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气浮式溢油分离的船载溢油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28762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0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气浮式溢油分离的船载溢油回收系统,包括收油机、油水分离单元、气浮单元和污油仓;气浮单元包括浮筒和气浮接触区,收油机上设有溢流堰调节板,油水分离单元包括油水分离区,油水分离单元前端设有进水管接口,进水管接口与收油机相连接;气浮释放口与多相介质泵的出口相连;气浮接触区和油水分离区通过斜板分隔,油水分离单元的中后段设有隔油板和分水板,油水分离单元的后部设有与多相介质泵的进口相连接的回流水出口;收油机上设有储油罐,油水分离单元设有排油管和排水管,污油仓与排油管相连接。其能够提高回收溢油的含油浓度,最大限度的利用污油仓,在船舶上使用时,减少船舶往返次数,提高收油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应急
,涉及一种基于气浮式溢油分离的船载溢油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海上石油生产及运输导致溢油事故日益增多,造成严重水体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并逐步危及人类的生活和健康,这也使石油污染问题进入公众的视野。多年来,溢油处置已发展出多种方法,其中常用溢油处理方式有物理回收、可控燃烧和喷洒消油剂,其中物理回收法既能回收能源又能避免二次污染,是溢油处置的首选方法。溢油物理回收设施主要包括堰式、转盘式、毛刷式、绳式和动态斜面式收油机等。目前国外已有的溢油回收设施,国内也大都进行了仿制,但从性能及稳定性等方面稍逊一筹。总体上,轮鼓式、盘式及毛刷式收油机回收溢油浓度较高,但存在回收速率偏低的缺陷,而堰式、动态斜面式收油机的收油速率虽然有所提高,但回收溢油中的含水率大大增加。特别是当溢油量较少或风浪较大时,各类收油机回收溢油的含水率均较高,占据了溢油回收船舶有限的存储空间,增加了船舶往返的次数,不利于溢油的快速回收。气浮法是以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作为载体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或油类物质,在本专利中主要利用微气泡与溢油粘附形成微气泡-溢油复合体,使溢油的密度降低,流动性增强,改善油水分离效率。开发的基于气浮式溢油分离的船载式油水分离装置,降低回收溢油的含水率,对于提高溢油回收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要一种基于气浮式溢油分离的船载溢油回收系统,提高回收溢油的含油浓度,最大限度的利用污油仓,在船舶上使用时,减少船舶往返次数,提高收油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气浮式溢油分离的船载溢油回收系统,提高回收溢油的含油浓度,最大限度的利用污油仓,在船舶上使用时,减少船舶往返次数,提高收油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气浮式溢油分离的船载溢油回收系统,包括收油机、油水分离单元、气浮单元和船舶污油仓;气浮单元包括浮筒和气浮接触区,收油机上设有溢流堰调节板,油水分离单元包括油水分离区,油水分离单元前端设有进水管接口,进水管接口与收油机相连接;气浮释放口与多相介质泵的出口相连;气浮接触区和油水分离区通过斜板分隔,油水分离单元的中后段设有隔油板和分水板,油水分离单元的后部设有与多相介质泵的进口相连接的回流水出口;收油机上设有储油罐,油水分离单元设有排油管和排水管,船舶污油仓与排油管相连接。在以上方案中优选的是,排水管上设有出水阀门。还可以优选的是,污油仓的底部设有排空口。还可以优选的是,收油机设为毛刷、堰式或动态斜面式。还可以优选的是,储油罐设置在隔油板的前方。还可以优选的是,排油管设置在储油罐的顶部。还可以优选的是,储油罐的高度为0.2-1.0m。还可以优选的是,隔油板距油水分离单元的下壁的高度为0.1-0.5m。还可以优选的是,分水板的高度为0.5-1.5m。还可以优选的是,分水板高于排油管120.3-0.5m。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气浮式溢油分离的船载溢油回收系统,提高回收溢油的含油浓度,最大限度的利用船舶污油仓,在船舶上使用时,减少船舶往返次数,提高收油效率。