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作物残体为基体的生物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456962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3 11:06
以农作物残体为基体的生物质肥料,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农作物残体60‑80份、河泥40‑60份、沼渣60‑80份、海泡石粉30‑40份、蝇蛆甲壳素3‑5份、氨基酸2‑4份、木炭粉15‑25份、褐煤6‑8份、膨润土8‑10份、硫酸铵3‑5份、硫酸镁6‑8份、硼酸3‑5份、巨大芽孢杆菌1‑3份、枯草芽孢杆菌2‑4份、灰色链霉菌2‑4份、聚丙烯酰胺3‑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配方合理,制备简单,该肥料可以作为现有人造肥料的替代品使用,从而减少与这些人造肥料相关的很多环境问题,另外,可用于生物农业领域,利于环境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肥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以农作物残体为基体的生物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化学肥料有使用方便,肥效快等优点,对农业增产效果显著,致使化肥的施用范围越来越广,用量越来越多。但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物质以及连作,易造成土壤板结,使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急剧减少,土壤的渗透性、供氧能力及维持养分平衡能力降低,大量有害物质的残留及有害微生物,控制了植物根系对养分、水分的吸收,使土壤结构发生变化,导致作物生长不良、品质下降,各种病害日趋严重。同时植物内部农药残留的增加,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农作物残体,如秸杆是可再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秸秆的不同部位,如茎杆、秸杆皮、叶、穰(髓)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以及蛋白质等物质。不同物质应生产不同产品,做到物尽其用。目前,秸秆加工大多采用混合利用,即秸杆的茎杆、秸杆皮、叶、穰(髓)不加以分离,混合使用。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是全球目前最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农业秸秆类废弃物的再利用成为关注的焦点。以往的秸秆类废弃物部分地区主要以焚烧为主,污染环境严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秸秆再利用开始应用。随着现代人对食物安全的重视,无污染、无化肥农药残留、口感佳、营养好的生态食品受到更多人的喜欢。生态食品正在逐步走向寻常百姓家。生态食品的种植要求安全、天然的生产方式,生态食品生长期间不能使用化肥和农药。鉴于多年耕种,土传病害日益严重、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的现实,制备区别与普通土壤、不含重金属和化肥农药残留物质的生态食品培养土是非常必要的。生态食品是指不含农药、重金属元素和对人体有害的有机成分的食品。生态食品的出现较大地解决了人们对安全食品的加大需求。食品是人们普遍食用,日常消费量大,但是近年来由于肥料的使用不当以及农药的过度使用,关于食品安全隐患的问题时有发生,给人们的健康与环境带来很大的伤害,针对于食品的肥料采用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的结合是比较安全与放心的,不但可以提高食品的产量,同时还可以提高食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化肥成本低、肥效好、且制备方法简单易行的以农作物残体为基体的生物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以农作物残体为基体的生物质肥料,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农作物残体60-80份、河泥40-60份、沼渣60-80份、海泡石粉30-40份、蝇蛆甲壳素3-5份、氨基酸2-4份、木炭粉15-25份、褐煤6-8份、膨润土8-10份、硫酸铵3-5份、硫酸镁6-8份、硼酸3-5份、巨大芽孢杆菌1-3份、枯草芽孢杆菌2-4份、灰色链霉菌2-4份、聚丙烯酰胺3-5份。