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充电器的组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13200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用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车载充电器的组装结构,该车载充电器包括有外壳及内置于外壳内的电子元件,外壳为一体式管体结构,外壳的前段为适配插入汽车点烟器插座的插接段,而外壳的后段为手持段;手持段的后端组设有后盖,而插接段的前端组设有安全锤,安全锤与插接段之间有绝缘胶垫给予绝缘连接,后盖设有内挂钩,后盖嵌入手持段后通过内挂钩挂接手持段,后盖上设有匹配电子元件对外接口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外壳为一体式管体结构,结构设计优化,整体性好,方便制作及组装。后盖扣接组合,组装方便,具有良好定位,方便车载充电器内部电子元件的接口对外接驳使用。同时具有安全锤功能,以便在需要情况下有效自救、逃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用配件
,尤其是涉及车载充电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普及使用,车载充电器的使用率极大增加,以便于给予手持电子产品充电。车载充电器从汽车点烟器接口取电,然后通过电性接口为智能手机等终端电子设备充电。以往传统的车载充电器仅仅是充电功能,然而,随着人们在乘坐汽车时的安全意识的提高,目前,在汽车上均配置安全锤,紧急状况时使用,以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现有的安全锤常见于公交车、巴士等载客数量较多的车辆上,而对于小型汽车而言,车主需单独配备安全锤,倘若安全锤的安放位置不当,会影响正常驾驶,此外,由于安全锤并非经常使用的工具,所以通常放置于汽车工具箱、储藏箱等处,当遇到紧急情况时难以快速拾取安全锤,导致用户难以有效自救、逃生。再者,现有车载充电器在结构上存在不便组装,且一体性差,影响车载充电器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车载充电器结构,一体性强,方便组合安装,且带有安全锤功能,延长使用寿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车载充电器的组装结构,该车载充电器包括有外壳及内置于外壳内的电子元件,外壳为一体式管体结构,外壳的前段为适配插入汽车点烟器插座的插接段,而外壳的后段为手持段;手持段的后端组设有后盖,而插接段的前端组设有安全锤,安全锤与插接段之间有绝缘胶垫给予绝缘连接,所述后盖设有内挂钩,后盖嵌入手持段后通过内挂钩挂接手持段,后盖上设有匹配电子元件对外接口的通孔。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后盖的内挂钩为对称设计的弹臂体。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绝缘胶垫为套管式,绝缘胶垫嵌设组装在插接段内,绝缘胶垫的内孔嵌设有套筒,套筒通过螺纹连接安全锤。所述绝缘胶垫具有突出插接段而增加插拔力的凸缘,所述凸缘为圆环形。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提供的车载充电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外壳为一体式管体结构,结构设计优化,整体性好,方便制作及组装。2、插接段的前端组设有安全锤,具有安全锤功能,易于放置和拾取,以便在需要情况下有效自救、逃生。3、后盖设有内挂钩,手持段内壁上设有匹配内挂钩挂接的扣槽。结构简单,扣接组合,组装方便,具有良好定位,方便车载充电器内部电子元件的接口对外接驳使用。4、在安全锤与外壳的插接段之间有绝缘胶垫给予绝缘连接,该绝缘胶垫具有突出插接段而增加插拔力的凸缘,以致车载充电器插入汽车点烟器插座获得理想插拔力,插接更稳定,不易松脱,提升使用效果。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其一实施例外形示意图;附图2为图1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图1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参阅图1、2、3所示,系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有关一种车载充电器,配合插入汽车点烟器插座,该车载充电器包括有外壳1及内置于外壳1内的电子元件6,外壳1为一体式管体结构,采用金属材质制作,外壳1的前段为适配插入汽车点烟器插座的插接段11,而外壳1的后段为手持段12;手持段12的后端组设有后盖2,而插接段11的前端组设有安全锤3,安全锤3与插接段11之间有绝缘胶垫4给予绝缘连接,防止电路短接。后盖2设有内挂钩21,后盖2嵌入手持段12后通过内挂钩21挂接手持段12,后盖2上设有匹配电子元件6对外接口的通孔22。优选地,所述后盖2的内挂钩21为对称设计的弹臂体,方便制作及组装。外壳1为一体式管体结构,结构设计优化,整体性好,方便制作及组装。插接段11的前端组设有安全锤3,具有安全锤功能,易于放置和拾取,以便在需要情况下有效自救、逃生。后盖2设有内挂钩21,手持段12内壁上设有匹配内挂钩挂接的扣槽,结构简单,扣接组合,具有良好定位,方便车载充电器内部电子元件6的接口对外接驳使用。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绝缘胶垫4具有突出插接段11而增加插拔力的凸缘41,所述凸缘41为圆环形,当然也可以设计为环形间隔分布的凸点形式,利用凸缘41与汽车点烟器插座摩擦,增加插拔力,以致车载充电器插入汽车点烟器插座获得理想插拔力,插接更稳定,不易松脱,提升使用效果。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胶垫4为套管式,凸缘41跟随绝缘胶垫4一体成型制作,绝缘胶垫4嵌设组装在插接段11内,绝缘胶垫4的内孔嵌设有套筒5,套筒5通过螺纹连接安全锤3。该结构方便安全锤3组装,同时还获得理想绝缘效果,确保车载充电器的使用。安全锤3组合在车载充电器,不仅起到导通电源作用,同时还具有安全锤功能,以便在需要情况下有效自救、逃生。结构简单,易于放置和拾取。当然,以上结合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了详细说明,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因此,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车载充电器的组装结构,该车载充电器包括有外壳(1)及内置于外壳(1)内的电子元件(6),其特征在于:外壳(1)为一体式管体结构,外壳(1)的前段为适配插入汽车点烟器插座的插接段(11),而外壳(1)的后段为手持段(12);手持段(12)的后端组设有后盖(2),而插接段(11)的前端组设有安全锤(3),安全锤(3)与插接段(11)之间有绝缘胶垫(4)给予绝缘连接,所述后盖(2)设有内挂钩(21),后盖(2)嵌入手持段(12)后通过内挂钩(21)挂接手持段(12),后盖(2)上设有匹配电子元件(6)对外接口的通孔(22)。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载充电器的组装结构,该车载充电器包括有外壳(1)及内置于外壳(1)内的电子元件(6),其特征在于:外壳(1)为一体式管体结构,外壳(1)的前段为适配插入汽车点烟器插座的插接段(11),而外壳(1)的后段为手持段(12);手持段(12)的后端组设有后盖(2),而插接段(11)的前端组设有安全锤(3),安全锤(3)与插接段(11)之间有绝缘胶垫(4)给予绝缘连接,所述后盖(2)设有内挂钩(21),后盖(2)嵌入手持段(12)后通过内挂钩(21)挂接手持段(12),后盖(2)上设有匹配电子元件(6)对外接口的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周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浩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