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火轮循环水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70178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8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效果好的退火轮循环水冷却装置,包括:机架,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主轴,在所述主轴内设置有小轴,在所述小轴内设置有第一进水通道,所述第一进水通道的右端设置有进水口,在所述小轴与主轴之间设置有第二进水通道,在所述主轴的右端连接有旋转接头装置和皮带轮,所述旋转接头装置的结构包括:与主轴右端相连接的固定内接头、设置在小轴右端外侧机架上的外接头,在所述外接头与所述小轴的右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在所述固定内接头与外接头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在所述固定内接头与小轴之间设置有第三进水通道,在外接头内设置有第四进水通道和出水口,在所述主轴的左端设置有导电轮、退火轮和盖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缆退火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退火轮循环水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线缆生产过程中,线材经过拉制工序后,为消除线材变形所产生的内应力和恢复铜丝的综合性能,需要对线材进行退火处理。通常做法是利用接触式电刷传输低压、大电流到线材上,利用短路原理使线材发热并控制达到设定的温度,保温一段的时间后,再经过冷却,完成对线材退火的要求。线材退火温度高达450度左右,长时间连续工作线材高温传导到导电环及退火轮,使导电环及退火轮也达到很高的温度。这样会产生以下不利因素:高温下的导电环产生软化,引起早期磨损,长时间高温工作后的退火轮导电能力减弱,从而影响设备正常工作,导致线材退火质量下降,如此需要早期更换导电环及退火轮,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的退火轮循环水冷却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退火轮循环水冷却装置,包括:机架,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主轴,在所述主轴内设置有小轴,在所述小轴内设置有第一进水通道,所述第一进水通道的右端设置有进水口,在所述小轴与主轴之间设置有第二进水通道,在所述主轴的右端连接有旋转接头装置和皮带轮,所述旋转接头装置的结构包括:与主轴右端相连接的固定内接头、设置在小轴右端外侧机架上的外接头,在所述外接头与所述小轴的右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在所述固定内接头与外接头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在所述固定内接头与小轴之间设置有第三进水通道,在外接头内设置有第四进水通道和出水口,在所述主轴的左端设置有导电轮、退火轮和盖板,在退火轮的外侧设置有导电环,在退火轮的左侧设置有前侧板,在退火轮的右侧设置有后侧板,所述前侧板、退火轮和后侧板之间通过第一螺钉连接,所述盖板与前侧板之间通过第二螺钉连接,所述前侧板与导电轮之间通过第三螺钉连接,所述前侧板通过第三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主轴的左端上,在所述盖板与前侧板之间设置有与第一进水通道左端相连通的第五进水通道,在所述前侧板与退火轮之间设置有第六进水通道,在所述后侧板与退火轮之间设置有第七进水通道,在所述前侧板与导电轮之间设置有与第二进水通道左端相连通的第八进水通道,在所述前侧板上设置有与第五进水通道和第六进水通道相连通的第九进水通道,在所述退火轮上设置有与第六进水通道和第七进水通道相连通的第十进水通道,在所述退火轮上设置有与第七进水通道和第八进水通道相连通的第十一进水通道。本技术的优点是:上述退火轮循环水冷却装置,冷却效果好,布局合理,导电环及退火轮在连续工作中,能够及时将热量通过循环水带走,保证导电环不发生软化,不发生早期磨损,保证退火轮的导电能力和线材退火质量,增加导电环及退火轮的使用寿命,节约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退火轮循环水冷却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第一轴承,3、主轴,4、第^^一进水通道,5、小轴,6、第一进水通道,7、进水口,8、第二进水通道,9、旋转接头装置,10、皮带轮,11、固定内接头,12、外接头,13、密封圈,14、第二轴承,15、第三进水通道,16、第四进水通道,17、出水口,18、导电轮,19、退火轮,20、盖板,21、导电环,22、前侧板,23、后侧板,24、第一螺钉,25、第二螺钉,26、第三螺钉,27、第三轴承,28、第五进水通道,29、第六进水通道,30、第七进水通道,31、第八进水通道,32、第九进水通道,33、第十进水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本技术的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退火轮循环水冷却装置,包括:机架I,通过第一轴承2转动设置在机架I上的主轴3,在所述主轴3内设置有小轴5,在所述小轴5内设置有第一进水通道6,所述第一进水通道6的右端设置有进水口 