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启凡专利>正文

一种带分体式移动救生舱的大型航空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7066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5 0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分体式移动救生舱的大型航空飞行器,属于航空机械领域。一种带分体式移动救生舱的大型航空飞行器,包括机体、机翼;所述机翼连接在机体的两侧,所述机体包括外舱和独立舱,所述独立舱设置于所述外舱的内部;多个独立舱可拆卸的顺次连接而成,其中在每个所述的独立舱的两端都设置有用以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的独立舱的牵引连接机构,并且每个所述的独立舱都是一个完整的独立工作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分体式移动救生舱的大型航空飞行器,该打开分离装置机构简单,打开分离过程迅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分体式移动救生舱的大型航空飞行器,属于航空机械领域。一种带分体式移动救生舱的大型航空飞行器,包括机体、机翼;所述机翼连接在机体的两侧,所述机体包括外舱和独立舱,所述独立舱设置于所述外舱的内部;多个独立舱可拆卸的顺次连接而成,其中在每个所述的独立舱的两端都设置有用以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的独立舱的牵引连接机构,并且每个所述的独立舱都是一个完整的独立工作单元。本技术提供一种带分体式移动救生舱的大型航空飞行器,该打开分离装置机构简单,打开分离过程迅速。【专利说明】一种带分体式移动救生舱的大型航空飞行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分体式移动救生舱的大型航空飞行器,属于航空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移动救生舱是大型航空飞行器紧急避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在大型航空飞行器的生产现场飞行过程发生紧急情况时,为遇险人员提供安全避险的生命保障设备。在大型航空飞行器发生灾害事故时,移动救生舱可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人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闭空间。因此移动救生舱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则能够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从而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目前在大型航空飞行器中使用的移动救生舱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整体式的移动救生舱,由于其体积较大安装在普通民航客机上十分困难;另一种是分体组装式的移动救生舱,其是将整个救生舱舱体分解为若干节舱体单元在大型航空飞行器的舱内组装构成,其中,每节舱体单元仅是一个部件,无法独立使用,组装工作较为困难且耗时费力,并且组装后移动救生舱的质量尤其是密封性能不易保证,另外,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对组装后的移动救生舱的性能还没有有效的检验方法,因此使用这种分体组装式的移动救生舱存在着较大的隐患。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移动救生舱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带分体式移动救生舱的大型航空飞行器,该大型航空飞行器结构简单,移动救生舱打开分离方便,在发生危机情况时能够更好地保障乘客安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种带分体式移动救生舱的大型航空飞行器,包括机体、机翼;所述机翼连接在所述机体的两侧,所述机体包括外舱和独立舱,所述独立舱设置于所述外舱的内部;多个独立舱可拆卸的顺次连接而成,其中在每个所述的独立舱的两端都设置有用以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的独立舱的牵引连接机构,并且每个所述的独立舱都是一个完整的独立工作单元,每个独立舱都包括:一舱体结构;一设置于该舱体结构上使该舱体结构内形成一密闭的安全避难空间的密封门,其中该密封门包括逃生门和观察窗;以及设置于该舱体结构内的舱体内部设备;所述独立舱还包括有一使该舱体结构能够在轨道内移动的轮轴机构,该轮轴机构是直接设置于该舱体结构外部的底面上;而所述的的牵引连接机构是设置于该舱体结构的两端。其中,所述独立舱上还设置有密封检测装置。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置有多个可分离的移动救生舱,在发生危机情况时能够更好地保障乘客安全。2、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打开分离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侧视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独立舱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机体,2-机翼,3-外舱,4-独立舱,41-舱体结构,42-密封门,421_逃生门,422_观察窗,5-牵引连接机构,6-轮轴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3,一种带分体式移动救生舱的大型航空飞行器,包括机体1、机翼2;所述机翼2连接在所述机体I的两侧,所述机体I包括外舱3和独立舱4,所述独立舱4设置于所述外舱3的内部;多个独立舱4可拆卸的顺次连接而成,其中在每个所述的独立舱4的两端都设置有用以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的独立舱4的牵引连接机构5,并且每个所述的独立舱4都是一个完整的独立工作单元,每个独立舱4都包括:一舱体结构41; 一设置于该舱体结构41上使该舱体结构41内形成一密闭的安全避难空间的密封门42,其中该密封门42包括逃生门421和观察窗422;以及设置于该舱体结构41内的舱体内部设备(未示出);所述独立舱4还包括有一使该舱体结构41能够在轨道内移动的轮轴机构6,该轮轴机构6是直接设置于该舱体结构41外部的底面上;而所述的的牵引连接机构5是设置于该舱体结构41的两端。其中,所述独立舱4上还设置有密封检测装置(未示出)。本技术的使用原理: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打开舱门,独立舱沿着轨道往舱门方向滑动,独立舱分离,依次从机体上降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带分体式移动救生舱的大型航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I)、机翼(2);所述机翼(2)连接在机体(I)的两侧,所述机体(I)包括外舱(3)和独立舱(4),所述独立舱(4)设置于所述外舱(3)的内部;多个独立舱(4)可拆卸的顺次连接而成,其中在每个所述的独立舱(4)的两端都设置有用以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的独立舱(4)的牵引连接机构(5),并且每个所述的独立舱(4)都是一个完整的独立工作单元,每个独立舱(4)都包括:一舱体结构(41);一设置于该舱体结构(41)上使该舱体结构(41)内形成一密闭的安全避难空间的密封门(42),其中该密封门(42)包括逃生门(421)和观察窗(422);以及设置于该舱体结构(41)内的舱体内部设备;所述独立舱(4)还包括有一使该舱体结构(41)能够在轨道内移动的轮轴机构(6),该轮轴机构(6)是直接设置于该舱体结构(41)外部的底面上;而所述的的牵弓I连接机构(5)是设置于该舱体结构(41)的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分体式移动救生舱的大型航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舱(4)上还设置有密封检测装置。【文档编号】B64D25/02GK205418124SQ201520926864【公开日】2016年8月3日【申请日】2015年11月19日【专利技术人】郑启凡 【申请人】郑启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分体式移动救生舱的大型航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机翼(2);所述机翼(2)连接在机体(1)的两侧,所述机体(1)包括外舱(3)和独立舱(4),所述独立舱(4)设置于所述外舱(3)的内部;多个独立舱(4)可拆卸的顺次连接而成,其中在每个所述的独立舱(4)的两端都设置有用以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的独立舱(4)的牵引连接机构(5),并且每个所述的独立舱(4)都是一个完整的独立工作单元,每个独立舱(4)都包括:一舱体结构(41);一设置于该舱体结构(41)上使该舱体结构(41)内形成一密闭的安全避难空间的密封门(42),其中该密封门(42)包括逃生门(421)和观察窗(422);以及设置于该舱体结构(41)内的舱体内部设备;所述独立舱(4)还包括有一使该舱体结构(41)能够在轨道内移动的轮轴机构(6),该轮轴机构(6)是直接设置于该舱体结构(41)外部的底面上;而所述的的牵引连接机构(5)是设置于该舱体结构(41)的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启凡
申请(专利权)人:郑启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