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血管壁中注射流体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9754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将流体注射到治疗区域中的方法和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囊(16)导管(14),该囊具有多个向外伸展的注射器(20)。流体通道(26)将每个注射器与流体源(60)相连接。在使用期间,该囊位于邻近治疗区域(54)的脉管中,并膨胀使注射器插入脉管壁中。因此流体导入到流体通道(26)中,通过注射器(20),进入治疗区域(54)。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具有上述注射器(20)的可弯曲管(64)。该管(64)安装在多腔导管(14)和垫圈之间。与该垫圈连接的导线(38)通过导管(14)的腔(27)。一旦该装置位于脉管中,该导线被部分抽出。这便迫使该垫圈朝导管(14)前进,从而迫使可弯曲管(64)向外弯曲,从而使注射器(10)插入到脉管壁中。(*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是于1995年10月10日申请的题为“带有流体药物注射器的导管”的申请号为08/541,526的同时待审的美国专利申请的部分继续申请,而申请号为08/541,526的美国专利申请是于1995年7月10日申请的题为“将流体药物注射到动脉壁的导管”的申请号为08/500,121的同时待审的美国专利申请的部分继续申请。本申请也是于1996年1月11日申请的题为“带有流体药物注射器的导管”的申请号为08/584,310的同时待审的美国专利申请的部分继续申请。在本段中确定的这些申请的内容合并入本专利技术作为参考。由于某些流体的毒性,该过程必须确保只有很少量的药物被冲洗进入血液,并且没有真正注入脉管壁中。因此,将流体给服到动脉壁中的装置必须易于使用,精确并且可靠。已经提出了几种装置用于将流体直接注入到脉管壁中。例如,颁发给Barath等人的美国专利USP5,112,305和5,242,397中公开了一种用于脉管壁投药的装置。特别是,在Barath等人的专利中公开的装置采用了一种囊,该囊开始时被慢慢填充药物使囊膨胀,并使囊的表面对着脉管壁。接着将囊快速填充。该囊的快速填充重新配置了囊的表面上用于插入脉管壁和通过管的扩张注入药物的管的扩张度。但是已经证明这种装置不是十分满意。特别是当使用这种装置时,用于将流体注入到脉管壁的机械不是独立的,和不是可脱离将装置安置在动脉中并穿入脉管壁的机械独立操作的。另外,该装置能够在穿入脉管壁时对该装置的流体注射器选择性地施用不同的力。根据上面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将流体注射到脉管壁中的装置,该装置带有用于穿入脉管壁的将流体注射到脉管壁的机械,脉管壁与该机械是隔开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将流体注射到脉管壁中的装置,该装置能够选择性地改变用于穿入脉管壁的力。本专利技术的再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将流体注射到脉管壁中的装置,该装置能容易地使用,并且制造相对简单和低廉。本专利技术还有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将放射性同位素注射到脉管壁中的装置。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类型中,所述扩展器包括一种囊,该囊可从收缩的第一种构型膨胀为膨胀的第二种构型。所述注射器从囊快速延伸并与囊在第一种构型和第二种构型之间径向移动。注射器穿入治疗区域并当囊处于第二种构型时选择性地释放流体。而且当囊处于第二种构型时该囊同时能够使脉管膨胀。如下面所描述,一种吹胀器选择性地控制囊的膨胀度,并且流体源选择性地将流体压送至注射器。因此,将使注射器穿入脉管壁的机械与将流体释放到脉管壁中的机械相分离。至少一个流体通道连接了与注射器保持流体沟通的流体源。例如,该流体通道可以包括一种可弯曲的套管,该套管大体上围绕并装入至少部分囊的外表面。该套管与囊的外表面结合形成部分流体通道。在这种流体通道的具体方式中,套管的一个远端直接附着在囊的外表面上,而套管的一个开口近端从囊近接地延伸至与流体源连接。每个注射器基本上可以是带有附着端和开口刃口的管状突出部。附着端包括一个直接安装在套管上基板。在注射器的另一种具体方式中,多个管状突出部可以安装在相同的基板上。每个管状突出部包括一个穿过注射器的流体孔道,该注射器与流体通道保持流体沟通。为了建立从流体源到流体孔道的流体路径,注射器的基板可以越过孔口安装在套管上,该孔口既可以在套管中预先形成,也可以在注射器已经附着在套管上以后再在套管中形成。