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接带构造体及粘接带收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98009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3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不对已有的坯布或粘接剂的涂敷机构加以变更来实现粘接带的大幅的长尺寸化的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多个粘接带(2)经由连结带(3)连结的粘接带构造体(1)。在粘接带(2)的端部与连结带(3)的端部之间设有既定的间隔的状态下,粘接带(2)的基底膜(20)的端部和连结带(3)的连结基材(30)的端部借助基材侧粘接部件(41)粘接,并且剥离覆盖膜(22)的端部和剥离膜(32)的端部借助剥离侧粘接部件(42)粘接,使得粘接带(2)的剥离覆盖膜(22)和连结带(3)的剥离膜(32)在带长度方向上被一体地剥离。基材侧粘接部件(41)的粘着层(45A)的基底树脂的种类与剥离侧粘接部件(42)的粘着层(46B)的基底树脂的种类不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粘接带构造体及粘接带收纳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太阳能电池的接头线接合用等的粘接带长尺寸化的技术。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用来将各种电子零件等粘接的长尺寸的粘接带。这样的粘接带形成在宽度较窄且长尺寸的剥离薄片上,在以卷状收卷到卷轴上的形态出货。并且,在制造现场,从卷轴将粘接带拉出来使用,如果将粘接带使用完,则暂且将生产线停止并针对卷轴更换粘接带。但是,如果粘接带的长度较短,则需要每当卷轴更换时将生产线停止,使生产效率下降。所以,近年来,希望进行使能够卷绕到1个卷轴上的粘接带的长度尽可能长的所谓“长尺寸化”。但是,如果想要使粘接带长尺寸化,则需要采取使涂敷粘接剂的坯布(原反)的长度变长、或使涂敷机构的放卷·收卷部大型化等的对应,此外,必须将粘接带的涂敷厚控制为均匀等,在大幅的长尺寸化方面存在极限。另外,作为与本专利技术关联的在先技术文献,例如有以下所示那样的技术。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5206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考虑这样的以往的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前述技术能够在不对现有的坯布及粘接剂的涂敷机构加以变更的情况下,实现粘接带的大幅的长尺寸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做出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粘接带构造体,是在基底膜上依次设有粘接剂层和剥离覆盖膜的多个粘接带被经由在连结基材上依次设有粘着剂层和剥离膜的连结带连结的粘接带构造体,在前述粘接带的端部与前述连结带的端部之间设有既定的间隔的状态下,前述粘接带的基底膜的端部和前述连结带的连结基材的端部借助基材侧粘接部件粘接,并且该剥离覆盖膜的端部和该剥离膜的端部借助剥离侧粘接部件粘接,使得前述粘接带的剥离覆盖膜和前述连结带的剥离膜在带长度方向上被一体地剥离,前述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基底树脂的种类与前述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基底树脂的种类不同。此外,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粘接带构造体,是在基底膜上依次设有粘接剂层和剥离覆盖膜的多个粘接带被经由在连结基材上依次设有粘着剂层和剥离膜的连结带连结的粘接带构造体,在前述粘接带的端部与前述连结带的端部之间设有既定的间隔的状态下,前述粘接带的基底膜的端部和前述连结带的连结基材的端部借助基材侧粘接部件粘接,并且该剥离覆盖膜的端部和该剥离膜的端部借助剥离侧粘接部件粘接,使得前述粘接带的剥离覆盖膜和前述连结带的剥离膜在带长度方向上被一体地剥离,前述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与前述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不同。在本专利技术中,在前述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与前述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不同的情况下也是有效果的。在本专利技术中,在前述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比前述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薄的情况下也是有效果的。在本专利技术中,在前述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相对于前述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的比率比50/100小的情况下也是有效果的。在本专利技术中,在前述连结带的连结基材由非透光性的材料构成的情况下也是有效果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粘接带收纳体,前述任一种粘接带构造体以横动卷绕卷绕在具有与该粘接带构造体的带宽相比宽度较大的凸缘间隔的卷轴部件上。本专利技术的粘接带构造体由于粘接带的基底膜的端部和连结带的连结基材的端部借助基材侧粘接部件粘接,并且粘接带的剥离覆盖膜的端部和连结带的剥离膜的端部借助剥离侧粘接部件粘接,构成为,使剥离覆盖膜和剥离膜被一体地剥离,所以作为粘接用带的基本的结构及功能与以往相同,能够使用已有的粘贴装置对被粘接体连续地粘贴粘接剂。结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不对已有的坯布及粘接剂的涂敷机构加以变更而实现粘接带的大幅的长尺寸化。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基底树脂的种类和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基底树脂的种类不同,所以当在连结带的端部将剥离膜从粘着剂层剥开时、以及在粘接带的端部将剥离覆盖膜从粘接剂层剥开时,即使是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接触在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上的情况,也能够防止粘着剂彼此的粘接,将剥离膜及剥离覆盖膜顺畅地剥开。在本专利技术中,在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与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不同的情况下,例如如果构成为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比前述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薄,则与将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形成为与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相等的情况相比,能够使这些粘着层间的粘接力变小,所以当在连结带的端部将剥离膜从粘着剂层剥开时、以及在粘接带的端部将剥离覆盖膜从粘接剂层剥开时,即使是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与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接触的情况,也能够可靠地防止这些粘着层彼此的粘接,将剥离膜顺畅地剥开。