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重力油水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70266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8 20:02
一种超重力油水分离装置,该装置包括电机、密封板、联接轴套、密封圈、法兰、出油口、旋转密封圈、填料床外壳、进油口、出水口、填料A、旋转床转子、填料B、中心轴、密封圈。旋转床外壳内有旋转床转子,旋转床被隔板分为上下两个填料区,床内有摆放规整的表面改性的填料,旋转床上半腔填料的表面润湿性为亲油性,下半腔填料的表面润湿性为亲水性。当旋转填料床转子在电机的带动下高速旋转时,油液在超重力以及改性填料的作用下实现分离,水从出水口流出,干净油液通过法兰的出油口流出,从而使液压油中的水分离出去得到净化。本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易于拆装,可以使液压油中的水得到有效的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利用超重力旋转床技术与材料亲水疏水特性相结合来对液压油中所含水进行在线分离的装置。适用于利用液压油为介质进行传动的各类液压系统的在线净化。
技术介绍
在液压传动系统中,对于颗粒物的污染人们都给予了一定的重视,而且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控制。而水对液压油造成的污染目前还没有像对颗粒物污染那样给予足够的重视。在颗粒对油液的污染得到控制后,人们越来越重视水对液压和润滑系统所造成的危害。在对液压系统的应用与研究中人们发现液压油性能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液压油中含有水分。水分作为油液主要的污染物之一会引起许多问题,水与油液中金属硫化物和氯化物以及某些添加剂如抗磨添加剂的混合不仅会腐蚀元件还会增加油液的酸值。水分能使液压油中生成不溶的水解产物,沉积在系统内,并因此减少腔孔、导管等有效断面,引起系统工作失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上陆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净油方式,如静电吸附、滤芯式过滤、磁性过滤固体颗粒、聚结法油水分离、重力沉降、离心式分离等等。但以上方法大多是针对固体颗粒的有效去除,对于油中水的去除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且以上不同的过滤方式都有其自身的缺陷:利用滤芯进行过滤是当前被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较为有效的过滤方式,滤芯在线过滤液压油不仅能承受较高的压力,而且能达到过滤不同的污染等级,但是当过滤精度较高时很容易发生堵塞,所以滤芯需要经常更换,造成成本与人力的浪费;静电吸附效率高,但是费时费工成本高;聚结法油水分离结构简单,但是分离时间长,净油效率低;重力沉降油水分离结构简单,但是耗时长、占地面积大;磁性过滤结构比较复杂。鉴于液压系统水污染控制的迫切需求及当前油水分离净油方式存在的种种不足,迫切需要技术一种能应对上述问题的合适的油水分离装置来处理被水污染的液压油,保证油液维持较高清洁水平,确保液压系统能够连续正常工作并且延长元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一种融合超重力技术与材料亲水疏水特性的在线进行油水分离的装置。用于改善现有的油水分离装置的缺陷,提高液压系统的液压油水污染的控制水平。本技术针对现有装置的不足,具备分离效率高、结构简单、节约维护和操作成本的特点,能有效去除液压油中的水分。具体技术方案如下:—种超重力油水分离装置,该装置包括电机1、联接轴套2、密封板4、油液出口 5、法兰6、旋转填料床外壳7、液压油进口 8、水出口 9、旋转床转子1、填料Al 1、隔板12、填料B13、中心轴14、密封圈15、盖板16。密封板4通过螺栓与法兰6连接在一起,法兰6与密封板4之间设有密封圈(I5),密封圈(15)对法兰6与密封板4进行密封以防止油液的外漏,旋转填料床外壳7与法兰6均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并通过密封圈密封。中心轴14通过旋转填料床外壳7底部的轴承与法兰6中的轴承进行承载,联接轴套2通过键将电机I与中心轴14联接在一起使中心轴14随电机I转动,旋转填料床转子10上装有填料All和填料B13。法兰6上开有油液出口 5,旋转填料床外壳7的底端开有水出口 9,液压油通过中心轴14下方的液压油进口 8进入整个装置。盖板16设置在旋转填料床外壳7端部。中心轴14以隔板12为分割面,中心轴14的上半部分为实体,下半部分为空心管;中心轴14的下半部分沿轴的周向开有多排小孔,用来将需要分离的油液通过从液压油进口 8以一定的压力进入该装置,然后通过中心轴下半部分的喷淋管喷入超重力旋转床内。隔板12表面布满通孔用来使旋转填料床下半部分的油液通过以达到上层填料区。隔板12通过螺纹与中心轴14连接在一起,并随中心轴14的转动而转动。旋转床转子10通过过盈配合与中心轴连接在一起,旋转床转子10的底板上开有小孔用来使油水中分离出的水流入旋转填料床的底部进而从出水口流出。