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蔬菜发酵用复合菌剂产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40778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5 0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蔬菜发酵用复合菌剂产品,属于微生物制剂生产领域,所述蔬菜发酵用复合菌剂由如下菌剂组成:鼠李糖乳杆菌、醋酸杆菌酵母菌、植物乳杆菌CGMCC11763;所述菌剂的重量份数组成为:植物乳杆菌CGMCC11763 15-25、鼠李糖乳杆菌2-4,醋酸杆菌1-3,酵母菌0.5-1;本发明专利技术泡菜生产菌剂的开发与应用,必将带动我国泡菜产业的技术创新,将是泡菜传统加工工艺的一次技术变革。直投式生物法快速催熟泡菜工艺技术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传统泡菜食品安全性问题、统一泡菜产品品质,并可大大缩短发酵周期到26-40小时、提高泡菜的产业化水平,符合现代泡菜工业化规模生产的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制剂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制备一种用于泡菜生产的微生物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乳酸菌纯种生产泡菜还处于起步阶段,采用的乳酸菌均为酸奶、乳酸等产品的专有菌种,没有开发出适合泡菜生产的专用菌种。此类菌群在泡菜制作基质的特定环境中适应性差,生长繁殖困难,无法酿制出发酵泡菜独有的品位。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名称为一种泡菜发酵菌剂及发酵菌粉的制备方法,申请号为201310574525.1,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泡菜发酵菌剂及发酵菌粉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戊糖乳杆菌和副干酪乳杆菌的菌株活化、增菌培养基制备、对活化后菌株的增菌培养、泡菜发酵菌剂的离心浓缩、保护剂制备和泡菜发酵菌剂与保护剂的喷雾干燥等工艺。该方法制备的泡菜发酵菌剂及发酵菌粉能够有效降低泡菜中亚硝酸盐;增菌培养基选用泡菜常用蔬菜,不仅能够有效增殖乳酸菌,而且具有天然绿色、不添加其他化学试剂的特点;制备发酵菌粉的干燥方式采用喷雾干燥法,其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申请号为200710048203.8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高活性泡菜直投式菌剂的制备技术,。该专利技术属于蔬菜深加工领域。专利技术将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肠膜明串珠菌按0.15~2%的量分别接入蔬菜汁培养液中进行振荡培养,并通过滴加10%NAOH溶液控制培养液中的酸度,培养液经离心浓缩,得离心沉淀物,在其中添加冻干保护剂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乳酸菌菌剂;酵母菌经增菌培养、离心浓缩,得离心沉淀物,加入麸皮后干燥、粉碎,得酵母菌菌剂。将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肠膜明串珠菌、酵母菌按2~3∶1~2∶1~2∶0.5~1的比例复配后得到的泡菜直投式菌剂。将此菌剂按0.02~0.1%的量接入泡菜坛中,进行泡菜发酵。本专利技术有利于泡菜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一种发酵剂发酵泡菜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0810172333.7;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一种含有益生菌的食品发酵剂发酵泡菜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几种纯乳酸菌发酵剂发酵泡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
本专利技术产品制备的步骤如下:(1)原料蔬菜的处理:清洗、淋干;(2)盐水的制备;(3)发酵剂溶液的制备;(4)蔬菜装瓶并加入盐水和发酵剂溶液;(5)发酵;本专利技术不但提供了一种含益生菌的食品发酵剂的一种新的深加工途径,而且得到了一种新的传统健康的泡菜。生物法快速发酵泡菜的制备方法,专利号为201110421967.3,此专利技术公开了生物法快速发酵泡菜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属于蔬菜深加工领域,特别涉及利用复合菌粉生产泡菜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快速生产高品质发酵泡菜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主要步骤有:(1)加料密封:蔬菜原料切分后放入容器中,加入含有醋酸杆菌、酿酒酵母菌的复合菌粉和含有食盐的辅料,密封容器;(2)发酵:控制温度在23-36℃进行前期发酵,随后将温度控制在15-25℃进行后发酵,整个发酵时间在20-40小时;(3)脱水调配:发酵完毕脱去泡菜水分,加入调味料混合均匀即可。