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扩容减压回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7243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静脉穿刺用自扩容减压回血装置,由连接软管、变形囊或是可伸缩的折叠软管组成,变形囊可是圆饼形、柱形或立方体;折叠软管呈管柱状,囊(管)壁厚度在0.3~0.45mm,小于连接软管。连接软管一端与输液器导管连接,另一端与过滤器进液端乳头连接。本装置具有材料相容性好,结构简单,加工易,成本低,使静脉穿刺成功与否的判断更迅速、准确的特点。实验表明,本装置,可在2~6cmH↓[2]O静脉压下,迅速产生3~5cm回血,非常适用于人体静脉穿刺之观察回血时需要,较目前的静脉穿刺回血用结构或方法都具有更好的实用性与简便性。(*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观察静脉穿刺中回血用器件,特别是一种用于医疗目的的静脉穿刺过程中判断穿刺成功与否的自扩容减压回血装置
技术介绍
一次性使用静脉穿刺针是静脉输液、采血、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医疗器械,静脉穿刺是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操作,判断针尖(体)是否进入静脉血管的直接方法就是在静脉穿刺针远端的透明塑料软管上看到静脉血的回流现象,在临床中这是判断静脉穿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目前使用的静脉输液器都不具备自动回血功能。临床中,由于病人多是在静脉压较低(失血、体液丢失、脱水)情况下需紧急输液补充血容量;故在静脉穿刺成功时,多数因为静脉压较低,不能迫使输液管中液体将管道扩展、容积改变,而不能使静脉血回流入与输液针远端连接的透明塑料软管中,从而观察不到回血现象;这会增加护士操作困难,多次重复(静脉)穿刺,会增加病人痛苦。为此,中国专利ZL93101648.7《扩容减压回血装置》采用了“龛形囊”的结构实现回血,但因其结构与材料限制,使回血所需压力较大初始回血压力在20cmH2O,(已超出人体正常静脉压12cmH2O)回血效果很差,且因为制造成本高,组装技术难度大,废品率高和使用过程中容易积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脉穿刺用自扩容减压回血装置,由连接软管、变形囊组成,其特征在于:自扩容减压回血装置两端呈贯通的管状,其中部膨大成变形囊,囊壁厚度或伸缩管壁厚度在0.3~0.45mm,厚度小于连接软管部位;又    自扩容减压回血装置两端呈贯通的连接软管,其中部为可伸缩的折叠软管,连接软管一端与输液器导管紧密连接,另一端与过滤器进液端锥头紧密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平吴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康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