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通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7453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人类和动物通气装置,其包含一根具有一个远端部和一个近端部的通气导管,所述通气导管的远端部环绕着一个喉部囊适于在病人的喉部结构上形成一个符合解剖结构的密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进一步包含一个颊间隙固定件,所述颊间隙固定件位于喉部囊和导管近端部之间的通气管的上面或周围,并且所述颊间隙固定件适于与病人的舌前部相适配,其尺寸、形状、柔软度和轮廓适于防止通气装置在使用中的旋转或侧向移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与解剖结构相适的、简易而又多功能的改进型通气装置。所述改进型通气装置特别用作,但不局限于,在外科手术中对能够自主呼吸的病人施行麻醉的装置。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喉部通气装置。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降低费用的、一次性的喉部通气装置,以及涉及制造此类通气装置的方法。
技术介绍
提供一种清洁和非手持式的导气管,目前用在能够自主呼吸的接受麻醉的病人身上的装置的例子如下(其中所述病人为处于麻醉后恢复期间,处于重症监护隔离期间的某些病人,或者处于复苏期间)a)带有各种面具的Guedel通气装置;b)囊式口咽通气装置;c)喉部罩式通气装置(LMA)、增强型LMA、插管式LMA和用在ENT(耳鼻喉科)的Intavent改进型LMA;d)导气控制装置e)组合导管f)自固式鼻咽通气装置g)囊式或非囊式气管内导管、R.A.E.气管内导管;h)声门上区口咽通气装置(Supraglottic oropharyngealairway);i)气管切开术和微气管;j)其他所有上述装置的使用均会明显和不同程度地引起并发病变,所述病变不仅包括令人难以接受的同步发生的生理性变化、而且包括暂时性和/或永久性的解剖结构上的损伤。由所述装置的使用而直接导致死亡的许多实例已经有报道。设计方面最为成功的变化应该算是膨胀式喉部通气装置,所述膨胀式喉部通气装置的某些改进类型自1988年起已被用在输注麻醉气体方面。有关此种通气装置的发展简史描述在AIJBrain所著的一篇论文中,该论文登载在《欧洲麻醉学期刊(the European Journal ofAesthesiology)》1991年增刊4的第5到17(含)页中。该论文的全部内容于此通过引用结合于本专利技术中,并构成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如果将呼吸树看作是终止于声门的导管,而目的为在所述导管和在低压下将气体供应到支气管树上的人工导管之间建立一个简易的连接,则在这两种导管之间形成一个直接的端对端的连接装置似乎符合逻辑。面具式确实可形成一种端对端的连接装置,但是其孔口不合适,尽管气体内导管与正确的孔口相接,但是其插入孔腔中太深,从而所述连接其实是靠孔内连接,而不是靠孔口边缘实现。气管内插管的不利方面可从这个事实看出为了实现密封,将压力施加到上皮表面上,这将会影响其重要和独特的功能;另外,由于穿入到声带部位,由此引发的咳嗽将难以对付,会造成导气管上部结构的扭曲变形,同时插管前需要进行的喉镜检查、以及存在于气管中的气管内导管都将会刺激而使病人产生不想要的反射性反应。此类喉部罩具自1988年起就用于麻醉操作中,已有与此类喉部罩具的使用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并发病变和/或病变的许多报道。并发症和/或病变是由于过度膨胀及囊内腔的压力压在与过度膨胀式囊接触的柔软的组织和软骨结构上而造成。已多次尝试对此类通气装置进行改进,但仍然存在一些严重的自身固有的缺点。首先,需要将囊充胀到有效程度,由此麻醉气体(笑气)将能扩散到囊内,从而显著地增加了囊的内腔压力,进而易损的咽喉部位组织将承受相当大的压力。其次,在连接到麻醉设备的导管的近端部受力时,这些罩具易于侧向移动或绕着其纵轴旋转。应理解,在使用中如果将此类装置完全对称地放置,则通气导管将对准病人的鼻部。然而,通气导管的任何旋转或侧向运动都有可能影响到通气装置在喉入口周围所形成的密封。专利文献中描述有若干种通气装置。例如,美国专利(US5,976,072、Johns Hopkins大学)描述了一种光纤气管内插管装置。然而,这种装置基于膨胀式口咽囊,其具有如上所述的缺点。美国专利(US5,865,176、O’Neil)和英国专利(GB2,319,182、VBM Medizintechnik Gmbh)描述了具有双膨胀式囊配置的通气装置,第一膨胀式囊用于形成病人咽部的密封、而第二膨胀式囊用于形成病人食道部位的密封。