的相通端与该上盖板的底面相通,且该注入管的自由端伸出该上定位槽的自由端;一套管,该套管套设于该注入管伸出两盖板的自由端外部,且邻近两盖板自由端,该套管为一水平设置的中空管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板包括:
一下盖板,该下盖板包括一下接合部,该下接合部环设形成于该下盖板的周缘,
该下接合部为一环面,而该下盖板于该下接合部的范围内形成一下定位部,该下定位
部与该下接合部为同一平面,且该下接合部内部的该下盖板顶面向下凹设,该下定位
部向下凹设形成一下定位槽,该下定位槽设有一相通端以及一自由端,该下定位槽的
相通端与该下盖板的顶面相通;
一注入管,该注入管设置于该下盖板上方,该注入管的环壁面下半部对应贴合固
接于下定位部的下定位槽的内底面,且该注入管的自由端伸出该下定位槽的自由端;
一上盖板,该上盖板位于该下盖板及该注入管上方,该上盖板包括一上接合部,
该上接合部环设形成于该上盖板的周缘,该上接合部为一环面,且该上接合部与该下
接合部相互贴合固接,而该上盖板对应该下定位部位置及形状且于该上接合部的范围
内形成一上定位部,该上定位部与该上接合部为同一平面,且该上接合部内部的上盖
板顶面向上凹设,该上定位部对应该下定位槽的位置及形状向上凹设形成一上定位
槽,该上定位槽的内顶面贴合于该注入管的环壁面上半部,使得该注入管与该下盖板
与该上盖板之间相通,该上定位槽设有一相通端以及一自由端,该上定位槽的相通端
与该上盖板的底面相通,且该注入管的自由端伸出该上定位槽的自由端;
一套管,该套管套设于该注入管伸出两盖板的自由端外部,且邻近两盖板自由端,
该套管为一水平设置的中空管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前述的下盖板包括一下毛细部,该
下毛细部设置于该下接合部内部的该下盖板顶面且凸设有多数个毛细结构,该上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安智陈志伟陈家祥郭晋宏
申请(专利权)人:双鸿电子科技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