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态无功补偿谐波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03320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2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态无功补偿谐波柜,包括柜体,柜体内设置有主断路器,该主断路器串联在滤波回路上,该滤波回路包括第一滤波回路、第二滤波回路和第三滤波回路,第一滤波回路上串联有第一电流互感器、第四电流互感器、第一断路器、第一可控硅组件和第一调谐滤波器;第二滤波回路上串联有第二电流互感器、第五电流互感器、第一断路器、第二可控硅组件和第二调谐滤波器;第三滤波回路上串联有第三电流互感器、第六电流互感器、第一断路器、第三可控硅组件和第三调谐滤波器。该静态无功补偿谐波柜结构合理,能够有效地抑制和治理谐波,保证供电质量,降低线路损耗,可靠性高,体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静态无功补偿谐波柜,属于电力工程

技术介绍
无功功率是用于那些感性负载工作时建立电磁场的需要,并在电力网络与这些设备之间来回传输的一种功率。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一样是输配电网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无功功率对供电系统和负载系统的正常运行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必需的。由于电网中存在大量的感性负载,所以就需要供电部门提供足够的无功功率。如果这些无功功率都有发电机(厂)发出并通过长距离的输电线路传送到所需的地方,这显然是不合理、不经济的,实际上也是不可能的。而合理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需要无功功率的地方或附近产生(发出)无功功率,即无功功率补偿。非线性负载(例如调速传动装置、变频器、不间断电源、调光灯具、电视机、电弧炉、电焊机、荧光灯等)从电网汲取非线性周期性电流,该非线性电流可通过傅立叶变换将其分解成基频电流(基频为f=50Hz)加上一系列基频倍数(频率为nf)的电流,将高于基频的电流称为谐波电流,称n为谐波次数。谐波的危害包括加大了各种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与电压,由此而引起了额外的功率损耗,直接使用电设备的效率降低;阻碍电设备的正常工作,造成附加损耗,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使其失去正常的判别能力,严重时还会引起公共电网中的谐振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静态无功补偿谐波柜。本技术所述的静态无功补偿谐波柜包括柜体,柜体内设置有第一滤波回路、第二滤波回路和第三滤波回路,其中第一滤波回路上串联有第一电抗器和第四电抗器,该第四电抗器同时与第一滤波电容器的第一端点和第二滤波电容器的第一端点连接;第二滤波回路上串联有第二电抗器和第五电抗器,该第五电抗器同时与第一滤波电容器的第二端点和第二滤波电容器的第二端点连接;第三滤波回路上串联有第三电抗器和第六电抗器,该第六电抗器同时与第一滤波电容器的第三端点和第二滤波电容器的第三端点连接;还包括第七电抗器、第八电抗器和第九电抗器,该第七电抗器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电抗器和第四电抗器之间,第七电抗器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一可控硅组件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可控硅组件的第一连接端连接;该第一可控硅组件的第二连接端与第三可控硅组件的第一连接端连接;第八电抗器的一端连接在第二电抗器和第五电抗器之间;第八电抗器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可控硅组件和第三可控硅组件之间;第九电抗器的一端连接在第三电抗器和第六电抗器之间;第九电抗器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三可控硅组件的第二连接端和第二可控硅组件的第二连接端连接;第一可控硅组件的第一控制端、第二控制端、第二可控硅组件的第一控制端、第二控制端以及第三可控硅组件的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分别与触发器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抗器连接到第一母线上;所述的第二电抗器连接到第二母线上;所述的第三电抗器3连接到第三母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静态无功补偿谐波柜结构合理,能够有效地抑制和治理谐波,吸收谐波电流,保证供电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静态无功补偿谐波柜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静态无功补偿谐波柜包括柜体(图中未示出),柜体内设置有第一滤波回路、第二滤波回路和第三滤波回路,其中第一滤波回路上串联有第一电抗器1和第四电抗器4,该第四电抗器4同时与第一滤波电容器10的第一端点101和第二滤波电容器11的第一端点1101连接;第二滤波回路上串联有第二电抗器2和第五电抗器5,该第五电抗器5同时与第一滤波电容器10的第二端点102和第二滤波电容器11的第二端点1102连接;第三滤波回路上串联有第三电抗器3和第六电抗器6,该第六电抗器6同时与第一滤波电容器10的第三端点103和第二滤波电容器11的第三端点1103连接;还包括第七电抗器7、第八电抗器8和第九电抗器9,该第七电抗器7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电抗器1和第四电抗器4之间,第七电抗器7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一可控硅组件13的第一连接端1301和第二可控硅组件15的第一连接端1501连接;该第一可控硅组件13的第二连接端1302与第三可控硅组件14的第一连接端1401连接;第八电抗器8的一端连接在第二电抗器2和第五电抗器5之间;第八电抗器8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可控硅组件13和第三可控硅组件14之间;第九电抗器9的一端连接在第三电抗器3和第六电抗器6之间;第九电抗器9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三可控硅组件14的第二连接端1402和第二可控硅组件15的第二连接端1502连接;第一可控硅组件13的第一控制端1303、第二控制端1304、第二可控硅组件15的第一控制端1503、第二控制端1504以及第三可控硅组件14的第一控制端1403和第二控制端1404分别与触发器12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抗器1连接到第一母线L1上;所述的第二电抗器2连接到第二母线L2上;所述的第三电抗器3连接到第三母线L3上。综上所述,即为本技术实施例内容,而显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此,其可根据不同应用环境,利用本技术的功能实现相应的需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态无功补偿谐波柜,包括柜体,其特征在于,柜体内设置有第一滤波回路、第二滤波回路和第三滤波回路,其中第一滤波回路上串联有第一电抗器和第四电抗器,该第四电抗器同时与第一滤波电容器的第一端点和第二滤波电容器的第一端点连接;第二滤波回路上串联有第二电抗器和第五电抗器,该第五电抗器同时与第一滤波电容器的第二端点和第二滤波电容器的第二端点连接;第三滤波回路上串联有第三电抗器和第六电抗器,该第六电抗器同时与第一滤波电容器的第三端点和第二滤波电容器的第三端点连接;还包括第七电抗器、第八电抗器和第九电抗器,该第七电抗器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电抗器和第四电抗器之间,第七电抗器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一可控硅组件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可控硅组件的第一连接端连接;该第一可控硅组件的第二连接端与第三可控硅组件的第一连接端连接;第八电抗器的一端连接在第二电抗器和第五电抗器之间;第八电抗器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可控硅组件和第三可控硅组件之间;第九电抗器的一端连接在第三电抗器和第六电抗器之间;第九电抗器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三可控硅组件的第二连接端和第二可控硅组件的第二连接端连接;第一可控硅组件的第一控制端、第二控制端、第二可控硅组件的第一控制端、第二控制端以及第三可控硅组件的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分别与触发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态无功补偿谐波柜,包括柜体,其特征在于,柜体内设置有第一滤波回路、第二滤波回路和第三滤波回路,其中第一滤波回路上串联有第一电抗器和第四电抗器,该第四电抗器同时与第一滤波电容器的第一端点和第二滤波电容器的第一端点连接;第二滤波回路上串联有第二电抗器和第五电抗器,该第五电抗器同时与第一滤波电容器的第二端点和第二滤波电容器的第二端点连接;第三滤波回路上串联有第三电抗器和第六电抗器,该第六电抗器同时与第一滤波电容器的第三端点和第二滤波电容器的第三端点连接;还包括第七电抗器、第八电抗器和第九电抗器,该第七电抗器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电抗器和第四电抗器之间,第七电抗器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一可控硅组件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可控硅组件的第一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慧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聚鑫荣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