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华锋专利>正文

喷射气管导管及其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7085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气管导管装置包括两个管道和一个有斜面的远端。其中一个管道用于喷射通气,另一个较大的管道包含一根监测管。本气管导管装置可用于气管插管困难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管导管装置及其在病人气管插管中的使用。
技术介绍
在手术和其他医疗操作中经常需要气管内插管以便帮助病人呼吸。在心脏骤停,急性呼吸衰竭及气道堵塞时,常常需要紧急气管插管。此时,如果不能迅速插入气管导管将导致严重医疗并发症甚至死亡。举例而言,在胎儿窒息需要母体紧急剖腹产时,全麻诱导后不能迅速插入气管导管将导致严重伤害。现有很多方式插入气管导管,取决于医护人员的喜爱和病人的气道解剖。对于气道解剖正常的病人,大部分麻醉师选择将病人全身麻醉后再行气管插管。喉镜暴露下喉部视野可分为四种1、能看见全部喉头解剖结构;2、仅看见喉头后部结构;3、仅看见会厌结构;4、仅看见软鄂。(Cormack,R.S.and Lehane J.,Anesthesia1984;391005-1111)。在能看到第一或第二种喉头结构时,气管插管通常比较容易。然而,对于第三,第四种喉头结构,气管插管通常困难甚至无法进行。另外,麻醉前被认为气道解剖正常的病人在全麻诱导后无呼吸的状态下会出现第三或第四种喉头结构的情况而导致气管插管困难。有时,在病人无呼吸状态下既不能插入气管导管又无法进行面罩加压供氧而导致气道紧急状态。在此紧急状态下,如能保持肺部供氧并迅速插入气管导管将是救命性的重要。与传统机械通气(“CMV”)相比,喷射通气具有气道开放,低潮气量,低气道压的特点。传统机械通气需要密闭气道而进行正压通气,而气管插管时气道成开放状态而无法进行传统机械通气。然而,气管插管时可以进行喷射通气保持病人的有效氧合及通气,从而能延长在气管导管插管困难症时所允许的插管操作时间。在预计到气管插管困难症时,人们常选择纤维镜且在病人清醒的状态下帮助气管插管。目前,纤维镜辅助的气管插管还不能有效的供氧和通气。另外,即使经验丰富的麻醉医师也无法在病人无呼吸状态下应用纤维镜迅速进行气管插管。纤维镜下气管插管的其他缺点包括镜头常被呼吸道内的血液或分泌物弄脏而视野不清,镜头损坏而修理昂贵。因此,纤维镜不适用于紧急气管插管。在大部分情况下,喉罩常用于意外气管插管困难症时的补救方法。然而,喉罩不适用于长期正压通气及防止食物误吸入肺。这些缺点将限制喉罩在心肺复苏,病人饱胃和急性呼吸衰竭时的紧急气管插管中应用。最后,常常需要用气管导管置换已置入气道的喉罩以便进行正压通气。美国麻醉学会建议在既不能插入气管导管又无法进行面罩加压供氧的紧急情况下使用经皮置入气管内导管进行喷射通气作为补救方法之一。此方法需要经皮置入气管内一个G14穿刺针,显然创伤较大。由于此方法的创伤性和可能的并发症,麻醉医师很少在非紧急情况下有机会接受到此方法的系统训练。此补救方法也因缺乏有效呼气通道而易产生气道创伤。美国专利文献(#6164277)介绍一种声导气管插管引导器帮助气管插管。然而,此装置需要病人保持自主呼吸。多数情况下,临床医师喜欢病人接受全麻和肌肉松弛后再行气管插管,因为这样病人不需经历气管插管的痛苦,且插管操作容易进行。另外一项美国专利文献(#4488548)设计了一套气管插管装置以防止气管导管内喷射管远端产生的鞭效应并能产生喷射通气最有效的卷吸作用。此装置在气管导管内设计了间隔将喷射管和道管内壁分开。然而,喷射导管不是用于气管插管引导器,而且其远端不是位于帮助气管插管的最佳位置。另有一套气管插管装置将喷射导管的喷射头设计在气管导管内以便降低频率高于600次/分高频通气时产生的涡流。气管导管内设计的分开的喷射头分别连接于气管导管外的两个导管。虽然该装置可适用于不同气流阻力的选择性通气,它不适用于气管导管插管时的引导管。Christopher(美国专利文献#4488548)介绍了一种气管插管装置,能够在保持连续气道供氧的情况下引导气管插管。该装置的插管引导管的远端角度固定而不能调节,因此不适用于观察不同的喉部结构和应用纤维镜。操作者难以同时保持供氧和获得纤维镜的正确角度。Huang(美国专利文献#6164277)介绍了一种气管插管装置和方法,利用监测二氧化碳准确将气管导管插入气道并将其核实。然而,该装置需要保持病人的自主呼吸且没有设计供氧和通气方法。