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芯电力电缆表面磁场极值点场强解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324910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1 1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芯电力电缆表面磁场极值点场强解析方法,属于电磁测量中的电流测量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采用位于三电缆芯中心位置的线电流模拟三相电流分布;采用安培环路定理确定相电流对电缆表面磁场极值点磁场分布的贡献;采用局部坐标和向量合成法,确定磁场极值点与电缆表面相切的磁场分量以及与电缆表面垂直的磁场分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建立了三芯电缆表面磁场与三相电流之间的解析物理模型,给出了电缆表面磁场极值点磁场计算的解析表达式;由该解析模型,可通过监测电缆表面磁场的变化,确定电缆相电流的大小变化,理论上可通过所建立的物理联系,融合传感器技术,实现对三芯电缆相电流的实时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芯电力电缆表面磁场极值点场强解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芯电力电缆表面磁场极值点场强解析方法,属于电磁测量中的电流测量

技术介绍
35kV以下的电力电缆线常采用“三合一”的设计,即电缆A、B、C三相芯线使用共同的屏蔽保护层。传统的基于感应原理的电流测量方法,无法应用在此种类型电缆的相电流测量中,因为在正常情况下,电缆三相电流平衡,总磁通量接近于0。需特别注意,在电缆发生接地故障时,电缆芯线和屏蔽线中的接地环流也几乎互相抵消,因此,传统的基于感应原理的电流测量方法也不能用于电缆接地环流的监测。近年来,电力电缆在电力系统中大量应用,其运行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为实现对电力电缆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需较准确测量电缆在实际运行中各相电流的变化情况,并基于此,对电缆运行状态进行评估。由于传统的基于感应原理的测量装置无法实现对三合一电缆电流的测量,目前,已有的电力电缆监测方法,多基于可间接反映电缆运行特性的参数的测量,如测量电缆温度等。间接测量虽能反映电缆是否发生故障,但测量存在延迟,且不能明确诊断出故障位置,存在较大局限性。为了实现对三合一电缆电流的实时监测,考虑通过检测电缆表面磁场极值点的磁场变化实现对电缆相电流的监测。但欲采用该方法,必须建立三合一电缆相电流与电缆表面磁场的数学模型。目前,为实现电缆表面磁场极值点场强的计算,一般都采用有限元法,但对无有限元基础的用户,很难有效获取监测磁场量与电缆电流的关系。本专利技术专利提供的解析算法,能较准确地建立三芯电缆相电流与电缆表面磁场的电磁学联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芯电力电缆表面磁场极值点场强解析方法,直接建立了三芯电缆表面磁场与三相电流之间的物理模型,给出了电缆表面磁场极值点磁场计算的解析表达式,简单实用,解决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芯电力电缆表面磁场极值点场强解析方法,采用位于三电缆芯中心位置的线电流模拟三相电流分布;采用安培环路定理确定相电流对电缆表面磁场极值点磁场分布的贡献;采用局部坐标和向量合成法,确定与电缆表面相切的磁场分量的表达式;采用局部坐标和向量合成法,确定与电缆表面垂直的磁场分量的表达式。所述采用位于三电缆芯中心位置的线电流模拟三相电流分布,具体的步骤包含:解析模型将A相电流模型简化为A相电流从A相芯线中心流过,电流分布与A相芯线截面半径无关;解析模型将B相电流模型简化为B相电流从B相芯线中心流过,电流分布与B相芯线截面半径无关;解析模型将C相电流模型简化为A相电流从C相芯线中心流过,电流分布与C相芯线截面半径无关。所述采用安培环路定理确定相电流对电缆表面磁场极值点磁场分布的贡献,具体的步骤包含:将电缆表面磁场极值点和A、B、C三相电流源的连线作为半径,以电流源为圆心的圆,确定为单个电流源产生磁场的等位面;根据安培环路定理,确定单个电流源在电缆表面磁场极值点处所产生的磁场强度;通过向量运算,确定单个电流源在电缆表面磁场极值点处所产生的磁场方向。所述采用局部坐标和向量合成法,确定与电缆表面相切的磁场分量的表达式;采用局部坐标和向量合成法,确定与电缆表面垂直的磁场分量的表达式,具体的步骤包含:在电缆表面磁场极值点处建立局部坐标系,坐标轴n与电缆表面相切,坐标轴r与电缆表面垂直;旋转全局坐标系,使得欲求解的电缆表面磁场极值点与全局坐标系的纵轴重合,且求解点处的局部坐标系纵轴与全局坐标系纵轴重合;通过向量分解,计算三个电流源在求解点处沿电缆表面的切向分量和竖直分量;通过向量叠加,确定求解点处沿电缆表面磁场的切向分量和竖直分量的大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是建立了三芯电缆表面磁场与三相电流之间的解析物理模型,给出了电缆表面磁场极值点磁场计算的解析表达式;由该解析模型,可通过监测电缆表面磁场的变化,确定电缆相电流的大小变化,理论上可通过所建立的物理联系,融合传感器技术,实现对三芯电缆相电流的实时监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三芯电缆结构图;电缆中心为O,A、B、C为三相电缆芯的位置,电缆中心到A、B、C芯线的距离分别为r1、r2和r3;电缆中心到B、C两相芯线的矢量,即OB、OC,与x轴的夹角分别为α、β;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二中A、B、C三相电流的波形;