在此情况下,如果构成为使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相对于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的比率比50/100小,则更可靠地避免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与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粘接,所以能够将剥离膜及剥离覆盖膜更顺畅地剥开。在本专利技术中,在连结带的连结基材由非透光性的材料构成的情况下,能够用光传感器检测连结基材,由此能够在将连结带的部分跳过的同时对于被粘接体连续地粘贴粘接剂。另一方面,根据前述粘接带构造体以横动卷绕卷绕在具有与该粘接带构造体的带宽相比宽度较大的凸缘间隔的卷轴上的本专利技术的粘接带收纳体,由于能够将非常长尺寸的粘接带构造体卷绕并顺畅地拉出,所以在粘接带的粘贴工序中不需要将卷轴频繁地更换,能够使生产效率大幅地提高。附图说明图1(a)是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粘接带构造体的实施方式的侧视结构图,图1(b)是表示该粘接带构造体的主要部分的侧视结构图。图2是用来说明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粘接带构造体将粘接带的粘接剂层向被粘接体热压接的工序的图。图3(a)、图3(b)是表示从该粘接带构造体将粘接带的剥离覆盖膜与连结带的剥离膜剥离的状态的说明图。图4(a)、图4(b)是用来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问题的说明图。图5(a)~图5(c)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8(a)是表示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粘接带收纳体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主视图,图8(b)、图8(c)是表示卷绕在卷轴部件的卷芯轴部上的粘接膜的间隔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图1(a)是表示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粘接带构造体的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的侧视图,图1(b)是表示该粘接带构造体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本实施方式的粘接带构造体1是多个粘接带2分别经由连结带3以直线状连结的一连串的长尺寸的结构。这里,粘接带2分别具有相同的结构,是在基底膜20上依次整面地设有粘接剂层21和剥离覆盖膜22的所谓3层构造。另一方面,连结带3分别具有相同的结构,是在连结基材30上依次整面地设有粘着剂层31和剥离膜32的所谓3层构造。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连结带3构成为,长度比粘接带2短。另外,各粘接带2的长度、各连结带3的长度既可以分别相同,也可以不同。粘接带2的基底膜20的端部的上表面(与粘接剂层21相反的一侧的面)和连结带3的连结基材30的端部的上表面(与粘着剂层31相反的一侧的面)分别被基材侧粘接部件41粘接连结。进而,粘接带2的剥离覆盖膜22的端部的上表面(与粘接剂层21相反的一侧的面)和连结带3的剥离膜32的端部的上表面(与粘着剂层31相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粘接带构造体,在基底膜上依次设有粘接剂层和剥离覆盖膜的多个粘接带被经由在连结基材上依次设有粘着剂层和剥离膜的连结带连结,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粘接带的端部与前述连结带的端部之间设有既定的间隔的状态下,前述粘接带的基底膜的端部和前述连结带的连结基材的端部借助基材侧粘接部件粘接,并且该剥离覆盖膜的端部和该剥离膜的端部借助剥离侧粘接部件粘接,使得前述粘接带的剥离覆盖膜和前述连结带的剥离膜在带长度方向上被一体地剥离,前述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基底树脂的种类与前述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基底树脂的种类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12.10 JP 2013-2552581.一种粘接带构造体,在基底膜上依次设有粘接剂层和剥离覆盖膜的多个粘接带被经由在连结基材上依次设有粘着剂层和剥离膜的连结带连结,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粘接带的端部与前述连结带的端部之间设有既定的间隔的状态下,前述粘接带的基底膜的端部和前述连结带的连结基材的端部借助基材侧粘接部件粘接,并且该剥离覆盖膜的端部和该剥离膜的端部借助剥离侧粘接部件粘接,使得前述粘接带的剥离覆盖膜和前述连结带的剥离膜在带长度方向上被一体地剥离,前述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基底树脂的种类与前述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基底树脂的种类不同,并且前述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为40μm以上。2.一种粘接带构造体,在基底膜上依次设有粘接剂层和剥离覆盖膜的多个粘接带被经由在连结基材上依次设有粘着剂层和剥离膜的连结带连结,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粘接带的端部与前述连结带的端部之间设有既定的间隔的状态下,前述粘接带的基底膜的端部和前述连结带的连结基材的端部借助基材侧粘接部件粘接,并且该剥离覆盖膜的端部和该剥离膜的端部借助剥离侧粘接部件粘接,使得前述粘接带的剥离覆盖膜和前述连结带的剥离膜在带长度方向上被一体地剥离,前述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与前述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不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带构造体,其特征在于,前述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与前述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不同。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粘接带构造体,其特征在于,前述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比前述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薄。5.如权利要求1或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粘接带构造体,其特征在于,前述剥离侧粘接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滨崎和典
申请(专利权)人:迪睿合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