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工艺的NP型单光子雪崩二极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工艺的NP型单光子雪崩二极管的结构。
技术介绍
单光子探测是一种极微弱光的探测方法,被广泛应用在天文学、生物化学和医学诊断等领域中。由于单个光子的能量极低,用通常的检测方法很难直接把这种微弱的信号提取出来。要想观测到物质吸收单个光子后所引起的变化,必须存在相关的放大机制。利用光电效应原理,可以采用基于光电倍增管(PMT)和雪崩光电二极管的单光子探测器。早期的单光子探测采用光电倍增管的方法。PMT作为单光子探测器具有高增益、光敏面大和暗计数低的优点,但是它需要工作在高电压下(通常在800到1500V之间),不能与信号处理电路进行集成,且容易受到磁场的影响。雪崩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建立在内光电效应基础上的光电器件。雪崩光电二极管工作在反向偏压下,反向偏压越高,耗尽层中的电场强度也就越大。在单光子探测中,APD工作在盖革模式下,反向偏置电压大于其雪崩击穿电压,因此它也被称为盖革模式雪崩光电二极管或者单光子雪崩二极管(SPAD)。SPAD具有单光子探测灵敏度、皮秒量级响应速度、增益 ...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工艺的NP型单光子雪崩二极管(SPAD),包括:P型硅衬底(100)上方设有深N阱(200);P阱(301)形成于深N阱(200)上方并与深N阱(200)接触;P阱(301)的周围设有轻掺杂的保护环(401,402);N+区域(601,602)形成于P阱(301)上方,并与轻掺杂的保护环(401,402)有一定的重叠;N+区域(601,602)和轻掺杂的保护环(401,402)的上方设有重掺杂的P型区域(801,802,803),覆盖了除阴极接触和阳极接触以外的整个(601,602)和(401,402)的表面;轻掺杂的保护环(40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工艺的NP型单光子雪崩二极管(SPAD),包括:P型硅衬底(100)上方设有深N阱(200);第一P阱(301)形成于深N阱(200)上方并与深N阱(200)接触;第一P阱(301)的周围设有轻掺杂的保护环(401,402);N+区域(601,602)形成于第一P阱(301)上方,并与轻掺杂的保护环(401,402)部分重叠;N+区域(601,602)和轻掺杂的保护环(401,402)的上方设有重掺杂的P型区域(801,802,803),N+区域(601,602)与重掺杂的P型区域(801,802,803)形成第一PN结(12);N+区域(601,602)的底部与第一P阱(301)的顶部之间形成第二PN结(11),并通过N+区域(601,602)引出阴极电极,第一P+区域(501)形成于第一P阱(301)上方并引出阳极电极;轻掺杂的保护环(401,402)周围设有第二P阱(302,303),第二P阱(302,303)通过第二P+区域(502,503)引出衬底电极;重掺杂的P型区域(801,802,803)与第二P阱(302,303)连起来,具有相同的电势;第二P+区域(502,503)与重掺杂的P型区域(801,802,803)之间设置有浅沟道隔离STI(702,703);浅沟道隔离STI(702,703)与重掺杂的P型区域(801,802,803)不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工艺的NP型单光子雪崩二极管,其中所述的第一P阱(301)周围的轻掺杂的保护环(401,402)的作用在于,使第二PN结(11)的边缘击穿电压高于单光子雪崩二极管的平面倍增区域的击穿电压,防止边缘击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工艺的NP型单光子雪崩二极管,其中所述的轻掺杂的保护环(401,402)是掺杂浓度比N+区域(601,602)小的轻掺杂N型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工艺的NP型单光子雪崩二极管,其中所述的轻掺杂的保护环(401,402)与深N阱的作用在于将第一P阱(301)与P型硅衬底(100)进行隔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工艺的NP型单光子雪崩二极管,其中所述的重掺杂的P型区域(801,802,803)的掺杂浓度大于N+区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