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铱配合物的电致发光器件技术

技术编号:13384231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1 1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类具有新型主配体、以四(4‑三氟甲基苯基)膦酰亚胺为辅助配体的铱配合物,该系列铱配合物分子中的主配体是2‑(4,6‑二三氟甲基吡啶‑3‑)基吡啶、2‑(4,6‑二三氟甲基吡啶‑4‑)基吡啶、2‑(4,6‑二三氟甲基吡啶‑3‑)基嘧啶、2‑(4,6‑二三氟甲基吡啶‑4‑)基嘧啶、2‑(4,6‑二三氟甲基吡啶‑3‑)基吡嗪、2‑(4,6‑二三氟甲基吡啶‑4‑)基吡嗪和2‑(4,6‑二三氟甲基吡啶‑3‑)基三嗪、2‑(4,6‑二三氟甲基吡啶‑4‑)基三嗪衍生物。该发明专利技术涵盖的新型铱配合物通过修饰主配体的分子结构,能够在绿光波长范围内调节配合物的发光强度和效率,这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以及照明光源的设计生产提供了便利。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介绍的一系列新型铱配合物的合成方法简单,产率较高,针对配体的化学修饰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铱配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含有两个主配体和一个四(4‑三氟甲基苯基)膦酰亚胺辅助配体;所述主配体为2‑(4,6‑二三氟甲基吡啶‑3‑)基吡啶、2‑(4,6‑二三氟甲基吡啶‑4‑)基吡啶、2‑(4,6‑二三氟甲基吡啶‑3‑)基嘧啶、2‑(4,6‑二三氟甲基吡啶‑4‑)基嘧啶、2‑(4,6‑二三氟甲基吡啶‑3‑)基吡嗪、2‑(4,6‑二三氟甲基吡啶‑4‑)基吡嗪和2‑(4,6‑二三氟甲基吡啶‑3‑)基三嗪、2‑(4,6‑二三氟甲基吡啶‑4‑)基三嗪中的任意一种,所述主配体中,和铱以C原子配位的吡啶衍生物为:所述吡啶衍生物和不同主配体中的吡啶基、嘧啶基、吡嗪基和三嗪基的连接位置不同;所述吡啶基、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佑轩潘毅王毅左景林徐秋蕾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