如本专利技术所希望的那样,吹胀器可以直接连接到导管的腔中。该导管腔依次与囊的内部保持流体沟通,以使囊在第一种和第二种构型之间膨胀和缩小。流体源包括与流体通道保持流体沟通的流体泵,该泵用于选择性地从流体源向注射器压送流体。本专利技术也涉及一种用于扩展治疗区域并从流体源向治疗区域输送流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当囊处于其第一种构型时使囊在脉管中前进,使该囊膨胀至其第二种构型并从注射器中选择性地将流体释放到治疗区域中。基本上来说,该囊在脉管中前进直到该囊的位置大体上与治疗区域邻近。接着该囊膨胀至其第二种构型。囊的膨胀使随囊一起移动的至少一个注射器刃口穿入治疗区域。囊的膨胀也能够同时引起脉管的扩张。根据流体和想要治疗的不同,该流体可以基本上在刃口穿入治疗区域的同时释放,或者可以在刃口穿入治疗区域与从注射器的流体释放之间有一个时间差。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类型中,所述扩展器包括一个多腔导管和一个垫圈。该导管和垫圈都在与垫圈相同的纵向轴周围排列,而垫圈与多腔导管的远端远离并隔开。重要的是该垫圈能沿纵向轴平移,使垫圈和多腔导管之间的间隔能够增加或者减小。该第二种类型包括多个空的易弯曲的管,每个管都与一个腔排列,并且每个管都有远端,中间区域和近端。每个管的远端附着在垫圈上。每个管的近端附着在导管上。管与导管之间的附着,以及管与垫圈之间的附着,将许多管围绕导管径向排列。在这种排列中,多腔导管与多个管之间的附着应使每个管的腔按照与多腔导管的相应的腔保持流体沟通的方式连接。结果流体可以在压力下输送通过多腔导管并进入该多个管。一般来说,每个管被连接到导管中的独立的腔上。或者,该多个管也可以与多腔导管中的一个或多个普通腔单独连接或结合连接。在扩展器的第二种类型中,多个注射器附着在每个易弯曲管的中间区域,并从纵向轴向外径方向凸出。流体通过多腔导管、易弯曲管的腔并从注射器出来。对于该第二种类型,推挽式连接的导线与垫圈连接并穿过多腔导管的一个腔。穿过多腔导管的推挽式连接导线的插入使得该推挽式连接导线能沿本专利技术的纵向轴平移。而且,推挽式连接导线的平移使得垫圈相对于多腔导管平移。在这种方式中,推挽式连接导线可以用于增加或减小垫圈与多腔导管之间的间隔。如后面的详细描述所述,当垫圈与多腔导管之间的间隔降低时,每个易弯曲管从纵向轴向外拱起或弯成弓形,使装置成为膨胀的构型。或者,当推挽式连接导线前进以增加垫圈与多腔导管之间的间隔时,每个易弯曲管弄直或变平,使装置成为收缩的构型。重要的是应该认识到,本专利技术的装置采用了能产生穿入脉管壁的注射器的机械,脉管壁与该机械是隔开的,注射器将流体释放到脉管壁中。而且,该装置能够改变用于穿入脉管壁的力,并能同时使脉管壁膨胀。另外,本专利技术特别适用于将放射性同位素直接注射到脉管壁中。详细描述首先参照附图说明图1,可以看到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将流体13注射到血管壁11的装置10位于病人12的上体中的血管11中。但是,装置10的使用不只限于上体血管11,而是可用于病人12全身的动脉和脉管中。重要的是,如后面的详细描述所述,此处提供的装置10允许流体13沿着脉管11的周缘直接在脉管11中对称注射。参照图2,具有本专利技术特征的装置10的第一种类型包括一个多腔导管14,一个安装在其上的扩展器,一个套管18和多个注射器20。如图2-7所示,该扩展器可以是一个可膨胀的囊16。该囊16至少在大体上收缩的第一种构型和大体上膨胀的第二种构型之间膨胀和收缩。囊16当处于第一种构型时基本上是收缩的。囊16当处于第二种构型时根据脉管11的尺寸可以是从部分膨胀到全部膨胀的任何位置。为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囊16和套管18优选的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制造。另外,图2指出套管18围绕着囊16的大部分,并且多个注射器20安装在套管18上。其中示出的注射器20仅仅是示范性的。囊16、套管18和注射器20之间的结构配合的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将流体从流体源输送至治疗区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当囊处于第一种构型时,将囊在脉管中推进,直至该囊基本上位于邻近治疗区域,该囊带有一个套管,该套管围绕至少部分该囊;将所述囊膨胀至较大的第二种构型,使得附着在套管的外表面 并随囊移动的至少一个注射器的刃口穿入到治疗区域中;和选择性地将流体从注射器释放到治疗区域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丹尼斯M维吉尔罗伯特E赖斯彼得巴拉斯
申请(专利权)人:英特温什奈尔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