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组合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9563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3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垃圾渗滤液依次通过预处理系统、主体生物处理系统和深度处理系统,预处理系统由调节池、吸附池和混凝池组成,废水依次经过上述装置进行预处理;出水进入主体生物处理系统,主体生物处理系统包括厌氧EGSB反应器、A/O短程硝化反应池、厌氧氨氧化UASB反应器,所述的上述处理装置通过PLC控制系统进行实时调控,进行脱氮除碳反应;出水进入深度处理系统进一步处理,所述的深度处理系统包括二级混凝池、一级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反应池、MBR二次生物反应池、二级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反应池,最终出水的有机物和总氮、氨氮都达到排放标准。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高效脱氮除碳、节能降耗、运行稳定的优点,同时实现了零浓缩液产生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组合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组合工艺。
技术介绍
城市垃圾卫生填埋产生的垃圾渗滤液中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含氮物质以及种类繁多的重金属物质,如果处理不当,会成为周围环境的巨大威胁。尤其是其中所含的氨氮,是渗滤液稳定化处理的关键因素;并且过高的氨氮浓度会抑制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生化处理的效果。国家颁布的《垃圾渗滤液排放标准》(GB16889-2008),增加了对总氮排放的标准,要求出水总氮质量浓度小于40mg/L,至今,它仍是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一大难题。目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通常采用“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的工艺组合。在垃圾渗滤液处理市场上较为成熟的深度处理工艺是超滤、纳滤等膜工艺,虽然经纳滤处理后的上清液达标,可直接排放,但纳滤分离后产生的浓缩液色度深、盐分高、COD主要为难降解的腐殖酸类物质,很难处理,常采取回喷、回灌填埋或外运处理等方式处置,易形成二次污染。此部分约占总处理水量的40%,工艺能耗大,运行及投资费用高,所以浓缩液的处理是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程中的又一大难题。总的来说,传统工艺存在处理工艺复杂、化学药剂消耗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组合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垃圾渗滤液经吸附池、混凝池进行预处理;(2)混凝池的出水与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回流液混合后,在厌氧EGSB反应器中进行同步反硝化产甲烷化反应;(3)厌氧处理出水55%‑60%进入A/O短程硝化反应池,剩余部分进入集水池Ⅱ;(4)A/O短程硝化出水与集水池Ⅱ中的厌氧液按体积比1:1混合后,在UASB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进行脱氮反应;(5)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出水进入零浓缩液深度处理系统,依次经过二级混凝处理、一级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处理、MBR二次生物处理、二级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处理后,达标排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组合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垃圾渗滤液经吸附池、混凝池进行预处理;(2)混凝池的出水与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回流液混合后,在厌氧EGSB反应器中进行同步反硝化产甲烷化反应;(3)厌氧处理出水55%-60%进入A/O短程硝化反应池,剩余部分进入集水池Ⅱ;(4)A/O短程硝化出水与集水池Ⅱ中的厌氧液按体积比1:1混合后,在UASB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进行脱氮反应;(5)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出水进入零浓缩液深度处理系统,依次经过二级混凝处理、一级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处理、MBR二次生物处理、二级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处理后,达标排放;所述一级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处理、二级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处理所使用的催化剂为液体催化剂,其中含有Mn2+、Ag+过渡金属离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组合工艺,其特征在于,PLC控制系统对所述厌氧处理、短程硝化处理、厌氧氨氧化处理进行实时控制:所述厌氧EGSB反应器前回流管道上安装有第一液体流量传感器,反应器中部设有第一温度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柏林杨丹丹孙晓辉赵维鑫刘振樊航旭李晔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