旋转填料床外壳7内充有填料AlI与填料B13,其中,填料Al I是经过表面润湿性改变的具有超亲水超疏油性能的材料,填料B13是经过表面润湿性改变的具有超亲油超疏水特性的材料。旋转床转子10在电机I的带动下高速旋转,填料AU与填料B13也在旋转床转子10的带动下高速旋转,液压油通过液压油进口 8以一定的压力从中心轴14的喷淋管喷出,在填料Al I的作用下被撕裂成液滴与液膜,密度大的水被甩到旋转填料床的内壁并沿着内壁流到底部从出水口流出,聚集在中心的油液通过隔板进入填料B13的区域,进一步对油水进行有效分离。最终干净的油液从法兰的出油口流出。填料AU与填料B13的孔隙率通过填料装填量与装填方式调整,不同的孔隙率,能够获取不同目标清洁度的液压油,用于改善液压油净化效果联接轴套2与电机I通过键联接,联接轴套2外设有旋转密封3以避免油液进入电机内并溢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超重力油水分离装置。图中:1、电机,2、联接轴套,3、旋转密封,4、密封板,5、出油口,6、法兰,7、旋转填料床外壳,8、液压油进口,9、水出口,1、旋转填料床转子,11、填料A,12、隔板,13、填料B,14、中心轴,15、密封圈,16、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超重力油水分离装置,包括电机1、联接轴套2、密封板4、出油口5、法兰6、旋转填料床外壳7、液压油进口 8、水出口 9、旋转填料床转子1、填料Al 1、隔板12、填料B13、中心轴14、密封圈15、盖板16。密封板4与法兰6通过螺栓联接在一起,密封板4与法兰6之间用密封圈进行密封防止油液从两者夹缝之间流出。联接轴套2与电机I通过键联接,中心轴由上下两个轴承承载,中心轴14与联接轴套3也通过键联接,在电机I的转动下,通过联接轴套2带动中心轴14与旋转填料床转子10—起转动,旋转密封3用来防止在高速转动过程中油液从联接轴套2处溢出。油液通过填料All与填料B13的分离净化后,水从水出口9流出,干净的液压油从出油口流出。本装置在工作时,油液从液压油进口 8以一定的压力进入超重力油水分离装置,通过中心轴14下半部分的喷淋管将油液喷洒到旋转填料床内,此时旋转填料床转子1在电机的带动下高速旋转,填料AU与填料B13在转子的带动下也在高速旋转,这样旋转填料床内就产生了超重力场,使得油液的相间传递得到了加强,经过填料AU,巨大的剪切力使油液克服了表面张力被撕裂成了微米级的液滴与液膜。由于填料AU为超亲水材料,油中的水膜更容易通过填料Al I的间隙而被甩到旋转填料床外壳7的内壁上从而沿内壁流入水出口 9。靠近中心的干净油液在后续不断喷入的油液作用下进入旋转填料床的上半部分填料B13区域,填料B13为超亲油材料,更易吸收油液通过,这样油液就进行了二次深度油水分离。最终干净的油液通过法兰的出油口5流出,二次分离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内壁留下并从水出口 9流出。【主权项】1.一种超重力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电机(I)、联接轴套(2)、密封板(4)、油液出口(5)、法兰(6)、旋转填料床外壳(7)、液压油进口( 8)、水出口( 9)、旋转床转子(10)、填料A(Il)、隔板(12)、填料B(13)、中心轴(14)、密封圈(15)、盖板(16);密封板(4)通过螺栓与法兰(6)连接在一起,法兰(6)与密封板(4)之间设有密封圈(15),密封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重力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电机(1)、联接轴套(2)、密封板(4)、油液出口(5)、法兰(6)、旋转填料床外壳(7)、液压油进口(8)、水出口(9)、旋转床转子(10)、填料A(11)、隔板(12)、填料B(13)、中心轴(14)、密封圈(15)、盖板(16);密封板(4)通过螺栓与法兰(6)连接在一起,法兰(6)与密封板(4)之间设有密封圈(15),密封圈(15)对法兰(6)与密封板(4)进行密封以防止油液的外漏,旋转填料床外壳(7)与法兰(6)均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并通过密封圈密封;中心轴(14)通过旋转填料床外壳(7)底部的轴承与法兰(6)中的轴承进行承载,联接轴套(2)通过键将电机(1)与中心轴(14)联接在一起使中心轴(14)随电机(1)转动,旋转填料床转子10上装有填料A(11)和填料B(13);法兰(6)上开有油液出口(5),旋转填料床外壳(7)的底端开有水出口(9),液压油通过中心轴(14)下方的液压油进口(8)进入整个装置;盖板(16)设置在旋转填料床外壳(7)端部;旋转床转子(10)通过过盈配合与中心轴(14)连接在一起,旋转床转子(10)的底板上开有小孔用来使油水中分离出的水流入旋转填料床的底部进而从出水口流出;隔板(12)表面布满通孔用来使旋转填料床下半部分的油液通过以达到上层填料区;隔板(12)通过螺纹与中心轴(14)连接在一起,并随中心轴(14)的转动而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松林杨凯强纪辉白晓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