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可循环使用的楼板后浇带临时封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1157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6 0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式可循环使用的楼板后浇带临时封闭装置,包括第一角钢、第二角钢、扁钢和模板;所述第一角钢共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后浇带两侧的楼板边缘处,第一角钢的竖直段与楼板的端面相平行,第二角钢固定连接至第一角钢;所述第二角钢的水平段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导槽,扁钢与第二角钢之间通过第一锁定螺栓固定,扁钢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第二角钢,扁钢共有两个,且呈交叉设置;所述模板设置在后浇带两侧的楼板之间,且位于第二角钢的水平段上方;两个扁钢的交叉处设置有第二锁定螺栓,第二锁定螺栓将两个扁钢及模板固定连接;该楼板后浇带临时封闭装置能够循环使用,节约材料,降低了楼板后浇带封闭的经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工具领域,具体是一种折叠式可循环使用的楼板后浇带临时封闭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结构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楼板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经过一定时间后再浇筑封闭。特别是高层建筑的裙房,在施工时,需用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后方可浇灌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其施工周期长,贯彻整个结构施工阶段。目前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楼板后浇带一般采用模板+木枋进行临时封闭,往往是多数工程的薄弱环节,存在如下缺陷:1、根据设计要求后浇带的留置宽度一般为700-1200_不等,各工程后浇带设计宽度层次不齐,常用的后浇带临时封闭装置不能循环使用,材料浪费严重;2、常用的后浇带封闭方式,其封闭装置会凸出在楼板面以上,且封闭不严实、美观性差,同时造成后浇带两侧通行不便,材料转运过程中容易造成封闭装置位移,需定期、不定期维护和加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可循环使用的楼板后浇带临时封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折叠式可循环使用的楼板后浇带临时封闭装置,包括第一角钢、第二角钢、扁钢和模板;所述第一角钢共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后浇带两侧的楼板边缘处,第一角钢的水平段位于楼板上方,第一角钢的竖直段与楼板的端面相平行,第二角钢固定连接至第一角钢,第二角钢的竖直段与第一角钢的竖直段相贴合,第二角钢的水平段所在水平面低于第一角钢水平段所在的水平面;所述第二角钢的水平段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导槽,扁钢与第二角钢之间通过第一锁定螺栓固定,第一锁定螺栓穿过导槽并通过与第一螺帽的配合将扁钢与第二角钢固定,扁钢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第二角钢,所述第二角钢上间隔设置有两个导槽,扁钢共有两个,且呈交叉设置;所述模板设置在后浇带两侧的楼板之间,且模板位于第二角钢的水平段上方;两个扁钢的交叉处设置有第二锁定螺栓,第二锁定螺栓通过与第二螺帽的配合将两个扁钢固定,模板上设置有与第二锁定螺栓相对应的模板固定孔,第二锁定螺栓从下至上穿过扁钢及模板固定孔,并通过与第三螺帽的配合将扁钢和模板固定连接,所述模板的上表面与楼板的上表面齐平。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角钢的水平段与楼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胶垫。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胶垫的厚度为3mm。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角钢与第一角钢之间通过焊接固定。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模板为木模板。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模板与第二角钢的水平段之间设置有第二胶垫,第二胶垫上开设有用于避开第一锁定螺栓螺帽的凹槽,且凹槽与第二角钢上的导槽位置相对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胶垫的厚度为5mm。