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炭膜的碳化、活化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0870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5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炭膜的碳化、活化支撑装置,包括上支撑框架和下支撑框架,以及设置在上支撑框架上的多个第一石英杆和设置在下支撑框架上的多个第二石英杆,上支撑框架和下支撑框架均为矩形框架,上支撑框架通过连接杆与下支撑框架固定连接,上支撑框架长度方向的两个边框上均开设有多个用于卡放第一石英杆的第一卡槽,下支撑框架长度方向的两个边框上均开设有多个用于卡放第二石英杆的第二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独特、简单,易于扩大制造、使用操作方便,尤其能够高效地利用炭化炉管以及活化炉管中恒温区间的有效空间,便于大批量制备具有较大面积且性能优良的柔性炭膜,可在实验室及生产中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柔性炭膜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柔性炭膜的碳化、活化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化石能源将面临枯竭,同时化石能源的使用也给人类生活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破坏,因此对绿色环保的新型能源以及更先进的储能器件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超级电容器(也被称为电化学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储能器件应运而生,其具有快速充放电、工作温限宽、循环使用寿命长、绿色环保等特点,并且在诸多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被世界各国广泛关注。为了获得高性能的超级电容器,具有高比容量、高倍率性能的电极材料一直是人们研发的热点。近年来,柔性炭膜作为电极材料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由于它可任意弯折而不损失其电化学性能,还具有快速充放电性能和良好循环稳定性,更重要的是,随着柔性储能器件的问世,柔性炭膜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目前科研人员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所需前驱物膜,将其裁剪成小块置于瓷舟中,然后置于高温管式炉中,在高温及保护气氛下碳化、活化得到柔性炭膜。经过长期的使用,科研人员发现了其中的一些缺陷:I)高温碳化时必须将前驱物膜裁剪成小块后再进行碳化和活化,这样最终会破坏柔性炭膜连续大面积的使用;2)高温碳化、活化时与瓷舟紧贴的膜侧面不能在保护气氛中充分碳化,从而使炭膜的性能受损;3)高温碳化、活化均为一个周期长且耗能高的过程,由于管式炉的有效空间限制,利用瓷舟每次只能碳化、活化很少量的前驱物膜,如果需要制备批量的柔性炭膜,将需要很长的制备时间和更多的能量输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柔性炭膜的碳化、活化支撑装置,该装置结构设计独特、简单,易于扩大制造、使用操作方便,尤其能够高效地利用炭化炉管以及活化炉管中恒温区间的有效空间,便于大批量制备具有较大面积且性能优良的柔性炭膜,可在实验室及生产中大规模推广应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柔性炭膜的碳化、活化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撑框架和下支撑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支撑框架上的多个第一石英杆和设置在所述下支撑框架上的多个第二石英杆,所述上支撑框架和下支撑框架均为矩形框架,所述上支撑框架通过连接杆与下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撑框架长度方向的两个边框上均开设有多个用于卡放第一石英杆的第一卡槽,所述下支撑框架长度方向的两个边框上均开设有多个用于卡放第二石英杆的第二卡槽。上述的一种柔性炭膜的碳化、活化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卡槽的间隔距离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卡槽的间隔距离相等。上述的一种柔性炭膜的碳化、活化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石英杆与所述第二石英杆相对设置。上述的一种柔性炭膜的碳化、活化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均为U型卡槽,所述U型卡槽的卡口宽度为10_。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结构设计独特、简单,易于扩大制造、使用操作方便,尤其能够高效地利用炭化炉管以及活化炉管中恒温区间的有效空间,便于大批量制备具有较大面积且性能优良的柔性炭膜,可在实验室及生产中大规模推广应用。2、本技术使用时只需根据所制备柔性炭膜的长度将合适数量的第一石英杆和第二石英杆分别卡放在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中,然后将前驱物膜依次折叠穿设在第一石英杆和第二石英杆上,再置于高温管式炉中进行高温碳化,第一石英杆和第二石英杆之间存在的间隙便于保护气氛与前驱物膜充分接触,能够制备出性能优良且具有较大面积的柔性炭膜。