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敏专利>正文

一种远红外发热面料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809332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5 0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远红外发热面料及其加工方法,该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中经纱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混纺织造:远红外丙纶纤维40-80份,咖啡碳纤维10-30份,大豆蛋白纤维10-20份,氨纶5-20份;纬纱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混纺织造:竹炭纤维40-80份,棉纤维20-30份,聚丙烯腈纤维10-20份,氨纶5-10份;所述面料织造完成后经过抗菌整理液处理。该面料具有超强抗菌性,并且凉爽、抗起球、透气、吸湿性好,质地柔软而又耐磨,非常适合内衣、睡衣、晚礼服、衬衣等领域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
,涉及一种纺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远红外发热面料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经济的高速发展让人受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污染,清新自然、舒适健康的环境成为人们孜孜以求的梦想,现如今全国范围内工业污染工厂越来越多,空气的污染越来越严重,致使人体受到的大气污染的伤害,冬天的羽绒制品虽可抵制寒冷,但使身材雍肿。随着新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觉醒,人们对纺织品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挡风避寒的层面上,而是越来越注重衣着的舒适、轻薄和生态化。因此,开发出可释放负离子和释放远红外线,从而净化空气,去湿吸汗,阻隔电磁波辐射,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抗菌防霉的保暖面料,一定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远红外具有以下特征:(1)远红外线具有光线的直进性、屈折性、反射性、穿透性。它的辐射能力很强,可对目标直接加热而不使空间的气体或者其它物体升温;(2)远红外线能被与其波长范围相一致的各种物体所吸收,产生共振效应与温热效应;(3)红外线能渗透到人体皮下,然后通过介质传导和血液循环热量深入到细胞组织深处。远红外的治疗作用:生物体中的偶极子和自由电荷在电磁场的作用下,有按电磁场方向排列的趋势。在此过程中,引发分子、原子无规则运动加剧而产生热。当远红外辐射有足够强度时,即超过了生物体的散热能力,就会使被照射机体局部温度升高,这是红外的热效应。由于远红外的热效应,遂引起一系列生理效应。远红外能够激活生物分子活性,促进和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功能,消炎作用,镇痛作用。竹炭是竹材资源开发的又一个全新的具有卓越性能的环保材料。将竹子经过800度高温干燥炭化工艺处理后,形成竹炭。竹炭具有很强的吸附分解能力和辐射远红外线的功能,可以吸附湿气、异味及有害气体,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和床位干燥,并具有产生远红外线作用,可以促进人体肩周、颈等部位的血液循环,有利于帮助睡眠、恢复疲劳,对肩周疼痛、关节炎、畏寒、失眠等有很好的改善效果。能吸湿干燥、消臭抗菌并具有负离子穿透等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远红外发热面料,该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中经纱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混纺织造:远红外丙纶纤维40-80份,咖啡碳纤维10-30份,大豆蛋白纤维10-20份,氨纶5-20份;纬纱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混纺织造:竹炭纤维40-80份,棉纤维20-30份,聚丙烯腈纤维10-20份,氨纶5-10份;所述面料织造完成后经过抗菌整理液处理。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抗菌整理液包含壳聚糖5-10份,2,4-二羟基二苯甲酮5-10份,丝素蛋白0.5-3份,氨基三甲叉膦酸四钠0.5-3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5-2份,油酰基甲基牛磺酸钠5-8份,海藻酸钠5-10份,聚六亚甲基双胍5-10份,丙三醇5-15份,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3-8份,水性聚胺酯5-10份。所述远红外丙纶纤维,由下述步骤制备而成:(1)将电气石粉、二氧化锆和纳米二氧化钛混合,得远红外陶瓷粉末;三者的重量比1:1:2;(2)将偶联剂与所述远红外陶瓷粉末混合,得到改性远红外陶瓷粉末,其中偶联剂和远红外陶瓷粉末的重量比为1:20-40;(3)将所述改性远红外陶瓷粉末与丙纶母粒共混,挤出、切片,制得远红外丙纶切片;其中改性远红外陶瓷粉末与丙纶的重量比1:10-20;(4)将所述远红外丙纶切片加热熔融,挤压,喷丝成型;所述偶联剂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组成:2-3份异丙基三(二辛基焦磷酸酰氧基)钛酸酯、1-3份1,2-硬脂酸甘油酯、1-3份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以及0.5-1份聚乙烯吡咯烷酮;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该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中经纱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混纺织造:远红外丙纶纤维60份,咖啡碳纤维20份,大豆蛋白纤维15份,氨纶10份;纬纱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混纺织造:竹炭纤维60份,棉纤维25份,聚丙烯腈纤维15份,氨纶6份;所述面料织造完成后经过抗菌整理液处理;所述抗菌整理液包含壳聚糖8份,2,4-二羟基二苯甲酮8份,丝素蛋白2份,氨基三甲叉膦酸四钠1.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份,油酰基甲基牛磺酸钠6份,海藻酸钠8份,聚六亚甲基双胍9份,丙三醇10份,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5份,水性聚胺酯7份。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该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中经纱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混纺织造:远红外丙纶纤维40份,咖啡碳纤维10份,大豆蛋白纤维10份,氨纶5份;纬纱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混纺织造:竹炭纤维40份,棉纤维20份,聚丙烯腈纤维10份,氨纶5份;所述面料织造完成后经过抗菌整理液处理;所述抗菌整理液包含壳聚糖5份,2,4-二羟基二苯甲酮5份,丝素蛋白0.5份,氨基三甲叉膦酸四钠0.