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角壳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343095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30 0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酸角壳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酸角壳提取物,其含有槲皮素、山奈酚、桑色素、芹菜素、柚皮素和木犀草素等成分,能够有效地预防、降低和治疗糖化血红蛋白升高,从而能够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

Tamarind shell extract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lower HbA1c levels i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amarind shell extract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amarind shell extract of the invention, which contains quercetin, kaempferol, apigenin, Morin, luteolin and naringenin and other ingredients,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reduce and treatment of glycated hemoglobin increased, which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control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 and diabetic complica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特别是涉及一种酸角壳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糖尿病并发症是降低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导致患者残疾、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研究表明,约有1/2的患者在确诊糖尿病时,已有并发症存在,且并发症一旦发生,难以逆转,因此尽早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病人生命意义重大。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发生不可逆糖基化的产物,在红细胞120余天的生存期间随时间延长而增加。血红蛋白糖基化后会使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反应性降低,降低血红蛋白对结合氧的释放,引起局部组织细胞缺氧,是引发神经损伤、视网膜病变、微血管病变、心血管疾病、致命性外周血管病变和糖尿病肾病等慢性并发症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同时,局部组织缺氧还会导致丙酮酸氧化障碍以及乳酸生成增加,诱发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研究证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每降低1%,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等微血管并发症风险将降低37%,致命性外周血管疾病或截肢风险降低43%,糖尿病相关死亡风险降低21%,中风、心脏病风险分别降低12%与14%。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值是糖尿病的传统诊断标准,但其易受到受试者饮食、运动、应激、疾病和服药等因素的影响,且不能较好地预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及反应治疗效果和预后状况。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是由8~12周内的血糖水平决定,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只能反映某一时刻的血糖水平相比,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稳定、可靠地反映数月内的血糖波动水平,同时不受饮食、运动、抽血时间、应激以及疾病等个体因素干扰,已成为衡量血糖控制的“金标准”。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不仅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列入诊疗指南,还将其作为诊断和区分高危人群的重要指标,临床价值远超越传统检验指标。近年来,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且尚有大量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即糖尿病发病高危人群。大量研究表明,多数患者在确诊糖尿病的多年前就已出现糖耐量受损,因而对早期糖尿病发病高危人群进行积极干预,可有效减缓糖尿病的发生,降低发病率。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耐量等传统指标相比,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能够更准确的预测未来的糖尿病发病风险。因此,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更好的干预糖尿病发病高危人群病情发展。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主要由血糖波动决定,降低血糖波动水平可以有效地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糖水平的波动不仅与体内激素生理性节律的变化有关,还与碳水化合物类食物的摄入有关。淀粉、糖类等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需要小肠黏膜刷状缘的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淀粉酶和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拮抗小肠绒毛中参与碳水化合物降解的葡萄糖苷酶,延缓复杂碳水化合物和双糖的分解及消化,延迟并减少在小肠上段内葡萄糖的吸收,抑制血糖大幅度波动,进而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减少并发症的出现。酸角(TamarindusindicaLinn.),又名酸豆,是苏木科(Caesalpiniaceae)酸角属(Tamarindus)的一种亚热带常绿大乔木植物。酸角原产于非洲热带,经苏丹引入印度后开始大规模种植,现在全世界热带、南亚热带地区都有引种和栽培,尤以苏丹、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巴西、泰国、巴基斯坦等国种植最普遍。我国云南、四川、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区)南部、中部和北部(金沙江干热河谷)亦有大量种植。酸角果肉可直接食用,或加工成果汁、果酱、糖果、调料、咖喱和冰淇淋等食品及食品添加剂。酸角果肉还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为非洲、印度、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和巴基斯坦等国的传统常用药,用于治疗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细菌感染等疾病。然而,酸角果肉中含有大量果糖和蔗糖,一定程度上同样会造成血糖上升,对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并无太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酸角壳提取物,其能够有效预防、降低和治疗糖化血红蛋白升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酸角壳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酸角壳提取物在制备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药物、食品中的应用。一种酸角壳提取物,其含有槲皮素、山奈酚、桑色素、芹菜素、柚皮素和木犀草素等黄酮类化合物。一种酸角壳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取酸角果壳,经粉碎后,采用溶剂提取、超声波提取或微波提取制备而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溶剂提取为水加热回流提取或者含水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其中,酸角壳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5~1: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溶剂提取的提取时间为30分钟至24小时。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酸角壳提取物,可用于制备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药物、食品。一种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药物,其活性成分包括有酸角壳提取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药物的剂型为颗粒剂、片剂、胶囊剂、丸剂、滴丸剂、口服液、泡腾片、浸膏剂、糖浆剂、注射剂、缓释剂、控释剂或靶向制剂。一种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食品,其包括有酸角壳提取物。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酸角壳提取物,含有大量的黄铜类多酚化合物,其能够有效地预防、降低和治疗糖化血红蛋白升高,从而能够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酸角壳提取物中不含果糖、蔗糖等糖类成分,不会引起血糖上升。动物实验证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酸角壳提取物能够显著改善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糖尿病大鼠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和空腹血糖升高,改善大鼠糖耐量,以及抑制大鼠肠道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酸角壳乙醇提取物的制备准确称取干燥酸角壳500g,用粉碎机粉碎后回收细粉化的酸角壳,加入10倍量50v/v%的含水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20分钟,提取液经纱布过滤后,滤饼再用相同条件提取1次,再经纱布过滤,合并两次提取物滤液。滤液回收溶剂,得到酸角壳乙醇提取物浸膏。实施例二:酸角壳水提取物的制备准确称取干燥酸角壳500g,用粉碎机粉碎后回收细粉化的酸角壳,加入5倍量的纯化水,加热回流提取120分钟,提取液经纱布过滤后,滤饼再用相同条件提取1次,再经纱布过滤,合并两次提取物滤液。滤液浓缩后,经冷冻干燥,得到酸角壳水提取物浸膏。实施例三:酸角壳提取物的化学成份分析取实施例一制得的酸角壳乙醇提取物浸膏240mg,溶于5%甲醇中,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酸角壳提取物,其含有槲皮素、山奈酚、桑色素、芹菜素、柚皮素和木犀草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酸角壳提取物,其含有槲皮素、山奈酚、桑色素、芹菜素、柚皮素
和木犀草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角壳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角壳提取
物由酸角果壳经粉碎后,采用溶剂提取、超声波提取或微波提取制备而成。
3.一种酸角壳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取酸角果壳,经粉碎
后,采用溶剂提取、超声波提取或微波提取制备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提取为水加
热回流提取或者含水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其中,酸角壳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5~
1: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维熙王文静苏薇薇栗原博袁春平郭静高永坚
申请(专利权)人:国药集团广东环球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