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50249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9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生产电连接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接地金属片,在接地金属片上注塑成型一内绝缘座,且内绝缘座上形成有位于接地金属片上侧的第一定位承载部及位于接地金属片下侧的第二定位承载部;提供一第一导电端子组,并将第一导电端子组固定放置于第一定位承载部上;以及提供一第二导电端子组,并将第二导电端子组固定放置于第二定位承载部上,使接地金属片、内绝缘座、第一导电端子组及第二导电端子组共同组成一组装体;在组装体上注塑成型一外绝缘座;提供一壳体,并将壳体固定套设于外绝缘座上。从而防止第一、第二导电端子组与接地金属片接触,防止使用过程中形成短路而引起燃烧的意外事故。而且生产工序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器件领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的体积日益沿着轻薄、短小的趋势发展,这也就要求电子产品的组件尺寸越来越小,其中,电连接器更是尤为突出。目前,USBType-C插座端的电连接器比较常用的生产方法是,先在上、下排导电端子组上分别进行注塑成型(InsertMolding)第一、第二绝缘座,形成出上、下排导电端子座,再将接地金属片夹置于上、下排导电端子座之间,并在上、下排导电端子座和接地金属片上注塑成型第三绝缘座,最后将壳体固定套设在第三绝缘座上,最终组装形成USBType-C插座端的电连接器。但是,上述生产USBType-C插座端的电连接器的方法中,一方面,所形成的上、下排导电端子座的导电端子组前端是裸露悬空的,故在上、下排导电端子座和接地金属片上注塑成型第三绝缘座时,由于注塑流体的挤压等原因,很容易造成上、下导电端子组的端子及接地金属片弯曲偏摆,使得上、下导电端子组的端子与接地金属片接触,导致使用过程中形成短路而引起燃烧的意外事故,使用非常不安全;另一方面,其生产工序繁琐复杂,无法实现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低下,而且良品率低,使得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因此,急需要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生产方法来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电连接器的方法,该方法能够防止电连接器出现短路而引起燃烧的意外事故,而且使得生产工序简单,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良品率也大大提高,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能够防止出现短路而引起燃烧的意外事故,而且生产工序简单,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良品率也大大提高,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产电连接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接地金属片,在所述接地金属片上注塑成型一内绝缘座,且所述内绝缘座上形成有位于所述接地金属片上侧的第一定位承载部及位于所述接地金属片下侧的第二定位承载部;提供一第一导电端子组,并将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固定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承载部上;以及提供一第二导电端子组,并将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固定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承载部上,使所述接地金属片、内绝缘座、第一导电端子组及第二导电端子组共同组成一组装体;在所述组装体上注塑成型一外绝缘座;提供一壳体,并将所述壳体固定套设于所述外绝缘座上。较佳地,所述第一定位承载部为供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的每一导电端子一一对应的定位放置的第一定位槽,且所述第一定位槽具有部分高出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的第一凸部;所述第二定位承载部为供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的每一导电端子一一对应的定位放置的第二定位槽,且所述第二定位槽具有部分高出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的第二凸部。较佳地,步骤将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固定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承载部上的方法具体包括:将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的每一导电端子一一对应的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再通过热熔的加工方式加热所述第一凸部变形并夹紧固定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步骤将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固定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承载部上的方法具体包括:将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的每一导电端子一一对应的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内,再通过热熔的加工方式加热所述第二凸部变形并夹紧固定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较佳地,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的后端还连接有一第一后沿边料,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的前端还连接有一第一头部料带;将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固定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承载部上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裁切或折断移除所述第一后沿边料,并在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的末端预留第一精裁切余量;以及裁切或折断移除所述第一头部料带。较佳地,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的前端还连接有一第二头部料带,将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固定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承载部上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裁切或折断移除所述第二头部料带。较佳地,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的后端还连接有一第二后沿边料,在所述组装体上注塑成型所述外绝缘座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裁切或折断移除所述第二后沿边料,并在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的末端预留第二精裁切余量。较佳地,在裁切或折断移除所述第二后沿边料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同时精裁切移除所述第一精裁切余量及第二精裁切余量。