其具有如下优点:(1)船载式收油机回收的溢油进入油水分离反应器进行二次分离,回收溢油的含油浓度大于90%,高于毛刷转盘等粘附式收油机,能够最大限度减少污油储存空间;(2)溢油在油水分离系统形成溢油-气泡复合体,分离速度快,能够实现溢油的快速高效回收;(3)装置体积小且为撬装式,便于运送到溢油现场,适合溢油回收船、渔船等各类船舶的快速安装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气浮式溢油分离的船载溢油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浮筒,2为溢流堰调节板,3为螺杆泵,4为进水管接口,5为气浮释放口,6为气浮接触区,7为斜板,8为油水分离区,9为隔油板,10为分水板,11为储油罐,12为排油管,13为排水管,14为回流水出口,15为多相介质泵,16为排空口,17为出水阀门,18为船舶污油仓,19为稳定罐,20为排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显然可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不同的变型和改型而不超出后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专利技术更宽的精神和范围。因此,以下实施例具有例示性的而没有限制的含义。实施例:一种基于气浮式溢油分离的船载溢油回收系统,包括收油机、油水分离单元、气浮单元和污油仓18;气浮单元包括浮筒1和气浮接触区6,收油机上设有溢流堰调节板2,油水分离单元包括油水分离区8,油水分离单元前端设有进水管接口4,进水管接口4与收油机相连接;气浮释放口5与多相介质泵15的出口相连;气浮接触区6和油水分离区8通过斜板7分隔,油水分离单元的中后段设有隔油板9和分水板10,油水分离单元的后部设有与多相介质泵15的进口相连接的回流水出口14;收油机上设有储油罐11,油水分离单元设有排油管12和排水管13,污油仓18与排油管12相连接。在上述实施例中,排水管13上设有出水阀门17。在上述实施例中,污油仓18的底部设有排空口16。在上述实施例中,收油机设为毛刷、堰式或动态斜面式。在上述实施例中,储油罐11设置在隔油板9的前方。在上述实施例中,排油管12设置在储油罐11的顶部。在上述实施例中,储油罐11的高度为0.2-1.0m。在上述实施例中,隔油板9距油水分离单元的下壁的高度为0.1-0.5m。在上述实施例中,分水板10的高度为0.5-1.5m。在上述实施例中,分水板10高于排油管120.3-0.5m。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气浮式溢油分离的船载溢油回收系统,隔油板9与油水分离单元的顶壁及侧壁相连。油水分离单元上部位于隔油板9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高位的排气管20。螺杆泵3与进水管接口4相连接。稳定罐19连接在气浮释放口5和多相介质泵15之间。采用人工或机械吊装的方式将收油机放入水体,溢流堰调节板2的高度可调节油水混合物进入收油机的速率,将油水混合物泵入油水分离单元的气浮接触区6,在气浮接触区6油水混合物与来自多相介质泵15的气浮水释放的气泡相互粘附,形成溢油-气泡复合体上浮至油水分离区8,随着进油量的增多,油水分离区8的油层增加至一定厚度形成过滤层,使油水在油水分离区8充分分离,分离上浮的溢油进入储油罐11,在压力的作用下经排油口12进入污油仓18。斜板7向后端倾斜,空间不断增大,溢油-气泡复合体在上升过程速度逐渐变小,避免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气浮式溢油分离的船载溢油回收系统,包括收油机、油水分离单元、气浮单元和污油仓(18);其特征在于:气浮单元包括浮筒(1)和气浮接触区(6),收油机上设有溢流堰调节板(2),油水分离单元包括油水分离区(8),油水分离单元前端设有进水管接口(4),进水管接口(4)与收油机相连接;气浮释放口(5)与多相介质泵(15)的出口相连;气浮接触区(6)和油水分离区(8)通过斜板(7)分隔,油水分离单元的中后段设有隔油板(9)和分水板(10),油水分离单元的后部设有与多相介质泵(15)的进口相连接的回流水出口(14);收油机上设有储油罐(11),油水分离单元设有排油管(12)和排水管(13),污油仓(18)与排油管(12)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气浮式溢油分离的船载溢油回收系统,包括收油机、
油水分离单元、气浮单元和污油仓(18);其特征在于:气浮单元包
括浮筒(1)和气浮接触区(6),收油机上设有溢流堰调节板(2),
油水分离单元包括油水分离区(8),油水分离单元前端设有进水管接
口(4),进水管接口(4)与收油机相连接;气浮释放口(5)与多相
介质泵(15)的出口相连;气浮接触区(6)和油水分离区(8)通过
斜板(7)分隔,油水分离单元的中后段设有隔油板(9)和分水板(10),
油水分离单元的后部设有与多相介质泵(15)的进口相连接的回流水
出口(14);收油机上设有储油罐(11),油水分离单元设有排油管(12)
和排水管(13),污油仓(18)与排油管(12)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浮式溢油分离的船载溢油回收系
统,其特征在于:排水管(13)上设有出水阀门(1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气浮式溢油分离的船载溢油回收系
统,其特征在于:污油仓(18)的底部设有排空口(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国牟桂芹房师平谢谚姚猛杨洋洋裴哲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