这种配置加重了如上所述的组织损伤的问题。英国专利(GB2,373,88、Smiths Group plc)描述了一个对比性的配置,即一种膨胀式喉部罩具,带有一个设计成可防止罩具在插入过程中与会厌相互妨碍的裂口形的挡片。但是这仅是强调了此类膨胀式管状罩具具有向下插人的功能而已。最后,在国际专利(WO00/61213、Brain)中,描述了一种一次性的、带有一个膨胀式囊的喉部罩式通气装置。然而,此种装置不仅具有膨胀式囊装置所具有的全部缺点,而且由于由多个部件构成,增加了制造的成本和复杂程度。所有这些专利为申请人所知的最为相关的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即为攻克或缓解这些问题的一部分或全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为提供一种通气装置。相应地,依据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人类和动物的通气装置,所述通气装置包含一根具有一个远端部和一个近端部的通气导管,所述通气导管的远端部环绕着一个喉部囊,所述喉部囊适于在病人的喉入口部位形成一个符合解剖结构的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进一步包含一个颊间隙固定件,所述颊间隙固定件位于喉部囊和导管近端部之间的通气导管的上面或周围,并且所述颊间隙固定件适于与病人的舌前部相适配,其尺寸、形状、柔软度和轮廓适于提供稳定性和能够防止通气导管在使用中的旋转或侧向移动。该颊间隙固定件可由与囊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制成,其助于所述装置在使用中的放置和定位。依据本专利技术的通气装置在下文中将被简称为NLA(Nasir喉部通气装置),该简称以专利技术人的名字命名。优选地,囊为非膨胀式,且预先制成一个形状,所述形状适于在病人喉部的结构上形成符合解剖结构的密接。杓会厌皱襞、杓状和小角软骨、杓状软骨间皱襞和梨状窝处使喉入口部位具有不规则的解剖结构。术语“喉入口部位”、“喉入口架构”和“喉入口结构”在以下说明书中可互换使用。这些术语涉及病人喉入口部位及周围组织、皱襞和软骨,如附图1所示。该装置的形状轮廓与咽喉部位的组织结构成互补性,因而能够与咽喉部位不规则的结构形成符合解剖结构的密接。同时,与使用膨胀式囊的情况相比,带有其设计符合解剖结构的杯/囊的装置也具有优点,所述膨胀式囊将产生一个相当大的内腔压力,完全大于22-26mm汞柱。在这个压力下,尽管所述囊具有柔软的结构表面,但仍将使与囊接触的人体结构产生扭曲变形、受压、移位、错位或破裂。囊反复充气膨胀以得到适宜的密封,但同时由圆形的、表面平滑的、绷紧的囊所形成的不当压力也将使周围组织结构扭曲变形,所述囊反复充气膨胀是导致咽喉部结构承受内腔压力的原因,而且所述内腔压力还会在囊使用中由于笑气(麻醉气体)被吸进囊的内腔而增大。这将使囊压力迅速增大到超过100mm汞柱,使用一小时内,压力可升到超过200mm汞柱,这个压力完全超过毛细管血液供应咽喉部结构的细胞内压力。优选地,喉部囊为预先成型、预先充气膨胀或预先填充上合适的流体。优选地,适于在病人喉部结构上形成一个符合解剖结构特征的密接的喉部囊面,具有设计成能与病人喉部组织结构中的梨状窝处和杓会厌皱襞形成良好的密封的鼓出部。同时优选地,候补囊的面还具有设计成能与舌下溪部(舌下沟valleculae)、会厌、杓会厌皱襞、梨状窝处形成良好的密封,并且能绕着甲状和环状软骨的前部形成良好密封的鼓出部。环绕这些部位的密封性,可通过绕在喉部囊部分或全部周边上的一或多个羽毛状凸缘得以加强和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人类和动物的通气装置,所述通气装置包含一根具有一个远端部和一个近端部的通气导管,所述通气导管的远端部环绕着一个喉部囊,所述喉部囊适于在病人的喉入口部位形成一个符合解剖结构的密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进一步包含一个颊间隙固定件,所述颊间隙固定件位于喉部囊和导管近端部之间的通气导管的上面或周围,并且所述颊部固定件适于与病人的舌前部相适配,其尺寸、形状、柔软度和轮廓适于提供稳定性和能够防止通气导管在使用中的旋转或侧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默罕默德阿斯拉姆纳西尔
申请(专利权)人:默罕默德阿斯拉姆纳西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GB[英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