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万明专利>正文

带红外发热膜的加热陶瓷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77302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9 0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带红外发热膜的加热陶瓷壶,包括耐高温的陶瓷壶体、加热底座、水壶控制器外壳、电力连接上座、电力连接下座以及通过将电能转换为远红外光进行加热的发热膜;陶瓷壶体的受热底板的外边缘与加热底座固定连接,电力连接上座固定在加热底座中,电力连接下座固定在水壶控制器外壳中,发热膜均匀喷涂在陶瓷壶体受热底板的外表面上,电力连接下座通过电力连接上座向发热膜导通电流,陶瓷壶体的受热底板上还开设有一圈减少能量损失的隔温沟,隔温沟圈合在发热膜的边缘位置,且隔温沟的中心位置与受热底板的圆心位置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发热膜比现有的电热丝加热要节能百分之三十,没有电磁辐射,既节能又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煮水电器的
,尤其涉及一种带红外发热膜的加热陶瓷壶
技术介绍
目前,电热水壶的发热部件均是金属发热体。由于金属发热体在煮水过程会不断产生有害金属元素,并不符合人们追求绿色环保的生活愿望。目前,电热水壶的发热部件均是金属发热体。由于金属发热体在煮水过程会不断产生有害金属元素,并不符合人们追求绿色环保的生活愿望。所以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0920058301.4”,为“全陶瓷电热水壶”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全陶瓷电热水壶,包括用陶瓷材料制成的壶体,在壶体内设有陶瓷管,陶瓷管内装有电热丝;所述陶瓷管在壶体内是密封的,在壶体的外表面设有开口,电热丝通过开口接触电源;所述壶体可以由上壶体和下壶体组成,上壶体的底部为带有流水孔的陶瓷隔板,下壶体为与上壶体对应的凹形结构,所述陶瓷管设在下壶体内。该技术的全陶瓷电热水壶通过陶瓷管内的电热丝进行加热煮水,保证了水在加热的过程中不会与金属接触,也就不会产生有害的金属元素,实现完全健康环保的陶瓷电热煮水方式。然而,该方式还是存在玻璃壶丝印发热膜功率不能做大的问题,同时也不节约电能、还有一定的电磁辐射,所以还是不够环保、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健康而效率高的带红外发热膜的加热陶瓷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带红外发热膜的加热陶瓷壶,包括耐高温的陶瓷壶体、加热底座、水壶控制器外壳、电力连接上座、电力连接下座以及通过将电能转换为远红外光进行加热的发热膜;所述陶瓷壶体的受热底板的外边缘与加热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电力连接上座固定在加热底座中,所述电力连接下座固定在水壶控制器外壳中,所述发热膜均匀喷涂在陶瓷壶体受热底板的外表面上,且当加热底座放置到水壶控制器外壳上后,所述电力连接下座通过电力连接上座向发热膜导通电流,所述陶瓷壶体的受热底板上还开设有一圈减少能量损失的隔温沟,所述隔温沟圈合在发热膜的边缘位置,且所述隔温沟的中心位置与受热底板的圆心位置相同,在发热膜周边的受热底板上做有隔温沟,使发热膜的热量不向四边直接传输,使周边温升速度降低,减少能耗损失。其中,该加热陶瓷壶还包括防掉盖,所述防掉盖的表面开设有蒸汽孔,所述防掉盖靠近壶嘴的端部以及靠近壶把的端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陶瓷壶体的壶口相应位置均开设有支撑凸台;靠近壶嘴端部的凹槽伸向陶瓷壶体内部的边沿位置还设置有防止防掉盖滑出的凸包,靠近壶把端部的凹槽伸向陶瓷壶体内部的边沿位置还设置有防止倒水时防掉盖掉出的阻挡板。其中,所述发热膜的具体成型过程为:在陶瓷壶体的受热底板上套上夹具后,将远红外电阻材料喷涂烧结于相对应位置,再两边丝印上电极,将两电极与电力连接上座上的电源正负极对接后,形成所述发热膜。其中,该加热陶瓷壶还包括加热保护层、隔热层以及隔热层外壳,所述隔热层外壳固定在加热底座中,所述隔热层容置在隔热层外壳上,所述加热保护层夹持在发热膜与隔热层之间,且所述加热保护层以及隔热层的尺寸大小均大于发热膜的尺寸大小。其中,所述隔热层外壳与陶瓷壶体的受热底板相接触,所述隔热层外壳上还设有向受热底板边缘方向延伸的散热板,且所述散热板穿过隔热沟;所述隔热层外壳为易导热金属外壳,且隔热层外壳表面还涂有加快热量传递的导热膏。其中,该加热陶瓷壶还包括多组弹性支柱,每组弹性支柱的一端均抵持在隔热层外壳外表面,且每组弹性支柱的另一端均抵持在加热底座的内表面,所述隔热层外壳的外表面以及加热底座的内表面均开设有多个与弹性支柱相适配的定位槽。