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嘉农专利>正文

塞锁自毁安全型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8266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塞锁自毁安全型注射器,包括锥头(1)、芯杆(2)、外套(3)及活塞(5);锥头(1)具有锥头孔(1-1),锥头(1)与外套(3)为一体件;芯杆(2)为具有头部(2-1)、颈部(2-2)及杆身(2-3)的一体件;活塞(5)套置在芯杆(2)的头部(2-1)上;其特征在于:本注射器还具有塞锁头(4),塞锁头(4)设有密闭定位部(4-1),活塞(5)设有结合定位部(5-1),塞锁头(4)的密闭定位部(4-1)与活塞(5)的结合定位部(5-1)相互插接而密闭结合定位,在外套(3)的内部的上端设有塞锁腔(6),塞锁腔(6)的内径小于外套(3)的内腔的内径0.05mm至58mm,塞锁头(4)可与塞锁腔(6)相配合,塞锁头(4)与塞锁腔(6)的相配合处的外径大于塞锁腔(6)的内径0.05mm至3.95mm。(*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毁型注射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号为00219356.6,名称为“堵塞型一次性注射器”的技术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注射器。该注射器包括外套、芯杆、活塞;外套具有锥头,锥头设有锥头孔,锥头孔内设有环状凸台;活塞前端设有堵头,堵头后端具有切口,堵头中心设有芯骨;活塞与堵头连接,可以一体制成,也可以粘接而成;堵头具有锥度,前端为小头;环状凸台内壁设有至少一条轴向导流槽;芯杆后部设有限位件。上述注射器的堵头与活塞一体制成的工艺难度较大,生产成品率较低,成本高昂,在使用时由于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所以堵头后端的切口不易断裂,较难达到堵塞的效果;如果粘接而成,堵头很难精确定位在活塞的中心位置,因为粘接面积小,所以没使用时就容易脱落,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注射完成后堵塞且闭锁注射通路而自毁,无法重复使用的一种塞锁自毁安全型注射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注射器包括锥头、芯杆、外套及活塞;锥头具有锥头孔,锥头与外套为一体件;芯杆为具有头部、颈部及杆身的一体件;活塞套置在芯杆的头部上;本注射器还具有塞锁头,塞锁头设有密闭定位部,活塞设有结合定位部,塞锁头的密闭定位部与活塞的结合定位部相互插接而密闭结合定位,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外套的内部的上端设有塞锁腔,塞锁腔的内径小于外套的内腔的内径,塞锁头可与塞锁腔相配合,塞锁头与塞锁腔的相配合处的外径大于塞锁腔的内径。上述塞锁头设有一或两条弹性槽。上述塞锁头的密闭定位部为凸型柱,活塞的结合定位部为凹型通孔。上述塞锁头的密闭定位部为凹型孔,活塞的结合定位部为凸型柱。本注射器还具有注射针,注射针具有针管、连接部及针座,注射针的针座与锥头热熔或粘接固定。上述锥头孔的内壁设有防捅部,防捅部上设有导液孔,导液孔为锥头孔的一部分,导液孔的截面积大于针管的截面积。上述芯杆为十字翼片芯杆,在其中一翼片的后部具有限位件,以防止错误操作。本专利技术具有积极的使用效果由于塞锁头的密闭定位部与活塞的结合定位部相互插接而密闭结合定位,塞锁头的密闭定位部为凸型柱,活塞的结合定位部为凹型通孔,可正常的吸取及注射药液,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外套的内部的上端设有塞锁腔,塞锁腔的内径小于外套的内腔的内径,塞锁头可与塞锁腔相配合,塞锁头与塞锁腔的相配合处的外径大于塞锁腔的内径;塞锁头设有一或两条弹性槽,弹性槽受到塞锁腔的内壁挤压而变形,强制使塞锁头被滞留而塞锁在塞锁腔内;最后的药液可通过弹性槽进入锥头孔,以减少药液的残留量;在锥头孔的内壁设有防捅部,防捅部上设有导液孔,导液孔为锥头孔的一部分,导液孔的截面积大于针管的截面积,以保证药液连续注射;防捅部的设置,在注射完成后可防止塞锁头被捅掉;在注射完成后,由活塞的凹型通孔、活塞的内壁与芯杆的头部及颈部之间的空隙、活塞的下底面与杆身的顶片的上表面之间的空隙构成气流通路,破坏外套内腔中的负气压腔,因此无法吸取药液,达到塞锁注射通路且破坏外套内腔中的负气压腔而自毁的目的,由于注射器无法重复使用而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注射针的针座与锥头粘接或热熔固定,防止注射针重复使用。