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伟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多功能动车组发动机用冷却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78100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5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动车组发动机用冷却风扇,包括进风罩,进风风扇,进风通道,控制器,传感器,出风罩,出风风扇和出风通道,所述的进风罩设置在发动机的左侧;所述的进风风扇设置在进风罩的内部;所述的进风通道设置在进风罩的左侧;所述的控制器设置在进风罩的上方;所述的传感器设置在进风通道的内部;所述的出风罩设置在发动机的右侧;所述的出风风扇设置在出风罩内部;所述的出风通道设置在出风罩的右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风风扇,出风风扇,传感器和控制器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解决了现有车用发动机双页扇共轴的汽车冷却风扇存在着不能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排热效率低的问题,安全可靠,便于市场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动车组发动机用冷却风扇,包括进风罩,进风风扇,进风通道,控制器,传感器,出风罩,出风风扇和出风通道,所述的进风罩设置在发动机的左侧;所述的进风风扇设置在进风罩的内部;所述的进风通道设置在进风罩的左侧;所述的控制器设置在进风罩的上方;所述的传感器设置在进风通道的内部;所述的出风罩设置在发动机的右侧;所述的出风风扇设置在出风罩内部;所述的出风通道设置在出风罩的右侧。本技术进风风扇,出风风扇,传感器和控制器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解决了现有车用发动机双页扇共轴的汽车冷却风扇存在着不能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排热效率低的问题,安全可靠,便于市场推广和应用。【专利说明】 一种新型多功能动车组发动机用冷却风扇
本技术属于冷却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动车组发动机用冷却风扇。
技术介绍
目前,发动机上安装的冷却风扇多为单一结构的,风扇工作时是由自身电动机驱动,其转速是恒定的。当发动机在低速或外部温度较低状况下行驶时,风扇送风量可能满足发动机工作需要;但当发动机在高速或外部温度过高状态下行驶时,由于风扇送风量过小而不能及时消除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较多的热量,这样会因水温过高降低发动机的工作效率,进而影响整车的动力性能,甚至造成发动机的损伤。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4186461 U,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车用发动机双页扇共轴的汽车冷却风扇,包括外罩,在所述外罩上设有开孔;转动机,所述转动机设置在所述开孔内并通过支架与所述外罩固定,所述转动机与电控单元连接;内叶片,所述内叶片设置在所述转动机外缘;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卡接在所述开孔的内缘,所述旋转支架能与所述开孔相对同轴转动;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设置在所述旋转支架上,另外一端与所述转动机连接;以及外叶片,所述外叶片设置在所述旋转支架并向所述转动机延伸。但是现有车用发动机双页扇共轴的汽车冷却风扇存在着不能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排热效率低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多功能动车组发动机用冷却风扇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动车组发动机用冷却风扇,以解决现有车用发动机双页扇共轴的汽车冷却风扇存在着不能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排热效率低的问题。一种新型多功能动车组发动机用冷却风扇,包括进风罩,进风风扇,进风通道,控制器,传感器,出风罩,出风风扇和出风通道,所述的进风罩设置在发动机的左侧;所述的进风风扇设置在进风罩的内部;所述的进风通道设置在进风罩的左侧;所述的控制器设置在进风罩的上方;所述的传感器设置在进风通道的内部;所述的出风罩设置在发动机的右侧;所述的出风风扇设置在出风罩内部;所述的出风通道设置在出风罩的右侧。所述的进风罩和出风罩具体采用PVC材料罩,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可以节约重量,减轻动车组的能耗。