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舒维专利>正文

一种涂塑软管的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44186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4 1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涂塑软管的生产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编织装置、挤出机、冷却装置和收卷装置,收卷装置的起始端具有一用于将软管压扁的压紧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压紧机构设置有一个主动轮和一对从动轮,两个从动轮设置在主动轮上方且分别位于主动轮的两侧,一方面能够使得软管能够在主动轮上发生上拱的形变,从而使得软管下方压扁,另一方面两个从动轮在主动轮的两侧挤压软管,使得软管上方压扁;两根连杆通过一转轴铰接,而移动环固定在转轴上,使得移动环能够带动两根连杆同步移动,进而带动一对从动轮移动;移动环和摇杆相互螺纹连接,组成丝杠机构,转动摇杆,移动环将在导杆的导向作用下沿摇杆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从动轮与主动轮之间间距的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涂塑软管的生产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涂塑软管的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传统的水带以橡胶为内衬,外表面包裹着亚麻编织物,而先进的水带则选用高强度涤纶工业长丝及优质PVC,经连续缠绕,均匀分布,一次基础涂塑成型。所选用的PVC合成材料又称聚氯乙烯,其本身是由乙烯、氯和催化剂经取代反应制成。这种水带一般称为涂塑软管,适用于农田灌溉、园林的抗旱排灌,油田、水泥灌装、河道抽泥、矿山抽沙、建筑工地和道路建设的排水等领域。现有的涂塑软管的生产设备包括挤出机、冷却装置和收卷装置,收卷装置通过滚轮转动收卷,其中,滚轮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但是现有的滚轮位置都是固定的,无法调节收卷张力,因此,无法适应不同规格软管的收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涂塑软管的生产设备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涂塑软管的生产设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涂塑软管的生产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编织装置、挤出机、冷却装置和收卷装置,所述挤出机包括加热装置和涂塑装置,所述收卷装置的起始端具有一用于将软管压扁的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摇杆、导杆、主动轮和一对从动轮,所述的一对从动轮设置在主动轮上方且分别位于主动轮的两侧,每个从动轮均连接有一连杆,且从动轮与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的一对从动轮的两根连杆在远离所述从动轮的一端相互铰接,所述摇杆的至少上部具有外螺纹,两根连杆通过一转轴铰接,所述转轴上固定有一移动环,所述移动环的环内具有内螺纹,所述移动环与摇杆相互螺纹连接,所述移动环上还固定有一滑块,所述导杆穿过所述滑块并与滑块滑动连接。为了实现一对从动轮相互之间的间距调整,两根连杆的中部各设有一螺杆,两根螺杆同轴并通过一螺帽相互连接,两根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螺帽内具有两组分别与两根螺杆螺纹连接的内螺纹。这样,只要转动螺帽,两根螺杆会随之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使得一对从动轮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为了保证两根连杆能够缓解螺帽和螺杆部位的一部分应力,两根连杆的铰接处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抵靠两根连杆。这样,扭簧使得两根连杆相互撑开到一定角度,从而释放一部分承压在螺杆上的重力。为了便于转动摇杆,所述摇杆的顶部固定有转盘。为了便于转动转盘,所述转盘上设有手柄。为了防止软管经过冷却装置水冷之后,再经过压紧机构而有水掉落到地面,所述主动轮的下方设有一接水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涂塑软管的生产设备,其中的压紧机构设置有一个主动轮和一对从动轮,两个从动轮设置在主动轮上方且分别位于主动轮的两侧,一方面能够使得软管能够在主动轮上发生上拱的形变,从而使得软管下方压扁,另一方面两个从动轮在主动轮的两侧挤压软管,使得软管上方压扁;两根连杆通过一转轴铰接,而移动环固定在转轴上,使得移动环能够带动两根连杆同步移动,进而带动一对从动轮移动;移动环的环内具有内螺纹,摇杆的上部具有外螺纹,因此,移动环和摇杆相互螺纹连接,组成丝杠机构,转动摇杆,移动环将在导杆的导向作用下沿摇杆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从动轮与主动轮之间间距的调整。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涂塑软管的生产设备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涂塑软管的生产设备中的压紧机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涂塑软管的生产设备中的压紧机构反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编织装置,2、挤出机,3、冷却装置,4、收卷装置,41、压紧机构,4-1、摇杆,4-2、主动轮,4-3、从动轮,4-4、连杆,4-5、转轴,4-6、移动环,4-7、螺杆,4-8、螺帽,4-9、转盘,4-10、手柄,4-11、接水槽,4-12、导杆,4-13、滑块。