7,在所述小轴5与主轴3之间设置有第二进水通道8,在所述主轴3的右端连接有旋转接头装置9和皮带轮10,所述旋转接头装置9的结构包括:与主轴3右端相连接的固定内接头U、设置在小轴5右端外侧机架I上的外接头12,在所述外接头12与所述小轴5的右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3,在所述固定内接头11与外接头12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14,在所述固定内接头11与小轴5之间设置有第三进水通道15,在外接头12内设置有第四进水通道16和出水口 17,在所述主轴3的左端设置有导电轮18、退火轮19和盖板20,在退火轮19的外侧设置有导电环21,在退火轮19的左侧设置有前侧板22,在退火轮19的右侧设置有后侧板23,所述前侧板22、退火轮19和后侧板23之间通过第一螺钉24连接,所述盖板20与前侧板22之间通过第二螺钉25连接,所述前侧板23与导电轮18之间通过第三螺钉26连接,所述前侧板23通过第三轴承27转动设置在所述主轴3的左端上,在所述盖板20与前侧板22之间设置有与第一进水通道6左端相连通的第五进水通道28,在所述前侧板22与退火轮19之间设置有第六进水通道29,在所述后侧板23与退火轮19之间设置有第七进水通道30,在所述前侧板22与导电轮18之间设置有与第二进水通道8左端相连通的第八进水通道31,在所述前侧板22上设置有与第五进水通道28和第六进水通道29相连通的第九进水通道32,在所述退火轮19上设置有与第六进水通道29和第七进水通道30相连通的第十进水通道33,在所述退火轮19上设置有与第七进水通道30和第八进水通道31相连通的第十一进水通道4。上述退火轮循环水冷却装置使用时,冷却水池的冷却水通过进水口 7进入,依次通过第一进水通道6、第五进水通道28、第九进水通道32、第六进水通道29、第十进水通道33、第七进水通道30、第十一进水通道4、第二进水通道8、第八进水通道31、第三进水通道15和第四进水通道16,然后从出水口 17排出,回流到冷却水池。上述退火轮循环水冷却装置,冷却效果好,布局合理,导电环及退火轮在连续工作中,能够及时将热量通过循环水带走,保证导电环不发生软化,不发生早期磨损,保证退火轮的导电能力和线材退火质量,增加导电环及退火轮的使用寿命,节约了生产成本。【主权项】1.退火轮循环水冷却装置,包括:机架(I),通过第一轴承(2)转动设置在机架(I)上的主轴(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轴(3)内设置有小轴(5),在所述小轴(5)内设置有第一进水通道(6),所述第一进水通道(6)的右端设置有进水口(7),在所述小轴(5)与主轴(3)之间设置有第二进水通道(8),在所述主轴(3)的右端连接有旋转接头装置(9)和皮带轮(10),所述旋转接头装置(9)的结构包括:与主轴(3)右端相连接的固定内接头(11)、设置在小轴(5)右端外侧机架(I)上的外接头(12),在所述外接头(12)与所述小轴(5)的右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3),在所述固定内接头(11)与外接头(12)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14),在所述固定内接头(11)与小轴(5)之间设置有第三进水通道(15),在外接头(12)内设置有第四进水通道(16)和出水口(17), 在所述主轴(3)的左端设置有导电轮(18)、退火轮(19)和盖板(20),在退火轮(19)的外侧设置有导电环(21),在退火轮(19)的左侧设置有前侧板(22),在退火轮(19)的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退火轮循环水冷却装置,包括:机架(1),通过第一轴承(2)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的主轴(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轴(3)内设置有小轴(5),在所述小轴(5)内设置有第一进水通道(6),所述第一进水通道(6)的右端设置有进水口(7),在所述小轴(5)与主轴(3)之间设置有第二进水通道(8),在所述主轴(3)的右端连接有旋转接头装置(9)和皮带轮(10),所述旋转接头装置(9)的结构包括:与主轴(3)右端相连接的固定内接头(11)、设置在小轴(5)右端外侧机架(1)上的外接头(12),在所述外接头(12)与所述小轴(5)的右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3),在所述固定内接头(11)与外接头(12)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14),在所述固定内接头(11)与小轴(5)之间设置有第三进水通道(15),在外接头(12)内设置有第四进水通道(16)和出水口(17),在所述主轴(3)的左端设置有导电轮(18)、退火轮(19)和盖板(20),在退火轮(19)的外侧设置有导电环(21),在退火轮(19)的左侧设置有前侧板(22),在退火轮(19)的右侧设置有后侧板(23),所述前侧板(22)、退火轮(19)和后侧板(23)之间通过第一螺钉(24)连接,所述盖板(20)与前侧板(22)之间通过第二螺钉(25)连接,所述前侧板(23)与导电轮(18)之间通过第三螺钉(26)连接,所述前侧板(23)通过第三轴承(27)转动设置在所述主轴(3)的左端上,在所述盖板(20)与前侧板(22)之间设置有与第一进水通道(6)左端相连通的第五进水通道(28),在所述前侧板(22)与退火轮(19)之间设置有第六进水通道(29),在所述后侧板(23)与退火轮(19)之间设置有第七进水通道(30),在所述前侧板(22)与导电轮(18)之间设置有与第二进水通道(8)左端相连通的第八进水通道(31),在所述前侧板(22)上设置有与第五进水通道(28)和第六进水通道(29)相连通的第九进水通道(32),在所述退火轮(19)上设置有与第六进水通道(29)和第七进水通道(30)相连通的第十进水通道(33),在所述退火轮(19)上设置有与第七进水通道(30)和第八进水通道(31)相连通的第十一进水通道(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金海李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南海线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