较佳地,所述接地金属片的前端还连接有金属料带,在同时精裁切移除所述第一精裁切余量及第二精裁切余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裁切或折断移除所述金属料带。较佳地,所述壳体上具有至少一扣合臂,步骤将所述壳体固定套设于所述外绝缘座上的方法具体包括:将所述壳体由前往后的方向套设于所述外绝缘座上,再铆压所述扣合臂固定扣合于所述外绝缘座上。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包括接地金属片、内绝缘座、外绝缘座、第一导电端子组、第二导电端子组及壳体,所述内绝缘座注塑成型于所述接地金属片上,所述内绝缘座上形成有位于所述接地金属片上侧的第一定位承载部及位于所述接地金属片下侧的第二定位承载部,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固定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承载部上,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固定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承载部上,且所述接地金属片、内绝缘座、第一导电端子组及第二导电端子组共同组成一组装体,所述外绝缘座注塑成型于所述组装体上,所述壳体固定套设于所述外绝缘座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先在接地金属片上注塑成型内绝缘座,且内绝缘座上形成有位于接地金属片上侧的第一定位承载部及位于接地金属片下侧的第二定位承载部;再将第一导电端子组及第二导电端子组分别固定放置对应的第一定位承载部及第二定位承载部上,使接地金属片、内绝缘座、第一导电端子组及第二导电端子组共同组成一组装体,并使得第一导电端子组及第二导电端子组均被内绝缘座隔离于接地金属片,再在组装体上注塑成型外绝缘座,即可实现防止第一导电端子组及第二导电端子组与接地金属片发生接触,从而能够防止电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短路而引起燃烧的意外事故,使用更为安全可靠。而且,其生产工序大大简化,更为简单,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良品率也大大提高,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更好的满足了高效、低成本的生产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生产电连接器的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在第一导电端子组朝上时的组合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在第一导电端子组朝下时的组合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的接地金属片、内绝缘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连接器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产电连接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接地金属片,在所述接地金属片上注塑成型一内绝缘座,且所述内绝缘座上形成有位于所述接地金属片上侧的第一定位承载部及位于所述接地金属片下侧的第二定位承载部;提供一第一导电端子组,并将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固定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承载部上;以及提供一第二导电端子组,并将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固定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承载部上,使所述接地金属片、内绝缘座、第一导电端子组及第二导电端子组共同组成一组装体;在所述组装体上注塑成型一外绝缘座;提供一壳体,并将所述壳体固定套设于所述外绝缘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电连接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接地金属片,在所述接地金属片上注塑成型一内绝缘座,且所述内
绝缘座上形成有位于所述接地金属片上侧的第一定位承载部及位于所述接地金
属片下侧的第二定位承载部;
提供一第一导电端子组,并将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固定放置于所述第一定
位承载部上;以及提供一第二导电端子组,并将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固定放置
于所述第二定位承载部上,使所述接地金属片、内绝缘座、第一导电端子组及
第二导电端子组共同组成一组装体;
在所述组装体上注塑成型一外绝缘座;
提供一壳体,并将所述壳体固定套设于所述外绝缘座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承载部为供所述
第一导电端子组的每一导电端子一一对应的定位放置的第一定位槽,且所述第
一定位槽具有部分高出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的第一凸部;所述第二定位承载
部为供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的每一导电端子一一对应的定位放置的第二定位
槽,且所述第二定位槽具有部分高出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的第二凸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将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固
定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承载部上的方法具体包括:将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的每
一导电端子一一对应的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再通过热熔的加工方式加热
所述第一凸部变形并夹紧固定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
步骤将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固定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承载部上的方法具体
包括:将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的每一导电端子一一对应的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
槽内,再通过热熔的加工方式加热所述第二凸部变形并夹紧固定所述第二导电
端子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的后端还
连接有一第一后沿边料,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的前端还连接有一第一头部料带;
将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固定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承载部上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裁切或折断移除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海滨刘树涛任永红胡宜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精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