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转流血管引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42347 阅读:4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3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转流血管引导装置,包括引导针和后端能够与人工血管连接的连接头,所述引导针固定安装在连接头的前端,所述引导针的针头外固定有套头,所述人工血管的一端套设在连接头的后端,所述人工血管外紧套有用于将人工血管固定在连接头上的固定环,所述连接头上固定有对固定环起限位作用的挡片,所述人工血管和固定环的端部均与挡片的后侧贴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十分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方便,可采用血管引导装置打隧道并将人工血管顺利从隧道中引导,整个过程对患者血管、组织造成损伤极小,手术过程操作简单,能减少患者痛苦,减少感染机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转流血管引导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转流血管引导装置。
技术介绍
慢性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进行性进展,引起肾单位和肾功能不可逆性地丧失,导致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内分泌失调为特征性的临床综合征,慢性肾衰竭的晚期为尿毒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年化的出现,慢性肾脏病及其引起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在全球的发病率逐年增多,全球每年约有终末期肾衰竭220~270万人,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正以每年10%~12%的速度增长。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非常高,占总人群发病率的10%,据估计我国现有的尿毒症患者总数超过了200万人,有近100万患者依赖于透析维持生命,而且每年新发现尿毒症病例约占我国总人口的百万分之一,尿毒症因高致残率、高昂医疗费,危害巨大,因此是危及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的主要治疗手段有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和肾移植。血液透析是肾脏替代治疗的重要方式,对于长期透析的患者需要建立长期透析通路,当然最常选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然而在实际中由于某些原因而导致自体动静脉内瘘无法建立,主要原因有:患者自身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已建立的自体动静脉内瘘出现闭塞,无法重新建立。对于这些患者如果仍需继续血液透析治疗,就需要行人工血管转流手术,人工血管转流手术过程中需将人工血管从皮下打隧道进行引导,目前人工血管从隧道引导时,无统一的器械,有用止血钳打隧道,也有用普通铁丝打隧道,在打隧道前将人工血管的一端用缝合线绑在止血钳或普通铁丝上,或用止血钳夹上,通过止血钳或普通铁丝带动牵拉来进行引导。其缺点是:(1)作为进入人体内,尤其是与患者血液密贴接触的物体应该有严格医疗资质单位生产的医疗器械;(2)目前使用的所有器械在打隧道时都可能会造成患者皮下血管、组织的损伤,且用缝合线结扎或牵拉人工血管端,都可能会造成人工血管管端损伤,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因为用止血钳打隧道其隧道的大小难以控制,因此不能保证隧道完全与人工血管的粗细相吻合,过小血管受压,过大会留下缝隙;(3)手术过程难操作,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感染机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转流血管引导装置,其结构十分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方便,可采用血管引导装置打隧道并将人工血管顺利从隧道中引导,整个过程对患者血管、组织造成损伤极小,手术过程操作简单,能减少患者痛苦,减少感染机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转流血管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导针和后端能够与人工血管连接的连接头,所述引导针固定安装在连接头的前端,所述引导针的针头外固定有套头,所述人工血管的一端套设在连接头的后端,所述人工血管外紧套有用于将人工血管固定在连接头上的固定环,所述连接头上固定有对固定环起限位作用的挡片,所述人工血管和固定环的端部均与挡片的后侧贴合。上述的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转流血管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连接头后端的最大直径大于人工血管的内径1mm~2mm。上述的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转流血管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头的外表面为圆弧面。上述的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转流血管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的前端为圆台形结构,所述圆台形结构的小端与引导针连接。上述的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转流血管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的形状为圆形,所述挡片的直径和圆台形结构的大端直径相等。上述的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转流血管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形结构的长度为1cm~1.5cm,位于所述人工血管内的连接头的长度为1.5cm~2cm。上述的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转流血管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针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引导针的直径为2mm~3mm。