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混凝土梁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81088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9 0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混凝土梁连接节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接节点包括:钢筋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核心钢管、混凝土、上层钢管、下层钢管、翅片、外加强环板、柱内纵向受力钢筋、梁内纵向受力贯通钢筋和梁内纵向受力截断钢筋;在钢筋混凝土梁内,正对着核心钢管的区域设置有梁内纵向受力截断钢筋,梁内纵向受力截断钢筋的末端终止于核心钢管之前,并且梁内纵向受力截断钢筋的末端向下弯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施工简单,制作安装方便,延性与滞回性能稳定优异,具有足够的节点锚固强度,保证内力的可靠传递;此构造措施能够保证结构体系优势充分发挥,实现承载性能和经济效益的结合统一,可广泛应用于高层及大跨度结构体系之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大跨度建筑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混凝土梁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基于高层及大跨度建筑结构建设的迫切需求以及强烈地震频发的现状,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混凝土梁结构是一种抗压性能及抗震性能优良的结构形式,在高层及大跨度结构中广泛应用。要保证这种结构体系充分发挥作用,采用适合的梁柱节点连接方法,保证内力的有效传递十分必要,其梁柱连接节点的可靠性会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混凝土梁连接节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混凝土梁连接节点,在保证结构体系充分发挥作用的同时,便于施工,实现承载性能和经济效益的结合统一;通过改进节点,以提高结构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混凝土梁连接节点。本技术的新型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混凝土梁连接节点包括:钢筋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核心钢管、混凝土、上层钢管、下层钢管、翅片、外加强环板、柱内纵向受力钢筋、梁内纵向受力贯通钢筋和梁内纵向受力截断钢筋;其中,竖直的钢筋混凝土柱与水平的钢筋混凝土梁互相垂直相交于节点;在钢筋混凝土柱中的节点区域设置有与其同轴的核心钢管,核心钢管的高度超过钢筋混凝土梁的梁顶和梁底;核心钢管内填充混凝土;在核心钢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四块中心对称的呈辐射状分布的翅片,翅片的高度与核心钢管的高度相同;在钢筋混凝土柱内,分别位于节点的上面和下面设置有同轴的上层钢管和下层钢管,上层钢管和下层钢管的内径大于核心钢管的外径,上层钢管和下层钢管与翅片相对的位置开槽,翅片通过槽分别与上层钢管和下层钢管焊接连接;在相邻的两个翅片之间设置有外加强环板连接上层钢管和下层钢管;钢筋混凝土柱与上层钢管、下层钢管和外加强环板构成叠合柱;在钢筋混凝土柱的周边且位于上层钢管和下层钢管外侧,设置一层或两层柱内纵向受力钢筋;钢筋混凝土梁内且位于核心钢管外设置有贯通钢筋混凝土梁的梁内纵向受力贯通钢筋;在钢筋混凝土梁内,正对着核心钢管的区域设置有梁内纵向受力截断钢筋,梁内纵向受力截断钢筋的末端终止于核心钢管之前,并且梁内纵向受力截断钢筋的末端向下弯折。核心钢管、上层钢管、下层钢管和柱内纵向受力钢筋均与钢筋混凝土柱同轴。钢筋混凝土柱为圆柱体或长方体;钢筋混凝土梁为长方体。核心钢管的高度超过钢筋混凝土梁的梁顶和梁底分别不少于300mm。翅片在贯穿钢筋穿过的地方需开孔,每个翅片的开孔不能多于2个,并避免造成过大削弱。贯穿钢筋从外加强环板之间的空隙以及翅片中的开孔中穿过。钢筋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采用普通或高性能混凝土;翅片、核心钢管、上层钢管、下层钢管和外加强环板采用低合金钢材或高强度钢材;混凝土采用普通或高性能混凝土。翅片的数量为四块;翅片与核心钢管之间沿全长采用双面角焊缝焊接;外加强环板的数量为四块,分别与上层钢管和下层钢管焊接连接,减小叠合柱刚度突变,保证刚度在节点处的连续性;外加强环板和翅片在贯通钢筋穿过的地方需开孔,便于贯通钢筋穿过;为了避免在所述核心钢管上开孔,影响结构承载性能,梁内纵向受力截断钢筋所在位置正对着核心钢管,因此梁内纵向受力截断钢筋的末端在靠近核心钢管的位置向下弯折一段,保证具有足够的锚固长度,锚固长度不少于钢筋混凝土梁的高度;核心钢管内填混凝土,提高节点核心区域的承载能力,形成双钢管组合结构。