3、碳化、活化同样面积的柔性炭膜时,可利用本技术装置中多个第一石英杆和多个第二石英杆,使前驱物膜折叠穿设在支撑装置上,从而可以大批量、高效的制备出具有较大面积且性能优良的柔性炭膜,极大地缩短了柔性炭膜的碳化、活化时间,提高了制备效率,降低了能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一上支撑框架;2 一下支撑框架;3—连接杆;4 一第一石英杆;5 一第一卡槽;6—第二石英杆;7 一第二卡槽;8—柔性炭膜。【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一种柔性炭膜的碳化、活化支撑装置,包括上支撑框架I和下支撑框架2,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支撑框架I上的多个第一石英杆4和设置在所述下支撑框架2上的多个第二石英杆6,所述上支撑框架I和下支撑框架2均为矩形框架,所述上支撑框架I通过四个连接杆3与下支撑框架2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撑框架I长度方向的两个边框上均开设有多个用于卡放第一石英杆4的第一卡槽5,所述下支撑框架2长度方向的两个边框上均开设有多个用于卡放第二石英杆6的第二卡槽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卡槽5的间隔距离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卡槽7的间隔距离相等,且间隔距离优选为1mm;所述第一卡槽5和第二卡槽7均为U型卡槽,所述U型卡槽的卡口宽度优选为10_。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石英杆4与所述第二石英杆6相对设置。本实施例中,该支撑装置可采用石英材料制成,不仅可耐高温至1100°C,且可耐弱酸碱环境,造价成本低,便于该支撑装置在实验室及生产中大规模推广应用。如图2所示,使用时,根据所制备柔性炭膜8的长度,将合适数量的第一石英杆和第二石英杆分别卡放在第一卡槽5和第二卡槽7中,然后将待碳化、活化的前驱物膜依次折叠穿设在第一石英杆4和第二石英杆6上,再置于高温管式炉中进行高温碳化,第一石英杆4和第二石英杆6之间存在的间隙便于保护气氛与前驱物膜充分接触,能够制备出性能优良且具有较大面积的柔性炭膜8。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柔性炭膜的碳化、活化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撑框架(I)和下支撑框架(2),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支撑框架(I)上的多个第一石英杆(4)和设置在所述下支撑框架(2)上的多个第二石英杆(6),所述上支撑框架(I)和下支撑框架(2)均为矩形框架,所述上支撑框架(I)通过连接杆(3)与下支撑框架(2)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撑框架(I)长度方向的两个边框上均开设有多个用于卡放第一石英杆(4)的第一卡槽(5),所述下支撑框架(2)长度方向的两个边框上均开设有多个用于卡放第二石英杆(6)的第二卡槽(7)。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炭膜的碳化、活化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卡槽(5)的间隔距离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卡槽(7)的间隔距离相等。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柔性炭膜的碳化、活化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石英杆(4)与所述第二石英杆(6)相对设置。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柔性炭膜的碳化、活化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5)和第二卡槽(7)均为U型卡槽,所述U型卡槽的卡口宽度为10_。【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炭膜的碳化、活化支撑装置,包括上支撑框架和下支撑框架,以及设置在上支撑框架上的多个第一石英杆和设置在下支撑框架上的多个第二石英杆,上支撑框架和下支撑框架均为矩形框架,上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炭膜的碳化、活化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撑框架(1)和下支撑框架(2),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支撑框架(1)上的多个第一石英杆(4)和设置在所述下支撑框架(2)上的多个第二石英杆(6),所述上支撑框架(1)和下支撑框架(2)均为矩形框架,所述上支撑框架(1)通过连接杆(3)与下支撑框架(2)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撑框架(1)长度方向的两个边框上均开设有多个用于卡放第一石英杆(4)的第一卡槽(5),所述下支撑框架(2)长度方向的两个边框上均开设有多个用于卡放第二石英杆(6)的第二卡槽(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江涛陈晨党永强刘国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