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SA、SB、SC三个磁场极值点磁感应强度解析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对比;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SA、SB、SC三个磁场极值点磁感应强度沿电缆表面切向即n方向分量解析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对比;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SA、SB、SC三个磁场极值点磁感应强度沿电缆表面垂直方向即r方向分量解析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对比;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SA、SB、SC三个磁场极值点磁感应强度解析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对比;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SA、SB、SC三个磁场极值点磁感应强度沿电缆表面切向即n方向分量解析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对比;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SA、SB、SC三个磁场极值点磁感应强度沿电缆表面垂直方向即r方向分量解析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对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三芯电力电缆表面磁场极值点场强解析方法,采用位于三电缆芯中心位置的线电流模拟三相电流分布;采用安培环路定理确定相电流对电缆表面磁场极值点磁场分布的贡献;采用局部坐标和向量合成法,确定与电缆表面相切的磁场分量的表达式;采用局部坐标和向量合成法,确定与电缆表面垂直的磁场分量的表达式。所述采用位于三电缆芯中心位置的线电流模拟三相电流分布,具体的步骤包含:解析模型将A相电流模型简化为A相电流从A相芯线中心流过,电流分布与A相芯线截面半径无关;解析模型将B相电流模型简化为B相电流从B相芯线中心流过,电流分布与B相芯线截面半径无关;解析模型将C相电流模型简化为A相电流从C相芯线中心流过,电流分布与C相芯线截面半径无关。所述采用安培环路定理确定相电流对电缆表面磁场极值点磁场分布的贡献,具体的步骤包含:将电缆表面磁场极值点和A、B、C三相电流源的连线作为半径,以电流源为圆心的圆,确定为单个电流源产生磁场的等位面;根据安培环路定理,确定单个电流源在电缆表面磁场极值点处所产生的磁场强度;通过向量运算,确定单个电流源在电缆表面磁场极值点处所产生的磁场方向。所述采用局部坐标和向量合成法,确定与电缆表面相切的磁场分量的表达式;采用局部坐标和向量合成法,确定与电缆表面垂直的磁场分量的表达式,具体的步骤包含:在电缆表面磁场极值点处建立局部坐标系,坐标轴n与电缆表面相切,坐标轴r与电缆表面垂直;旋转全局坐标系,使得欲求解的电缆表面磁场极值点与全局坐标系的纵轴重合,且求解点处的局部坐标系纵轴与全局坐标系纵轴重合;通过向量分解,计算三个电流源在求解点处沿电缆表面的切向分量和竖直分量;通过向量叠加,确定求解点处沿电缆表面磁场的切向分量和竖直分量的大小。本专利技术更具体实施方式:建模所使用的三芯电缆的结构如图1所示,电缆中心为O,A、B、C为三相电缆芯的位置,电缆中心到A、B、C芯线的距离分别为r1、r2和r3。不失一般性,可将y轴与OA重合,则A点的坐标为(0,r1)。电缆中心到B、C两相芯线的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芯电力电缆表面磁场极值点场强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位于三电缆芯中心位置的线电流模拟三相电流分布;采用安培环路定理确定相电流对电缆表面磁场极值点磁场分布的贡献;采用局部坐标和向量合成法,确定与电缆表面相切的磁场分量的表达式;采用局部坐标和向量合成法,确定与电缆表面垂直的磁场分量的表达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芯电力电缆表面磁场极值点场强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位于三电缆芯中心位置的线电流模拟三相电流分布;采用安培环路定理确定相电流对电缆表面磁场极值点磁场分布的贡献;采用局部坐标和向量合成法,确定与电缆表面相切的磁场分量的表达式;采用局部坐标和向量合成法,确定与电缆表面垂直的磁场分量的表达式;所述采用位于三电缆芯中心位置的线电流模拟三相电流分布,具体的步骤包含:解析模型将A相电流模型简化为A相电流从A相芯线中心流过,电流分布与A相芯线截面半径无关;解析模型将B相电流模型简化为B相电流从B相芯线中心流过,电流分布与B相芯线截面半径无关;解析模型将C相电流模型简化为A相电流从C相芯线中心流过,电流分布与C相芯线截面半径无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芯电力电缆表面磁场极值点场强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安培环路定理确定相电流对电缆表面磁场极值点磁场分布的贡献,具体的步骤包含:将电缆表面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燕岭李世松高中强董杰赵伟高俊福夏福庆袁继军张西术穆勇梁东朱晓岭刘亚新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清华大学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