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射频识别温度标签的监测装置、系统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95890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7 20:24
一种无线射频识别温度标签的监测装置,包括:读写器,所述读写器与至少一个包含有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标签通过无线射频互连,以及向所述温度标签发送功率;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读写器互连,以及控制所述读写器改变功率同时读取所述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并根据不同功率下测量的温度计算匹配最佳测温功率。为保证温度标签测温数据的准确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该控制单元中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功率匹配算法,使得标签能够在最优的读写器发射功率下进行温度测量。以及一种无线射频识别温度标签的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物品身份标识、温度实时监测和历史温度查询等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温度监测系统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无线射频识别温度标签的温度监测装置、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无线射频识别(Rad1 Frequency Identificat1n,RFID)是一种无接触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目标识别并能读写相关数据。无源超高频RFID标签具有成本低、速度快、识别距离远、可多目标同时识别等优点,且无需电池供电和复杂的布线,因此该技术在物流管理及零售等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将CMOS温度传感器嵌入到无源超高频RFID标签后,可实时监测物品温度、动物或人体的体温、环境温度等,在冷链物流、药品疫苗、仓库存贮等领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于其它传统温度监测方法,无源超高频RFID温度标签的新型测温系统具有实时性好、可多点同时测温、无线数据传输、测温节点体积小、成本低和寿命长等优点;相比于有源RFID温度标签或其它电子温度监测方法,无源超高频RFID温度标签在保证温度可靠性的情况下,可大大降低成本和功耗。由于无源超高频温度标签中CMOS传感器的测温精度受内部工作电压影响,而标签内部电压是由温度标签接收到的功率大小决定,因此,为了确保测量温度值的精度,标签需要在最佳测温功率下工作。实际中影响标签最佳测温功率的因素主要有: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距离和角度、标签间相互差异、多标签之间信号相互干扰以及复杂多变的实际测量环境,这些因素导致标签的最佳测温功率不能被直接计算出来。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无线射频识别温度标签的监测装置、系统和方法,以实现温度标签在最佳测温功率下工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线射频识别温度标签的监测装置,包括:读写器,所述读写器与至少一个包含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标签通过无线射频互连,以及向所述温度标签发送功率;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读写器互连,以及控制所述读写器改变功率同时读取所述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并根据不同功率下测量的温度计算匹配最佳测温功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单元为单片机、个人PC或网络终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温度标签进一步存储有可供读写器读取和控制单元处理的EPC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读写器改变功率的方式为:在读写器输送功率范围内连续提高功率,计算的算法为:当某功率点所测温度与之前和之后连续的功率点所测温度变化率最小,则选取当前功率点为最佳测温功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无线射频识别温度标签的监测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包含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标签,所述温度标签粘贴于待测物体上;以及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射频识别温度标签的监测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无线射频识别温度标签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步骤一、制备含温度传感器的至少一个温度标签,分别贴于至少一个待测物体上;步骤二、设置读写器,与所述温度标签通过无线射频互连并给所述温度标签提供发射功率;步骤三、设置控制单元,通过控制单元改变读写器发射功率同时读取所述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并根据不同功率下测量的温度计算出最佳测温功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监测方法中,步骤三中改变发射功率的方式为在发射功率范围内连续提高功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监测方法中,步骤三中计算的方式为:当读出的温度数据不在待测温度测量范围内,舍弃该数值;当标签在某一功率能输出处于正常测温范围的数值,且与之前和之后的功率点所测数值变化率最小,则选取功率点为最佳测温功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监测方法中,所述监测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四:在计算出最佳测温功率后,还包含在该功率下多次测量温度后得到的平均温度值作为待测物体的温度并存入控制单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监测方法中,所述监测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五:在步骤四完成后,重复步骤三和步骤四。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温度标签的监测装置、系统和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I)通过改变读写器的发送功率,直至在最佳功率测量温度,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最佳测温功率不能被直接计算出来的问题,提高了待测物体温度的准确性;(2)通过提出一种自适应功率匹配算法,使得标签能够在最优的读写器发射功率下进行温度测量,提高测量精度;(3)通过重复步骤三和四,实现了对多个待测物体的实时监控,构建高精度温度监测系统。(4)本专利技术将无源超高频RFID技术与温度采集技术相结合,可实时监测物品温度、动物或人体的体温、环境温度等,在冷链物流、药品疫苗、仓库存贮等领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无线射频识别温度标签的监测系统的硬件系统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无线射频识别温度标签的监测系统的软件系统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使用的无源超高频RFID标签的标签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无线射频识别温度标签的监测系统的软件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无线射频识别温度标签的监测系统单次温度测量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线射频识别温度标签的监测装置,包括:读写器,所述渎写器与至少一个包含温度传感器温度标签通过无线射频互联,以及向所述温度标签发送功率;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读写器互联,以及控制所述读写器改变功率同时读取所述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并根据不同功率下测量的温度计算匹配最佳测温功率。还提供一种无线射频识别温度标签的监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粘贴于待测物体上的至少一个温度标签;以上所述无线射频识别温度标签的监测装置; 所述温度标签与所述监测装置中的读写器通过无线射频互连。还提供一种无线射频识别温度标签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步骤一、制备含温度传感器的至少一个温度标签,分别贴于至少一个待测物体上;步骤二、设置读写器,与所述温度标签通过无线射频互联并给所述温度标签提供发射功率;步骤三、设置控制单元,通过控制单元改变读写器发射功率同时读取所述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并根据不同功率下测量的温度计算出最佳测温功率。对于传感器的选择,优选的温度传感器为嵌入式CMOS温度传感器。对于温度标签的设置,优选的包括存储器、协议处理器和射频/模拟单元,优选的所述温度标签进一步存储有供读写器读取和控制单元处理的EPC码。对于改变功率的方式,优选的采用自适应功率匹配算法,在读写器输送功率范围内连续提高功率,更加优选的算法为:当某功率点所测温度与之前和之后连续的功率点所测温度变化率最小,则选取当前功率点为最佳测温功率;进一步优选的算法为:根据读写器发射功率范围,从最小发射功率开始,每秒增加0.25dBm,每个功率点都进行多次温度测量操作,得到多个温度值,测得的温度值经过一系列过滤算法(当读出的温度数据不在-30°C到50 0C的传感器温度测量范围内,或温度值在测量范围内但波动较大,证明该功率不是最佳功率;当标签在某一功率Pl能输出处于正常测温范围的数值,且之后连续2个功率点P2,P3的平均温度相差很小(± 1°C范围内),则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射频识别温度标签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读写器,所述读写器与至少一个包含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标签通过无线射频互连,以及向所述温度标签发送功率;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读写器互连,以及控制所述读写器改变功率同时读取所述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并根据不同功率下测量的温度计算匹配最佳测温功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禹冯鹏于双铭吴南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