上述各组分的较佳重量份数为:农作物残体70份、河泥50份、沼渣70份、海泡石粉35份、蝇蛆甲壳素4份、氨基酸3份、木炭粉20份、褐煤7份、膨润土9份、硫酸铵4份、硫酸镁7份、硼酸4份、巨大芽孢杆菌2份、枯草芽孢杆菌3份、灰色链霉菌3份、聚丙烯酰胺4份。上述垃圾改良土壤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上述物料,进行充分粉碎后,然后一同送入真空搅拌机进行混合搅拌,搅拌的同时每隔5分钟进行一次抽真空,连续进行4-5次,使得物料在搅拌过程中内部经络断裂,提高内部物质的活性程度,加快分解;2)将搅拌后的物料进行密封发酵,控制初始发酵温度在120℃左右,然后每隔一小时温度降低10℃,再搅拌一次,直至温度达到室温后,保存发酵3-5天;采用降温发酵方法,能够有效激活物料内部的活性成分,加快发酵,使得物料的养分可以得到充分释放;3)将发酵后的物料取出,堆成圆垛,按照底面半径为1米,高为2米的规格堆积,堆垛后,采用薄膜进行覆盖后,堆积3-5个月后,即可得到肥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配方合理,制备简单,该肥料可以作为现有人造肥料的替代品使用,从而减少与这些人造肥料相关的很多环境问题,另外,可用于生物农业领域,利于环境保护。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称取:农作物残体60kg、河泥40kg、沼渣60kg、海泡石粉30kg、蝇蛆甲壳素3kg、氨基酸2kg、木炭粉15kg、褐煤6kg、膨润土8kg、硫酸铵3kg、硫酸镁6kg、硼酸3kg、巨大芽孢杆菌1kg、枯草芽孢杆菌2kg、灰色链霉菌2kg、聚丙烯酰胺3kg。实施例2称取:农作物残体80kg、河泥60kg、沼渣80kg、海泡石粉40kg、蝇蛆甲壳素5kg、氨基酸4kg、木炭粉25kg、褐煤8kg、膨润土10kg、硫酸铵5kg、硫酸镁8kg、硼酸5kg、巨大芽孢杆菌3kg、枯草芽孢杆菌4kg、灰色链霉菌4kg、聚丙烯酰胺5kg。实施例3称取:农作物残体70kg、河泥50kg、沼渣70kg、海泡石粉35kg、蝇蛆甲壳素4kg、氨基酸3kg、木炭粉20kg、褐煤7kg、膨润土9kg、硫酸铵4kg、硫酸镁7kg、硼酸4kg、巨大芽孢杆菌2kg、枯草芽孢杆菌3kg、灰色链霉菌3kg、聚丙烯酰胺4kg。制备上述实施例1、2和3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上述物料一同送入真空搅拌机进行混合搅拌,搅拌的同时每隔5分钟进行一次抽真空,连续进行4-5次,使得物料在搅拌过程中内部经络断裂,提高内部物质的活性程度,加快分解;2)将搅拌后的物料进行密封发酵,控制初始发酵温度在120℃左右,然后每隔一小时温度降低10℃,再搅拌一次,直至温度达到室温后,保存发酵3-5天;采用降温发酵方法,能够有效激活物料内部的活性成分,加快发酵,使得物料的养分可以得到充分释放;3)将发酵后的物料取出,堆成圆垛,按照底面半径为1米,高为2米的规格堆积,堆垛后,采用薄膜进行覆盖后,堆积3-5个月后,即可得到肥料。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以农作物残体为基体的生物质肥料,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农作物残体60‑80份、河泥40‑60份、沼渣60‑80份、海泡石粉30‑40份、蝇蛆甲壳素3‑5份、氨基酸2‑4份、木炭粉15‑25份、褐煤6‑8份、膨润土8‑10份、硫酸铵3‑5份、硫酸镁6‑8份、硼酸3‑5份、巨大芽孢杆菌1‑3份、枯草芽孢杆菌2‑4份、灰色链霉菌2‑4份、聚丙烯酰胺3‑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以农作物残体为基体的生物质肥料,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农作物残体60-80份、河泥40-60份、沼渣60-80份、海泡石粉30-40份、蝇蛆
甲壳素3-5份、氨基酸2-4份、木炭粉15-25份、褐煤6-8份、膨润土8-10份、
硫酸铵3-5份、硫酸镁6-8份、硼酸3-5份、巨大芽孢杆菌1-3份、枯草芽孢杆
菌2-4份、灰色链霉菌2-4份、聚丙烯酰胺3-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农作物残体为基体的生物质肥料,其特征在
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农作物残体70份、河泥50份、沼渣70份、
海泡石粉35份、蝇蛆甲壳素4份、氨基酸3份、木炭粉20份、褐煤7份、膨润土
9份、硫酸铵4份、硫酸镁7份、硼酸4份、巨大芽孢杆菌2份、枯草芽孢杆菌3
份、灰色链霉菌3份、聚丙烯酰胺4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兆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尚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