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涂塑软管的生产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编织装置1、挤出机2、冷却装置3和收卷装置4,所述挤出机2包括加热装置和涂塑装置,所述收卷装置4的起始端具有一用于将软管压扁的压紧机构41。如图2-3所示,所述压紧机构41包括摇杆4-1、导杆4-12、主动轮4-2和一对从动轮4-3,所述的一对从动轮4-3设置在主动轮4-2上方且分别位于主动轮4-2的两侧,每个从动轮4-3均连接有一连杆4-4,且从动轮4-3与连杆4-4转动连接,所述的一对从动轮4-3的两根连杆4-4在远离所述从动轮4-3的一端相互铰接,所述摇杆4-1的至少上部具有外螺纹,两根连杆4-4通过一转轴4-5铰接,所述转轴4-5上固定有一移动环4-6,所述移动环4-6的环内具有内螺纹,所述移动环4-6与摇杆4-1相互螺纹连接,所述移动环4-6上还固定有一滑块4-13,所述导杆4-12穿过所述滑块4-13并与滑块4-13滑动连接。两根连杆4-4的中部各设有一螺杆4-7,两根螺杆4-7同轴并通过一螺帽4-8相互连接,两根螺杆4-7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螺帽4-8内具有两组分别与两根螺杆4-7螺纹连接的内螺纹。这样,只要转动螺帽4-8,两根螺4-7杆会随之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使得一对从动轮4-3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两根连杆4-4的铰接处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抵靠两根连杆4-4。这样,扭簧使得两根连杆4-4相互撑开到一定角度,从而释放一部分承压在螺杆4-7上的重力。所述摇杆4-1的顶部固定有转盘4-9。所述转盘4-9上设有手柄4-10。为了防止软管经过冷却装置3水冷之后,再经过压紧机构41而有水掉落到地面,所述主动轮4-2的下方设有一接水槽4-1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涂塑软管的生产设备,在编织装置1上把合股好的经线和纬线编织成软管带坯;将软管带坯的涂覆色母料及PVC经挤出机2涂覆在软管带坯上,即挤出机2中的加热装置先将涂覆色母料及PVC加热,使其达到熔融状态,涂覆装置对熔体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腔,进而涂覆在软管带坯上。软管带坯经涂覆后再经过冷却装置3冷却成型,最后由收卷装置4进行收卷。其中,压紧机构41设置有一个主动轮4-2和一对从动轮4-3,两个从动轮4-3设置在主动轮4-2上方且分别位于主动轮4-2的两侧,一方面能够使得软管能够在主动轮4-2上发生上拱的形变,从而使得软管下方压扁,另一方面两个从动轮4-3在主动轮4-2的两侧挤压软管,使得软管上方压扁;两根连杆4-4通过一转轴4-5铰接,而移动环4-6固定在转轴4-5上,使得移动环4-6能够带动两根连杆4-4同步移动,进而带动一对从动轮4-3移动;移动环4-6的环内具有内螺纹,摇杆4-1的上部具有外螺纹,因此,移动环4-6和摇杆4-1相互螺纹连接,组成丝杠机构,转动摇杆4-1,移动环4-6将在导杆4-12的导向作用下沿摇杆4-1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从动轮4-3与主动轮4-2之间间距的调整。以上述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涂塑软管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编织装置(1)、挤出机(2)、冷却装置(3)和收卷装置(4),所述挤出机(2)包括加热装置和涂塑装置,所述收卷装置(4)的起始端具有一用于将软管压扁的压紧机构(41),所述压紧机构(41)包括摇杆(4‑1)、导杆(4‑12)、主动轮(4‑2)和一对从动轮(4‑3),所述的一对从动轮(4‑3)设置在主动轮(4‑2)上方且分别位于主动轮(4‑2)的两侧,每个从动轮(4‑3)均连接有一连杆(4‑4),且从动轮(4‑3)与连杆(4‑4)转动连接,所述的一对从动轮(4‑3)的两根连杆(4‑4)在远离所述从动轮(4‑3)的一端相互铰接,所述摇杆(4‑1)的至少上部具有外螺纹,两根连杆(4‑4)通过一转轴(4‑5)铰接,所述转轴(4‑5)上固定有一移动环(4‑6),所述移动环(4‑6)的环内具有内螺纹,所述移动环(4‑6)与摇杆(4‑1)相互螺纹连接,所述移动环(4‑6)上还固定有一滑块(4‑13),所述导杆(4‑12)穿过所述滑块(4‑13)并与滑块(4‑13)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塑软管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编织装置(1)、挤出机(2)、冷却装置(3)和收卷装置(4),所述挤出机(2)包括加热装置和涂塑装置,所述收卷装置(4)的起始端具有一用于将软管压扁的压紧机构(41),所述压紧机构(41)包括摇杆(4-1)、导杆(4-12)、主动轮(4-2)和一对从动轮(4-3),所述的一对从动轮(4-3)设置在主动轮(4-2)上方且分别位于主动轮(4-2)的两侧,每个从动轮(4-3)均连接有一连杆(4-4),且从动轮(4-3)与连杆(4-4)转动连接,所述的一对从动轮(4-3)的两根连杆(4-4)在远离所述从动轮(4-3)的一端相互铰接,所述摇杆(4-1)的至少上部具有外螺纹,两根连杆(4-4)通过一转轴(4-5)铰接,所述转轴(4-5)上固定有一移动环(4-6),所述移动环(4-6)的环内具有内螺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舒维
申请(专利权)人:张舒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