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挖掘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1436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1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挖掘机,其技术方案:包括主体、工作装置、动力装置、驾驶室和行走机构,所述工作装置包括动臂底座、动臂、斗杆以及铲斗,所述动臂与斗杆尾部相连处设有至少两个连接孔,所述动臂转接在连接孔内,所述斗杆和铲斗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动臂油缸、斗杆油缸和铲斗油缸,所述动臂底座上设有位置传感器,所述动力装置内设有位置控制器,所述动臂上设有洒水设备,可以松化泥土,防止扬尘,所述主体下方设有推土机构,所述推土机构既可以前后移动又可以左右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挖掘机,集挖土、洒水、推土于一体,作业面积广,工作长度长,结构稳定,减少了人工劳动量,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重型工程机械
,特别是一种多功能挖掘机
技术介绍
挖掘机是用铲斗挖掘高于或低于承机面的物料,并装入运输车辆或卸至堆料场的土方机械,挖掘机挖掘的物料主要是土壤、煤、泥沙以及经过预松后的土壤和岩石,挖掘机的三个最重要的参数是操作重量、发动机功率和铲斗斗容,常见的挖掘机结构包括动力装置、工作装置、回转机构、操纵机构、传动机构、行走机构和辅助设置等,工作装置是直接完成挖掘任务的装置,它由动臂、斗杆、铲斗等三部分铰接而成,动臂起落、斗杆伸缩和铲斗转动都用往复式双作用液压缸控制,在不同施工作业中,需要不同的功能,如挖掘、起重、装载、平整、夹钳、推土、冲击锤等多种作业机具,由于现有的挖掘机的功能较单一,当要用到其他功效时需要购置其他设备,成本较高,且挖掘机的工作装置长度有限,不能满足特定条件下需要较长操作臂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挖掘机,其集挖土、洒水、推土于一体,作业面积广,工作长度长,结构稳定,减少了人工劳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挖掘机,包括主体(1)、工作装置(2)、动力装置(3)、驾驶室(4)和行走机构(5),所述驾驶室(4)设置在主体(1)上方,所述行走机构(5)设置在主体(1)下方两侧,所述工作装置(2)和动力装置(3)设置在主体(1)右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装置(2)包括动臂底座(211)、转接在动臂底座(211)上的动臂(21)、与动臂(21)连接的斗杆(22)以及铲斗(23),所述斗杆(22)尾部与动臂(21)相连处设有至少两个连接孔(6),所述动臂(21)转接在连接孔(6)内,所述斗杆(22)和铲斗(23)之间设有连接件(7),所述动力装置(3)包括动臂油缸(31)、斗杆油缸(32)和铲斗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挖掘机,包括主体(1)、工作装置(2)、动力装置(3)、驾驶室
(4)和行走机构(5),所述驾驶室(4)设置在主体(1)上方,所述行走
机构(5)设置在主体(1)下方两侧,所述工作装置(2)和动力装置(3)
设置在主体(1)右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装置(2)包括动臂底座(211)、
转接在动臂底座(211)上的动臂(21)、与动臂(21)连接的斗杆(22)以
及铲斗(23),所述斗杆(22)尾部与动臂(21)相连处设有至少两个连接
孔(6),所述动臂(21)转接在连接孔(6)内,所述斗杆(22)和铲斗(23)
之间设有连接件(7),所述动力装置(3)包括动臂油缸(31)、斗杆油缸(32)
和铲斗油缸(33),所述动臂油缸(31)一端转接在动臂底座(211)上,所
述动臂油缸(31)另一端转接在动臂(21)上,所述斗杆油缸(32)一端转
接在动臂(21)上,所述斗杆油缸(32)另一端转接在斗杆(22)上,所述
铲斗油缸(33)一端转接在斗杆(22)上,所述斗杆油缸(32)另一端转接
在连接件(7)上,所述动臂底座(211)上设有位置传感器(8),所述动力
装置(3)内设有位置控制器(81),所述动臂(21)上设有洒水设备(9),
所述洒水设备(9)包括喷头(91)、水管(92)和水箱(93),所述主体(1)
下方设有推土机构(10),所述推土机构(10)包括滑轨(108)、推土油缸
(101)、推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意
申请(专利权)人:嵊州市意海电机配件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