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木屑电动三轮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6699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8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拖木屑电动三轮车,包括电动三轮车架、座椅、拉栓装置、车斗,所述车斗靠近座椅端设有挡板,车斗与座椅之间设有拉栓装置,车斗底部中间位置与电动三轮车架尾部通过轴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果简单,方便实用,节省能源,提高工人卸木屑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运输领域,特别是一种拖木肩电动三轮车。
技术介绍
电动三轮车驾驶简单,节能环保,可以载人运货,维护保养成本低。木肩密度小,体积大,质量轻,在小范围周转木肩很适合用电动车运输,但一般为电动车提供能源的是电池,考虑供能的持续性问题,普通电动车不会配备液压等自卸装置,运输人员在卸载木肩就需要人工卸载,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节能、操作方便的拖木肩电动三轮车。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种拖木肩电动三轮车,包括电动三轮车架、座椅、拉栓装置、车斗,所述车斗靠近座椅端设有挡板,车斗与座椅之间设有拉栓装置,车斗底部中间位置与电动三轮车架尾部通过轴承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I)本技术拖木肩电动三轮车,以电为其提供动力,很适合运输木肩等密度小的物品,节能环保,效率尚。(2)本技术拖木肩电动三轮车,以电动三轮车架为基础,对驾驶人员驾驶技术无特别需求,操作简单。(3)本技术拖木肩电动三轮车的车斗底部中间位置与电动三轮车架尾部通过轴承连接,利用杠杆原理,运输操作人员只需用脚轻轻一踩即可完成卸载货物,省时省力。(4)本技术拖木肩电动三轮车的结构简单,只需在现有的电动三轮车的基础稍加改造即可制作完成。(5)本技术拖木肩电动三轮车的拉栓装置设有L形防脱卡,可以有效防止拉栓在运输过程中,因震动而导致拉栓从第一套筒脱离出。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拖木肩电动三轮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拖木肩电动三轮车卸货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拖木肩电动三轮车的拉栓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拖木肩电动三轮车的L形防脱卡。【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图4:一种拖木肩电动三轮车,包括电动三轮车架1、座椅2、拉栓装置3、车斗4,所述车斗4靠近座椅2端设有挡板5,车斗4与座椅2之间设有拉栓装置3,车斗4底部中间位置与电动三轮车架I尾部通过轴承6连接。所述的拉栓装置3包括第一套筒31、第二套筒32、拉栓33,拉栓挡板34,第一套筒31与车斗4固定连接,第二套筒32与座椅2固定连接,拉栓33贯穿第一套筒31和第二套筒32内,第一套筒31与第二套筒32之间的拉栓33上设有防脱挡板34。所述拉栓33手柄同侧的座椅2上设有L形防脱卡35。所述的车斗4尾部设有脚踏板。使用原理:在卸载木肩时,使用人员将拉栓33往外拔,使拉栓33脱离第一套筒31,此后使用人员再到拖木肩电动三轮车的车斗4尾部,通过车斗4与电动三轮车架I的支点,利用杠杆原理,操作人员只需用脚稍微用力踩下去即可完成卸载货物。实施例1:一种拖木肩电动三轮车,包括电动三轮车架1、座椅2、拉栓装置3、车斗4,所述车斗4靠近座椅2端设有挡板5,车斗4与座椅2之间设有拉栓装置3,车斗4底部中间位置与电动三轮车架I尾部通过轴承6连接。所述的拉栓装置3包括第一套筒31、第二套筒32、拉栓33,拉栓挡板34,第一套筒31与车斗4固定连接,第二套筒32与座椅2固定连接,拉栓33贯穿第一套筒31和第二套筒32内,第一套筒31与第二套筒32之间的拉栓33上设有防脱挡板34。在卸载木肩时,使用人员将拉栓33往外拔,使拉栓33脱离第一套筒31,此后使用人员再到拖木肩电动三轮车的车斗4尾部,通过车斗4与电动三轮车架I的支点,利用杠杆原理,操作人员只需用脚稍微用力踩下去即可完成卸载货物。实施例2:一种拖木肩电动三轮车,包括电动三轮车架1、座椅2、拉栓装置3、车斗4,所述车斗4靠近座椅2端设有挡板5,车斗4与座椅2之间设有拉栓装置3,车斗4底部中间位置与电动三轮车架I尾部通过轴承6连接。所述的拉栓装置3包括第一套筒31、第二套筒32、拉栓33,拉栓挡板34,第一套筒31与车斗4固定连接,第二套筒32与座椅2固定连接,拉栓33贯穿第一套筒31和第二套筒32内,第一套筒31与第二套筒32之间的拉栓33上设有防脱挡板34。所述拉栓33手柄同侧的座椅2上设有L形防脱卡35。所述的车斗4尾部设有脚踏板。在运输途中,拉栓33手柄放置在L形防脱卡35内,可以有效防止拉栓在运输过程中,因震动而导致拉栓从第一套筒脱离出。在卸载木肩时,使用人员将拉栓33旋转出L形防脱卡35后往外拔,使拉栓33脱离第一套筒31,此后使用人员再到拖木肩电动三轮车的车斗4尾部,通过车斗4与电动三轮车架I的支点,利用杠杆原理,操作人员只需用脚稍微用力踩下车斗4尾部的脚踏板即可完成卸载货物。【主权项】1.一种拖木肩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三轮车架(I)、座椅(2)、拉栓装置(3)、车斗(4),所述车斗(4)靠近座椅(2)端设有挡板(5),车斗(4)与座椅(2)之间设有拉栓装置(3),车斗(4)底部中间位置与电动三轮车架(I)尾部通过轴承(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木肩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栓装置(3)包括第一套筒(31)、第二套筒(32)、拉栓(33),拉栓挡板(34),第一套筒(31)与车斗(4)固定连接,第二套筒(32)与座椅(2)固定连接,拉栓(33)贯穿第一套筒(31)和第二套筒(32)内,第一套筒(31)与第二套筒(32)之间的拉栓(33)上设有防脱挡板(3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木肩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栓(33)手柄同侧的座椅(2)上设有L形防脱卡(3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木肩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斗(4)尾部设有脚踏板。【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拖木屑电动三轮车,包括电动三轮车架、座椅、拉栓装置、车斗,所述车斗靠近座椅端设有挡板,车斗与座椅之间设有拉栓装置,车斗底部中间位置与电动三轮车架尾部通过轴承连接;本技术结果简单,方便实用,节省能源,提高工人卸木屑的效率。【IPC分类】B62K5/02, B62J9/00, B62K7/04【公开号】CN205186407【申请号】CN201520921034【专利技术人】冯素琴, 张洪生 【申请人】灌南县冬青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公开日】2016年4月27日【申请日】2015年11月1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拖木屑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三轮车架(1)、座椅(2)、拉栓装置(3)、车斗(4),所述车斗(4)靠近座椅(2)端设有挡板(5),车斗(4)与座椅(2)之间设有拉栓装置(3),车斗(4)底部中间位置与电动三轮车架(1)尾部通过轴承(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素琴张洪生
申请(专利权)人:灌南县冬青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