上述的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转流血管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针的长度为20cm~25cm。上述的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转流血管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头为医用硬塑料套头,所述连接头为医用硬塑料连接头,所述挡片为医用硬塑料挡片。上述的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转流血管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为医用橡胶固定环,所述引导针为医用钢丝引导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结构十分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方便。2、可采用本专利技术血管引导装置打隧道并将人工血管顺利从隧道中引导,整个过程对患者血管、组织造成损伤极小,手术过程操作简单,减少了手术操作时间,能减少患者痛苦,减少感染机会。3、本专利技术能有效解决采用止血钳、普通铁丝在打隧道时对患者皮下血管、组织造成损伤,防止对人工血管造成损伤;且采用本专利技术血管引导装置解决了采用止血钳打隧道其隧道的大小难以控制、不能保证隧道完全与人工血管粗细相吻合的问题,可确保患者血管受压均匀,不会留下过大缝隙。4、本专利技术所用材料均为医用材料,为医疗器械产品,要求正规有资质的医疗器械生产单位生产,不会对患者造成损伤,且能大大减少感染机会。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引导针;2—套头;3—连接头;4—挡片;5—人工血管;6—固定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引导针1和后端能够与人工血管5连接的连接头3,所述引导针1固定安装在连接头3的前端,所述引导针1的针头外固定有套头2,所述人工血管5的一端套设在连接头3的后端,所述人工血管5外紧套有用于将人工血管5固定在连接头3上的固定环6,所述连接头3上固定有对固定环6起限位作用的挡片4,所述人工血管5和固定环6的端部均与挡片4的后侧贴合。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头3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连接头3后端的最大直径大于人工血管5的内径1mm~2mm,这样人工血管5的一端套在连接头3上才能牢固,能有效防止人工血管5脱落。本实施例中,所述套头2的外表面为圆弧面,能大大减少对患者皮下血管、组织的损伤。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头3的前端为圆台形结构,所述圆台形结构的小端与引导针1连接,以便连接头3能够顺利从患者皮下打隧道,尽可能减少对患者皮下组织损伤。本实施例中,所述挡片4的形状为圆形,所述挡片4的直径和圆台形结构的大端直径相等,以防止损伤患者皮下血管、组织。本实施例中,所述圆台形结构的长度为1cm~1.5cm,位于所述人工血管5内的连接头的长度为1.5cm~2cm,位于人工血管5内的连接头的长度长于位于人工血管5外的连接头的长度,即长于圆台形结构的长度,可确保人工血管5牢固在连接头3上,有效防止人工血管5脱落。本实施例中,所述引导针1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引导针1的直径为2mm~3mm,以便能够顺利从皮下打隧道,尽可能减少对患者皮下组织损伤。本实施例中,所述引导针1的长度为20cm~25cm,便于从患者皮下打隧道。本实施例中,所述套头2为医用硬塑料套头,所述连接头3为医用硬塑料连接头,所述挡片4为医用硬塑料挡片。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环6为医用橡胶固定环,医用橡胶具有弹性,可将人工血管5很好的固定在连接头3上;所述引导针1为医用钢丝引导针,具有一定硬度,便于从患者皮下打隧道。常见的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转流术,如肱动脉-头静脉人工血管内瘘、肱动脉-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转流血管引导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转流血管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导针(1)和后端能够与人工血管(5)连接的连接头(3),所述引导针(1)固定安装在连接头(3)的前端,所述引导针(1)的针头外固定有套头(2),所述人工血管(5)的一端套设在连接头(3)的后端,所述人工血管(5)外紧套有用于将人工血管(5)固定在连接头(3)上的固定环(6),所述连接头(3)上固定有对固定环(6)起限位作用的挡片(4),所述人工血管(5)和固定环(6)的端部均与挡片(4)的后侧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转流血管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导针(1)和后端能够与人工血管(5)连接的连接头(3),所述引导针(1)固定安装在连接头(3)的前端,所述引导针(1)的针头外固定有套头(2),所述人工血管(5)的一端套设在连接头(3)的后端,所述人工血管(5)外紧套有用于将人工血管(5)固定在连接头(3)上的固定环(6),所述连接头(3)上固定有对固定环(6)起限位作用的挡片(4),所述人工血管(5)和固定环(6)的端部均与挡片(4)的后侧贴合。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转流血管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3)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连接头(3)后端的最大直径大于人工血管(5)的内径1mm~2mm。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转流血管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头(2)的外表面为圆弧面。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转流血管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3)的前端为圆台形结构,所述圆台形结构的小端与引导针(1)连接。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莉蒋红利李大庆路万虹黄惠梅王文涛李燕张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