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工艺简单,性能可靠,具有实用性,是无法重复使用的一种塞锁自毁安全型注射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注射完成后)的结构示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图3为实施例1的塞锁头示图;图4为实施例1的活塞示图;图5为图1的B-B剖面图;图6为实施例1注射完成后向后拉出芯杆与活塞的效果图。图7为实施例2(注射完成后)的结构示图;图8为实施例2的塞锁头示图;图9为实施例2的活塞示图。图10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图及注射完成后向后拉出芯杆与活塞的效果图;图11为实施例3的锥头结构示图;图12为实施例3的塞锁头示图。图13为实施例4的结构示图及注射完成后向后拉出芯杆与活塞的效果图;图14为实施例4的塞锁头示图。图15为实施例5(注射完成后)的结构示图;图16为图15的D-D剖面图; 图17为实施例5的活塞示图;图18为实施例5的芯杆的头部、颈部及杆身的顶片的结构示图;图19为图18的E向视图;图20为实施例5注射完成后向后拉出芯杆与活塞的效果图。图21为实施例6的结构示图及注射完成后向后拉出芯杆与活塞的效果图;图22为实施例6的塞锁头示图;图23为实施例6的活塞示图。图24为实施例7(注射完成后)的结构示图;图25为图24的F-F剖面图;图26为实施例7的芯杆的头部、颈部及杆身的顶片的结构示图;图27为图26的G向视图。图28为实施例8(注射完成后)的结构示图;图29为实施例8的塞锁头示图;图30为实施例8的活塞示图。图31为实施例9结构示图及注射完成后向后拉出芯杆与活塞的效果图;图32为实施例9的塞锁头示图;图33为图31的H-H剖面图;图34为实施例9的活塞示图;图35为实施例9的芯杆的头部、颈部及杆身的顶片的结构示图;图36为图35的K向视图;图37为实施例10的结构示图及注射完成后向后拉出芯杆与活塞的效果图;图38为实施例10的塞锁头示图;图39为实施例10的连接定位杆示图。图40为实施例11的结构示图及安全护套的效果图;图41为图40的M-M剖面图;图42为图40的P向视图。图43为实施例12的结构示图;图44为图43的S-S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见图1至图6,本实施例的注射器所使用的材料符合国家标准。本实施例注射器所适用的规格为10毫升及10毫升以下。本实施例的注射器具有锥头1、芯杆2、外套3、活塞5,锥头1具有锥头孔1-1,锥头1与外套3为一体件,芯杆2为具有头部2-1、颈部2-2及杆身2-3的一体件,活塞5套置在芯杆2的头部2-1上;见图1至图6,本注射器还具有塞锁头4,塞锁头4设有密闭定位部4-1,活塞5设有结合定位部5-1,塞锁头4的密闭定位部4-1与活塞5的结合定位部5-1相互插接而密闭结合定位,塞锁头4的密闭定位部4-1为凸型柱,活塞5的结合定位部5-1为凹型通孔,可正常的吸取及注射药液;在外套3的内部的上端设有塞锁腔6,塞锁腔6的内径小于外套3的内腔的内径0.95mm;塞锁头4可与塞锁腔6相配合,塞锁头4与塞锁腔6的相配合处的外径大于塞锁腔6的内径0.65mm;塞锁头4设有一条弹性槽4-2,芯杆2向前推进活塞5与塞锁头4注射药液,最后的药液可通过弹性槽4-2进入锥头孔1-1,以减少药液的残留量;在锥头孔1-1的内壁设有防捅部1-2,防捅部1-2上设有导液孔,导液孔为锥头孔1-1的一部分,导液孔的截面积大于针管7-1的截面积0.5mm2,以保证药液连续注射;防捅部1-2的设置,在注射完成后可防止塞锁头4被捅掉;见图6,当芯杆2推进到底,药液注射完成后,塞锁头4进入塞锁腔6内,由于塞锁头4与塞锁腔6的相配合处的外径大于塞锁腔6的内径0.65mm;塞锁头4的弹性槽4-2受到塞锁腔6的内壁挤压而变形,强制使塞锁头4被滞留而塞锁在塞锁腔6内,在向后抽动芯杆2想吸取药液时,由活塞5的凹型通孔5-1、活塞5的内壁与芯杆2的头部2-1及颈部2-2之间的空隙、活塞5的下底面与杆身2-3的顶片2-3-1的上表面之间的空隙构成气流通路,破坏外套内腔中的负气压腔,因此无法吸取药液,达到塞锁注射通路且破坏外套内腔中的负气压腔而自毁的目的,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嘉农陈秀恋
申请(专利权)人:陈嘉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