所述的进风通道的入风口设置在列车底部,并朝向车头的方向,可以充分利用列车高速运行时在车底产生的冷风,对列车动组进行冷却,充分利用有利条件,使冷却效果更好。所述的进风风扇具体采用吸入式换气扇,使车底的冷风更好,更快的吹到直发动上面,增强制冷效果。所述的传感器具体采用风速传感器,智能调节散热是采用自然风还是在低速运行时使换气扇工作增大风力,加强散热效果。所述的控制器具体采用单片机总成结构,通过传感器传递来的信号,来进行进风风扇的启动和关闭,能更好的减少能耗。所述的出风风扇具体采用排出式换气扇,使热空气迅速排出,增加排热效果。所述的出风通道的出风口设置在列车底部,并朝向车尾方向,可以在车底高速冷风的情况下使热空气迅速排出,增加散热效果,提高了散热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多功能动车组发动机用冷却风扇广泛应用于电力设备
同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进风风扇和出风风扇的设置,可以利用车底高速冷风对发动机进行更高效果的散热,使热空气迅速排出,增加发动机的散热效果,在列车高速运行时还可以减少能耗。2.本技术的传感器和控制器的设置,可以根据进风通道中的风速确定是利用自然风还的用电机带动进风风扇对发动机进行散热,减少了能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出风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风罩,2-进风风扇,3-进风通道,4-控制器,5-传感器,6-出风罩,7_出风风扇,8-出风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动车组发动机用冷却风扇,包括进风罩I,进风风扇2,进风通道3,控制器4,传感器5,出风罩6,出风风扇7和出风通道8,所述的进风罩I设置在发动机的左侧;所述的进风风扇2设置在进风罩I的内部;所述的进风通道3设置在进风罩I的左侧;所述的控制器4设置在进风罩I的上方;所述的传感器5设置在进风通道3的内部;所述的出风罩6设置在发动机的右侧;所述的出风风扇7设置在出风罩I内部;所述的出风通道8设置在出风罩6的右侧。所述的进风罩I,进风通道3,出风罩6和出风风扇7具体采用PVC材料罩,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可以节约重量,减轻动车组的能耗。所述的进风通道3的入风口设置在列车底部,并朝向车头的方向,可以充分利用列车高速运行时在车底产生的冷风,对列车动组进行冷却,充分利用有利条件,使冷却效果更好。所述的进风风扇2具体采用吸入式换气扇,使车底的冷风更好,更快的吹到直发动上面,增强制冷效果。所述的传感器5具体采用风速传感器,智能调节散热是采用自然风还是在低速运行时使换气扇工作增大风力,加强散热效果。所述的控制器4具体采用单片机总成结构,通过传感器传递来的信号,来进行进风风扇的启动和关闭,能更好的减少能耗。所述的出风风扇7具体采用排出式换气扇,使热空气迅速排出,增加排热效果。所述的出风通道8的出风口设置在列车底部,并朝向车尾方向,可以在车底高速冷风的情况下使热空气迅速排出,增加散热效果,提高了散热效率。 工作原理本技术中,列车高速行驶时,产生的冷风高速进入进风通道3给发动机散热,传感器5将风速信号传递给控制器4,进风风扇2停止通电运转,节约能耗,当列车低速行驶时,控制器4控制进风风扇2高速运转,使吹到发动机的冷风风速不变。利用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新型多功能动车组发动机用冷却风扇,其特征在于,该新型多功能动车组发动机用冷却风扇包括进风罩(I),进风风扇(2),进风通道(3),控制器(4),传感器(5),出风罩(6),出风风扇(7)和出风通道(8),所述的进风罩(I)设置在发动机的左侧;所述的进风风扇(2)设置在进风罩(I)的内部;所述的进风通道(3)设置在进风罩(I)的左侧;所述的控制器(4)设置在进风罩(I)的上方;所述的传感器(5)设置在进风通道(3)的内部;所述的出风罩(6)设置在发动机的右侧;所述的出风风扇(7)设置在出风罩(I)内部;所述的出风通道(8)设置在出风罩(6)的右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动车组发动机用冷却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罩(I)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多功能动车组发动机用冷却风扇,其特征在于,该新型多功能动车组发动机用冷却风扇包括进风罩(1),进风风扇(2),进风通道(3),控制器(4),传感器(5),出风罩(6),出风风扇(7)和出风通道(8),所述的进风罩(1)设置在发动机的左侧;所述的进风风扇(2)设置在进风罩(1)的内部;所述的进风通道(3)设置在进风罩(1)的左侧;所述的控制器(4)设置在进风罩(1)的上方;所述的传感器(5)设置在进风通道(3)的内部;所述的出风罩(6)设置在发动机的右侧;所述的出风风扇(7)设置在出风罩(1)内部;所述的出风通道(8)设置在出风罩(6)的右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伟
申请(专利权)人:叶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