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螺帽为手拧螺帽,第二锁定螺栓为手拧螺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折叠式可循环使用的楼板后浇带临时封闭装置能够通过调节适应不同宽度的后浇带的封闭,从而使该后浇带临时封闭装置能够循环使用,节约材料,降低了楼板后浇带封闭的经济成本;2、该折叠式可循环使用的楼板后浇带临时封闭装置,在安装完毕后,其上表面与楼板的上表面齐平,不会凸起于楼板表面,封闭严实,美观性好,不会造成后浇带两侧通行不便,材料转运过程中也不容易造成封闭装置位移,无需定期、不定期维护和加固;3、该折叠式可循环使用的楼板后浇带临时封闭装置安拆方便,使用完毕后折叠入库,占用体积小,方便存放,使用灵活,安全可靠,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折叠式可循环使用的楼板后浇带临时封闭装置安装模板前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折叠式可循环使用的楼板后浇带临时封闭装置安装模板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折叠式可循环使用的楼板后浇带临时封闭装置安装模板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B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卜楼板、2-第一角钢、3-第二角钢、4-导槽、5-扁钢、6-第一锁定螺栓、7-第二锁定螺栓、8-模板、9-模板固定孔、10-第一胶垫、11-凹槽、12-第一螺帽、13-第二胶垫、14-第三螺帽、15-第二螺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折叠式可循环使用的楼板后浇带临时封闭装置,包括第一角钢2、第二角钢3、扁钢5和模板8;所述第一角钢2共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后浇带两侧的楼板I边缘处,第一角钢2的水平段位于楼板I上方,第一角钢2的竖直段与楼板I的端面相平行,优选的,所述第一角钢2的水平段与楼板I之间设置有第一胶垫10,第一胶垫10的厚度为3mm,第二角钢3固定连接至第一角钢2,第二角钢3的竖直段与第一角钢2的竖直段相贴合,第二角钢3的水平段所在水平面低于第一角钢2水平段所在的水平面,从而第二角钢3不会凸起与楼板I以上,优选的,所述第二角钢3与第一角钢2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所述第二角钢3的水平段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导槽4,扁钢5与第二角钢3之间通过第一锁定螺栓6固定,第一锁定螺栓6穿过导槽4并通过与第一螺帽12的配合将扁钢5与第二角钢3固定,扁钢5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第二角钢3,所述第二角钢3上间隔设置有两个导槽4,扁钢5共有两个,且呈交叉设置;所述模板8设置在后浇带两侧的楼板I之间,且模板8位于第二角钢3的水平段上方,通过第二角钢3的水平段以及扁钢5对模板8提供支撑,优选的,所述模板8为木模板,模板8与第二角钢3的水平段之间设置有第二胶垫13,第二胶垫13的厚度为5mm,第二胶垫13上开设有用于避开第一锁定螺栓6螺帽的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可循环使用的楼板后浇带临时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角钢(2)、第二角钢(3)、扁钢(5)和模板(8);所述第一角钢(2)共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后浇带两侧的楼板(1)边缘处,第一角钢(2)的水平段位于楼板(1)上方,第一角钢(2)的竖直段与楼板(1)的端面相平行,第二角钢(3)固定连接至第一角钢(2),第二角钢(3)的竖直段与第一角钢(2)的竖直段相贴合,第二角钢(3)的水平段所在水平面低于第一角钢(2)水平段所在的水平面;所述第二角钢(3)的水平段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导槽(4),扁钢(5)与第二角钢(3)之间通过第一锁定螺栓(6)固定,第一锁定螺栓(6)穿过导槽(4)并通过与第一螺帽(12)的配合将扁钢(5)与第二角钢(3)固定,扁钢(5)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第二角钢(3),所述第二角钢(3)上间隔设置有两个导槽(4),扁钢(5)共有两个,且呈交叉设置;所述模板(8)设置在后浇带两侧的楼板(1)之间,且模板(8)位于第二角钢(3)的水平段上方;两个扁钢(5)的交叉处设置有第二锁定螺栓(7),第二锁定螺栓(7)通过与第二螺帽(15)的配合将两个扁钢(5)固定,模板(8)上设置有与第二锁定螺栓(7)相对应的模板固定孔(9),第二锁定螺栓(7)从下至上穿过扁钢(5)及模板固定孔(9),并通过与第三螺帽(14)的配合将扁钢(5)和模板(8)固定连接,所述模板(8)的上表面与楼板(1)的上表面齐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文余红福龙叶天蔡继斌张成功史恩来张建童刘雨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