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施工简单,制作安装方便,延性与滞回性能稳定优异,具有足够的节点锚固强度,保证内力的可靠传递;此构造措施能够保证结构体系优势充分发挥,实现承载性能和经济效益的结合统一,可广泛应用于高层及大跨度结构体系之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新型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混凝土梁连接节点的透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新型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混凝土梁连接节点的剖面图,其中,(a)为沿钢筋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的轴线的剖面图,(b)为沿图(a)中A-A’线的剖面图,(C)为沿图(a)中B-B’线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新型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混凝土梁连接节点包括:钢筋混凝土柱1、钢筋混凝土梁6、核心钢管3、混凝土 5、上层钢管9、下层钢管10、翅片2、外加强环板4、柱内纵向受力钢筋、梁内纵向受力贯通钢筋7和梁内纵向受力截断钢筋8;其中,竖直的钢筋混凝土柱I与水平的钢筋混凝土梁6互相垂直相交于节点;在钢筋混凝土柱中的节点区域设置有与其同轴的核心钢管3,核心钢管的高度超过钢筋混凝土梁的梁顶和梁底分别不少于300mm;核心钢管内填充混凝土 5;在核心钢管的外壁上设置有4块中心对称的呈辐射状分布的翅片2,翅片的高度与核心钢管的高度相同;在钢筋混凝土柱内,并且位于节点的上面和下面分别设置有上层钢管9和下层钢管10,上层钢管和下层钢管的内径大于核心钢管的外径;在钢筋混凝土柱内并且位于上层钢管和下层钢管外,设置一圈或两圈竖向钢筋;在每两个相邻的翅片之间设置有外加强环板4连接上层钢管和下层钢管,共4块外加强环板;在钢筋混凝土梁内并且位于核心钢管外设置有贯通钢筋混凝土梁的梁内纵向受力贯通钢筋77;在钢筋混凝土梁内,并且正对着核心钢管的区域,在核心钢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梁内纵向受力截断钢筋8,梁内纵向受力截断钢筋8的末端终止于核心钢管之前,并且下弯钢筋的末端向下弯折,保证具有足够的锚固长度,锚固长度不少于钢筋混凝土梁6的高度。图2为本技术的新型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混凝土梁连接节点的剖面图。本实施例的新型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混凝土梁连接节点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工厂,I)将翅片2在钢筋穿过的地方开孔;2)将翅片2与核心钢管3之间沿全长采用双面角焊缝焊接;3)所述上层钢管9和下层钢管10在翅片2所在位置开槽,便于与翅片2焊接连接。在现场,I)将工厂预制的翅片2及核心钢管3组合体放置在预先开槽的上层钢管9及下层钢管10上;2)将翅片2与上层钢管9及下层钢管10焊接;其次,将外加强环板4焊接于钢柱9上;3)绑扎钢筋混凝土柱I及钢筋混凝土梁6的钢筋,包括贯通钢筋7及下弯钢筋8;4)浇筑钢筋混凝土柱1、混凝土梁6及核心混凝土 5。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公布实施例的目的在于帮助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及所附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技术不应局限于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为准。【主权项】1.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混凝土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节点包括:钢筋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核心钢管、混凝土、上层钢管、下层钢管、翅片、外加强环板、柱内纵向受力钢筋、梁内纵向受力贯通钢筋和梁内纵向受力截断钢筋;其中,竖直的钢筋混凝土柱与水平的钢筋混凝土梁互相垂直相交于节点;在钢筋混凝土柱中的节点区域设置有与其同轴的核心钢管,核心钢管的高度超过钢筋混凝土梁的梁顶和梁底;核心钢管内填充混凝土;在核心钢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四块中心对称的呈辐射状分布的翅片,翅片的高度与核心钢管的高度相同;在钢筋混凝土柱内,分别位于节点的上面和下面设置有同轴的上层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混凝土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节点包括:钢筋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核心钢管、混凝土、上层钢管、下层钢管、翅片、外加强环板、柱内纵向受力钢筋、梁内纵向受力贯通钢筋和梁内纵向受力截断钢筋;其中,竖直的钢筋混凝土柱与水平的钢筋混凝土梁互相垂直相交于节点;在钢筋混凝土柱中的节点区域设置有与其同轴的核心钢管,核心钢管的高度超过钢筋混凝土梁的梁顶和梁底;核心钢管内填充混凝土;在核心钢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四块中心对称的呈辐射状分布的翅片,翅片的高度与核心钢管的高度相同;在钢筋混凝土柱内,分别位于节点的上面和下面设置有同轴的上层钢管和下层钢管,上层钢管和下层钢管的内径大于核心钢管的外径,上层钢管和下层钢管与翅片相对的位置开槽,翅片通过槽分别与上层钢管和下层钢管焊接连接;在相邻的两个翅片之间设置有外加强环板连接上层钢管和下层钢管;钢筋混凝土柱与上层钢管、下层钢管和外加强环板构成叠合柱;在钢筋混凝土柱的周边且位于上层钢管和下层钢管外侧,设置一层或两层柱内纵向受力钢筋;钢筋混凝土梁内且位于核心钢管外设置有贯通钢筋混凝土梁的梁内纵向受力贯通钢筋;在钢筋混凝土梁内,正对着核心钢管的区域设置有梁内纵向受力截断钢筋,梁内纵向受力截断钢筋的末端终止于核心钢管之前,并且梁内纵向受力截断钢筋的末端向下弯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喜任兆兵姜宇韬羿生钻孙国著陈中乾王萌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城建集团北京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