本专利技术适用于不同规模的泡菜生产,可以明显缩短生产时间,泡菜产品营养丰富、口味纯正,本产品在泡菜生产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微生物菌种的原因,泡菜的工业化生产受到了较大的限制;面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泡菜生产用微生物制剂的开发对泡菜的工业化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蔬菜发酵用复合菌剂;所述蔬菜发酵用复合菌剂;含有植物乳杆菌CGMCC11763;所述蔬菜发酵用复合菌剂由如下菌剂组成:鼠李糖乳杆菌、醋酸杆菌酵母菌、植物乳杆菌CGMCC11763;所述菌剂的重量份数组成为:植物乳杆菌CGMCC1176315-25、鼠李糖乳杆菌2-4,醋酸杆菌1-3,酵母菌0.5-1;本专利技术中各种菌种组成比例也是经过精心试验研究得到,上述菌种的选择和配比保障了泡菜产品的生产速度、泡菜产品良好风味和泡菜产品的良好质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本专利技术首先对植物乳杆菌,醋酸杆菌、鼠李糖乳杆菌、酿酒酵母菌种进行单独培养,培养到预定时间后经离心后收集菌体,利用常规微生物制剂的生产方法制备各菌的粉状微生物菌粉;将制备的菌种粉剂根据配比进行混和调配。本专利技术中菌粉的生产如下:首先生产醋酸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粉状菌粉,生产步骤如下:将斜面菌种转接到液体培养基并逐级扩培到要求的体积;将扩培得到的菌液进行离心分离,收集沉淀菌体;向沉淀菌体中加入保护剂并进行稀释;利用干燥设备制备粉状菌剂,上述方法制得植物乳杆菌菌粉中活细胞数为(0.1-6.0)×(1010)个/克,醋酸杆菌菌粉中活细胞数为(0.1-6.0)×109个/克,鼠李糖乳杆菌(0.1-6.0)×109个/克、另采用活性干酵母的制造方法制得活性酵母菌粉,其中活性酵母菌数量在(0.05-5.0)×109个/克。植物乳杆菌菌粉的具体生产方法已有较多报道,报道文章有黄良昌的硕士学位论文“真空冷冻干燥法生产干酸奶发酵剂工艺的研究”(2002年),刘宇峰等在中国乳品工业杂志发表的“直接使用型酸奶发酵剂的研制”发表于1995年第5期。酵母菌菌粉的生产方法参见肖冬光著“酿酒活性干酵母的生产与应用技术”,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益生菌菌株;专利技术所述益生菌为植物乳杆菌,所述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XH于2015年11月3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保藏号为CGMCCNO.11763,保藏地址为: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植物乳杆菌益生特性如下: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植物乳杆菌CGMCCNO.11763经实验发现能够在pH为1.50的条件下存活,在1%胆盐培养4小时后仍处于存活状态;植物乳杆菌CGMCCNO.11763降解亚硝酸盐速度快,分解能力达到10.9mg/h/kg,该菌种在生产泡菜时,整个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浓度在4.8mg/kg以下;CGMCCNO.11763在发酵60h小时后,对胆固醇降解率可达到64.76%。CGMCCNO.11763黏附能力测定的自凝集率为95.71%。CGMCCNO.11763对胆固醇降解能力研究和测定:取1mlCGMCCNO.11763母液接种于10mL的MRS胆固醇液体培养基(胆固醇含量0.1mg/ml,pH6.2)中,37℃的恒温静置分别培养20h、40h、60h备用,以接入1mL无菌水的MRS胆固醇培养基为对照,取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蔬菜发酵用复合菌剂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由如下菌剂组成:鼠李糖乳杆菌、醋酸杆菌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蔬菜发酵用复合菌剂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由如下菌剂组成:鼠李糖
乳杆菌、醋酸杆菌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蔬菜发酵用复合菌剂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的重量份
数组成为:植物乳杆菌CGMCC1176315-25、鼠李糖乳杆菌2-4,醋酸杆菌1-3,酵母菌0.5-1。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树李政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绿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