其中,该加热陶瓷壶还包括测量陶瓷壶体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陶瓷壶体的受热底板上还开设有向陶瓷壶体内部凹陷的测温凹洞,所述温度传感器插入测温凹洞中,且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顶部通过导热胶固定在测温凹洞的顶部。其中,该加热陶瓷壶还包括防止陶瓷壶体干烧的超温保护开关以及重力感应开关,所述超温保护开关固定在所述隔热层外壳上散热板与陶瓷壶体的受热底板相接触的开口处,所述重力感应开关设置在陶瓷壶体的底部,所述超温保护开关以及重力感应开关分别与电力连接上座的电源正负极相连。其中,所述加热底座上还开设有多个引出电源正负极的活动电源连接口,所述发热膜、温度传感器以及超温保护开关分别与相对应的活动电源连接口相连;所述水壶控制器外壳上还开设有进行信号调控的主控制板,所述活动电源连接口与主控制板电连接。其中,所述陶瓷壶体的受热底板的外边缘设置有一圈卡槽,所述加热底座上开设有一圈与卡槽相适配的卡位,所述陶瓷壶体与加热底座之间通过卡槽与卡位的适配而固定联接,该联接缝口涂覆有一层防反松胶,所述加热底座的地面支撑位置还开设有多个降低底座积温的脚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带红外发热膜的加热陶瓷壶,通过将发热膜均匀喷涂在陶瓷壶体受热底板的外表面上,接通电源后实现了纯电阻发热,均匀分布的电阻膜向受热底板发射远红外光,平铺的远红外光加热没有局部高温点,对水无损害,水分子团变小,同时远红外光能物理去除自来水中氯气,使水甘甜可口。在发热膜周边的受热底板上做有隔温沟,使发热膜的热量不向四边直接传输,使周边温升速度降低,减少能耗损失。本专利技术利用发热膜的方便卫生快捷加热结合高温陶瓷的壶体形成另外一种煮水方式,比现有的电热丝加热要节能百分之三十,没有电磁福射,既节能又健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带红外发热膜的加热陶瓷壶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带红外发热膜的加热陶瓷壶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带红外发热膜的加热陶瓷壶的电路原理控制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0、陶瓷壶体11、加热底座 12、水壶控制器外壳13、电力连接上座 14、电力连接下座15、发热膜 16、防掉盖17、加热保护层 18、隔热层19、隔热层外壳 20、弹性支柱21、定位槽 22、温度传感器23、超温保护开关 24、开关电源25、继电器 26、状态指示灯27、加水电机 28、水壶控制器29、重力感应开关 30、显示器 101、隔温沟102、支撑凸台 103、测温凹洞104、卡槽 111、卡位112、脚钉 161、凸包162、阻挡板 163、蒸汽孔191、散热板 281、电源开关282、温度设定 283、加水开关284、煮水开关一 285、煮水开关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一种带红外发热膜15的加热陶瓷壶,包括耐高温的陶瓷壶体10、加热底座11、水壶控制器外壳12、电力连接上座13、电力连接下座14以及通过将电能转换为远红外光进行加热的发热膜15;陶瓷壶体10的受热底板的外边缘与加热底座11固定连接,电力连接上座13固定在加热底座11中,电力连接下座14固定在水壶控制器外壳12中,发热膜15均匀喷涂在陶瓷壶体10受热底板的外表面上,且当加热底座11放置到水壶控制器外壳12上后,电力连接下座14通过电力连接上座13向发热膜15导通电流,陶瓷壶体10的受热底板上还开设有一圈减少能量损失的隔温沟101,隔温沟101圈合在发热膜15的边缘位置,且隔温沟101的中心位置与受热底板的圆心位置相同,在发热膜15周边的受热底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带红外发热膜的加热陶瓷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红外发热膜的加热陶瓷壶,其特征在于,包括耐高温的陶瓷壶体、加热底座、水壶控制器外壳、电力连接上座、电力连接下座以及通过将电能转换为远红外光进行加热的发热膜;所述陶瓷壶体的受热底板的外边缘与加热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电力连接上座固定在加热底座中,所述电力连接下座固定在水壶控制器外壳中,所述发热膜均匀喷涂在陶瓷壶体受热底板的外表面上,且当加热底座放置到水壶控制器外壳上后,所述电力连接下座通过电力连接上座向发热膜导通电流,所述陶瓷壶体的受热底板上还开设有一圈减少能量损失的隔温沟,所述隔温沟圈合在发热膜的边缘位置,且所述隔温沟的中心位置与受热底板的圆心位置相同,在发热膜周边的受热底板上做有隔温沟,使发热膜的热量不向四边直接传输,使周边温升速度降低,减少能耗损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万明
申请(专利权)人:赖万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