因此,它不适用于无呼吸的病人及紧急状态下的气管插管。Mcgrail(美国专利文献#4584988)介绍了一种多用途气管导管,可以利用三个互不相连的管道进行高频通气,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和监测气道内压。但是,喷射管远端距气管导管远端5厘米且开口面向管腔内而非向前。因此,在病人无呼吸状态下喷射管难以产生冲向前方的强有力喷射气流而保证有效的供氧和通气。该装置也没有设计帮助气管导管在气道困难症时进行盲插的引导系统。此多用途导管可帮助气道内分泌物清除但不适于帮助肌肉麻痹后无呼吸状态下的气管插管。总而言之,目前仍需一套气管插管装置和方法,以便用于现有插管技术和方法所不能达到的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可靠的插入气管导管。插管期间保持有效的供氧和通气以便降低缺氧和高二氧化碳并发症及延长插管时间将是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气管导管插管装置有一个管道在气管插管时提供喷射脉冲供氧,而另一个管道连接监护装置。利用该监护装置可引导气管导管进入气管内,对于有气管插管困难症的病人将至关重要。该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套气管插管装置能够在气管插管时利用高压氧气脉冲保持肺部氧合及通气。该气管插管装置包括一个监护装置,它利用气管导管腔内的另一个导管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和辅助困难气道时的气管插管。该专利技术提供一套气管插管装置和技术,目的在于降低气管插管时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以及随之产生的并发症和死亡。本气管插管装置和技术将特别适用于那些有气管插管困难症又需紧急气管插管的病人,例如创伤病人,孕妇而急需全麻下进行剖腹产术。本气管插管装置包括的第一个管道有远近两端,前后两壁。第一个管道壁包含着第一管腔,有横截面和内外两面。本气管插管装置还包括第二个管道,具有横截面和远近两端。第二个管道被包含在第一个管道壁内,最佳位置在第一管道的前壁内。另外,第二个管道的横截面小于第一管道的横截面。第二管道的远端超出第一管道前壁的远端。本气管插管装置还包括一个位于第一个管道远端的气囊及第三个用于为气囊通气的管道。另外,该气管插管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病人监测装置,最好是(1)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的管道,(2)观察声门的纤维镜。该病人监测装置应位于第一个管道的管腔内。该气管插管装置包括一个可塑的管芯以便将插管装置做成适当形状。本专利技术的气管插管装置还包括喷射通气装置以便利用第二个通道进行喷射通气。本专利技术也提供了利用改进的气管插管装置进行气管插管的方法。该气管插管装置包括一个改良的气管导管,连接于第二个管道的喷射通气装置和一个病人监测装置。病人检测装置可以是(1)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的管道,(2)观察声门的纤维镜。该病人监测装置应位于第一个管道的管腔内。应用该气管插管装置的方法是(1)将第二个管道远端置于会厌下并将第一管道与会厌中线并起;(2)通过第二个管道利用喷射器开始喷射通气;(3)通过监测装置调节第二个管道远端方向;(4)在持续喷射通气的同时,将监测装置通过声门送入气管内;(5)将气管插管装置通过监测装置滑入气管内。本专利技术介绍的气管插管方法至少包括一个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的管道和监测装置。通过调节第二管道远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射气管导管装置包括:    第一个管道有远近两端、前后两壁,第一个管道壁包含第一管腔,由横截面和内外两面;    第二个管道具有远近两端,包含一个有横截面的第二管腔,第二个管道被包含在第一个管道壁内,其横截面小于第一管道的横截面,其远端超出第一管道前壁的远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华锋
申请(专利权)人:魏华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