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围护结构支撑拆除时的后浇带换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93729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5 22:19
一种用于围护结构支撑拆除时的后浇带换撑结构,由角钢(4)和钢垫板(3)组成,所述钢垫板提前预埋在后浇带两边的楼板中间部位对称的位置,角钢沿长度方向垂直安装在对称的两块钢垫板之间,角钢与钢垫板在拆除围护结构支撑前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这种换撑结构,能够有效传递拆撑时围护结构产生的压力,保证主体结构的安全;而且角钢和钢垫板在浇筑后浇带时,无需拆除,便于后续施工;其造价低廉,简便易行,适用面广,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围护结构支撑拆除时的后浇带换撑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围护结构支撑拆除时的后浇带换撑结构,属地下工程结构施工技 术领域。
技术介绍
通常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 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需要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 缝,将结构划分为若干部分施工,待各部分混凝土构件凝固收缩稳定后,再浇筑施工缝等后 浇带,将结构连成整体。因此在进行地下室结构施工期间,由于楼板的分块施工,导致邻近 围护结构的楼板板块面积过小,无法单独承受拆撑时围护结构传递过来的压力,产生较大 的位移或变形,影响拆撑区域主体结构的安全性,甚至导致主体结构破坏。 目前,并无有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只能待后浇带完全施工完成后,才进行围护结 构支撑的拆除,因此限制了施工的顺序,甚至延误工期,影响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围护结构支撑拆除时的后浇 带换撑结构,利用换撑结构传递压力,将被后浇带分割的多块楼板连成受力整体,共同对抗 拆撑时围护结构传递过来的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围护结构支撑拆除时的后浇带换撑结构,由角钢和钢垫板组成,其特征是,所述钢垫板提前预埋在后浇带两边的楼板中间部位对称的位置,角钢沿长度方向垂直安装在对称的两块钢垫板之间,角钢的开口面应朝上,角钢与钢垫板在拆除围护结构支撑前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围护结构支撑拆除时的后浇带换撑结构,由角钢和钢垫板组成,其特征是, 所述钢垫板提前预埋在后浇带两边的楼板中间部位对称的位置,角钢沿长度方向垂直安装 在对称的两块钢垫板之间,角钢的开口面应朝上,角钢与钢垫板在拆除围护结构支撑前通 过焊接方式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围护结构支撑拆除时的后浇带换撑结构,其特征 是,所述钢垫板的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长节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