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5份,油酰基甲基牛磺酸钠5份,海藻酸钠5份,聚六亚甲基双胍5份,丙三醇5份,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3份,水性聚胺酯5份。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该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中经纱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混纺织造:远红外丙纶纤维80份,咖啡碳纤维30份,大豆蛋白纤维20份,氨纶20份;纬纱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混纺织造:竹炭纤维80份,棉纤维30份,聚丙烯腈纤维20份,氨纶10份;所述面料织造完成后经过抗菌整理液处理;所述抗菌整理液包含壳聚糖10份,2,4-二羟基二苯甲酮10份,丝素蛋白3份,氨基三甲叉膦酸四钠3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份,油酰基甲基牛磺酸钠8份,海藻酸钠10份,聚六亚甲基双胍10份,丙三醇15份,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8份,水性聚胺酯10份。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远红外发热面料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各种纤维混纺织造,得混纺面料;(2)取壳聚糖,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丝素蛋白,氨基三甲叉膦酸四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油酰基甲基牛磺酸钠,海藻酸钠加入到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得初次整理液,将混纺面料置于初次整理液中,按浴比1:20-30,于40-50℃下保温震荡18-22min,浸轧,30℃烘干,备用;(3)取聚六亚甲基双胍,丙三醇,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性聚胺酯,加入到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得二次整理液,将步骤(2)处理后的面料置于二次整理液中,按浴比1:35-40,于42-46℃下保温震荡18-22min,浸轧,30℃烘干,用去离子水清洗织物表面残留物,自然干燥,60℃下烘焙10-18s。竹炭纤维是取毛竹为原料,采用了纯氧高温及氮气阻隔延时的煅烧新工艺和新技术,使得竹炭天生具有的微孔更细化和蜂窝化,然后再与具有蜂窝状微孔结构趋势的聚酯改性切片熔融纺丝而制成的。这种独特的纤维结构设计,具有吸湿透气、抑菌抗菌、冬暖夏凉、绿色环保等特点。大豆蛋白纤维属于再生植物蛋白纤维类,是以榨过油的大豆豆粕为原料,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提取出豆粕中的球蛋白,通过添加功能性助剂,与腈基、羟基等高聚物接枝、共聚、共混,制成一定浓度的蛋白质纺丝液,改变蛋白质空间结构,经湿法纺丝而成。其有着羊绒般的柔软手感,蚕丝般的柔和光泽,棉的保暖性和良好的亲肤性等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远红外发热面料,该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中经纱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混纺织造:远红外丙纶纤维40‑80份,咖啡碳纤维10‑30份,大豆蛋白纤维10‑20份,氨纶5‑20份;纬纱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混纺织造:竹炭纤维40‑80份,棉纤维20‑30份,聚丙烯腈纤维10‑20份,氨纶5‑10份;所述面料织造完成后经过抗菌整理液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红外发热面料,该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中经纱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混纺织造:远红外丙纶纤维40-80份,咖啡碳纤维10-30份,大豆蛋白纤维10-20份,氨纶5-20份;纬纱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混纺织造:竹炭纤维40-80份,棉纤维20-30份,聚丙烯腈纤维10-20份,氨纶5-10份;所述面料织造完成后经过抗菌整理液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发热面料,其中所述抗菌整理液包含壳聚糖5-10份,2,4-二羟基二苯甲酮5-10份,丝素蛋白0.5-3份,氨基三甲叉膦酸四钠0.5-3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5-2份,油酰基甲基牛磺酸钠5-8份,海藻酸钠5-10份,聚六亚甲基双胍5-10份,丙三醇5-15份,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3-8份,水性聚胺酯5-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远红外发热面料,该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中经纱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混纺织造:远红外丙纶纤维60份,咖啡碳纤维20份,大豆蛋白纤维15份,氨纶10份;纬纱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混纺织造:竹炭纤维60份,棉纤维25份,聚丙烯腈纤维15份,氨纶6份;所述面料织造完成后经过抗菌整理液处理;所述抗菌整理液包含壳聚糖8份,2,4-二羟基二苯甲酮8份,丝素蛋白2份,氨基三甲叉膦酸四钠1.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份,油酰基甲基牛磺酸钠6份,海藻酸钠8份,聚六亚甲基双胍9份,丙三醇10份,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5份,水性聚胺酯7份。
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远红外发热面料,该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中经纱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混纺织造:远红外丙纶纤维40份,咖啡碳纤维10份,大豆蛋白纤维10份,氨纶5份;纬纱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混纺织造:竹炭纤维40份,棉纤维20份,聚丙烯腈纤维10份,氨纶5份;所述面料织造完成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敏
申请(专利权)人:杜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