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脱腥去胀保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2398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工业中的大豆深加工技术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简便可行的大豆脱腥去胀保溶新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高频电磁场对大豆进行脱腥去胀保溶的处理,经此法处理的大豆产品生产成本低,能保存较高水溶性蛋白,具有良好的食品加工性能,适合做各种食品的添加材料,可增加食品的营养成分。(*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工业中的大豆深加工
目前,国内外脱除大豆腥涩味与胀气因子的方法大体可分为干热法,蒸气湿热法和化学方法。干热法脱腥如申请号为88108468.9的专利技术专利披露的是在大豆脱腥去胀的全过程中,不外加水或水蒸气,而是采用瞬间高温,温度在100℃-200℃之间,然后迅速减压以达到脱腥去胀目的。再经低温脱脂磨粉即可制成大豆蛋白粉。湿法脱腥仅以美国专利US4237339,日本专利J61-37076,J59-140845和黑龙江省双城儿童食品厂的接加热法为例,此法脱腥均需外加水份。采用化学方法脱腥一般是采用“酸沉碱溶”工艺,即先采用弱碱提取豆乳,然后加酸沉淀浓缩干燥即可脱除腥味,用做一些食品的添加材料。在上述三种方法中,干法脱腥和湿法脱腥的共同弱点就是在脱腥去胀加工过程中,由于热效应导致大豆中水溶性蛋白热变性,从而使产品中水溶性氮占总氮的百分比即NSI值降低,大约不超过30%,致使食品中可溶性蛋白的利用效果差。而采用化学方法获得的脱腥大豆产品,虽然NSI值较高,但在产品中含有大量的工业盐NaCl,其含量大于1.755%,如常期食用对人体健康不利,且价格较为昂贵,如用其做为食品的添加材料,必会使食品的生产成本普通提高。如果能提供一种既能除掉大豆的腥涩味和胀气因子又能保存大豆中较高的水溶性氮即NSI值的新技术-->则定会受到人们的重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豆脱腥去胀保溶新技术,以获得NSI值较高的大豆产品。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待处理大豆其水份大约应在14~18%之间,使之通过频率范围在5兆赫~150兆赫之间可调的高频电磁场,电磁场形成大豆通道的两个侧壁,电磁场的上、下端设有大豆进出的通道口。大豆在电磁场中接受电磁波的处理,在其高频振荡电磁场的作用下,大豆本身产生生物刺激作用,即可达到脱除大豆腥涩味,去掉胀气因子和保存大豆中较高水溶性氮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不需外加水、加热和加入其它化学物质,根据产品需求确定电磁场频率,只要控制电磁场下端通道口的大小,就可控制大豆在电磁场通道内的通过时间,即能得到符合要求的大豆产品。经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处理的大豆其NSI值可高达86.5%,根据不同食品的需求,大豆的NSI值可在10%~86.5%之间可任意选择。经此法处理的大豆,由于是受高频电磁波的作用,大豆本身能产生生物刺激作用,使大豆中导致产生腥涩味的主要生化物质脱肪氧化酶和产生胀气作用的主要物质胰蛋白酶抑制剂的长连分子在高频电磁波的作用下发生分子降解,由大分子变成小分子,从而减弱或失去活性,最后达到脱除大豆的腥涩味和胀气因子。由于此法可防止其它脱腥方法中的大豆氮白热变性,从而可保存甚至能增加大豆中的水溶性氮含量。此法简单可行,完全能形成自动化生产,较其它的几种大豆脱腥方法能极大的减轻操作工的劳动强度,同时也无化学污染。经此法生产的脱腥去胀保溶大豆制成的大豆蛋白粉,其生产成本比目前市售脱腥豆粉的生产成本降低10%多,大豆的利用率达85%,-->蛋白质利用率几乎达100%。由于其产品能保存高达86.5%的NSI值,从而可保证食品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待处理大豆从电磁场上端通道口进入频率为10兆赫的电磁场内,调节电磁场下端通道出口的大豆流量,使大豆从通道入口进入电磁场到从出口流出的时间为3分钟。即可得到符合要求的脱腥去胀保溶大豆,其NSI值平均达%。本专利技术技术可行,脱腥效果较好,可以保存大豆中较高的水溶性氮,能适合各类食品的需求,将会引起食品加工行业的极大兴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豆脱腥去保溶新技术,其特征在于:大豆通过一个频率范围在5兆赫~150兆赫可调的高频电磁场的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脱腥去保溶新技术,其特征在于:大豆通过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荣和隋少奇孙震雷耔耘朱振伟齐斌宛淑芳刘蕾刘仁洪杨玉新李煜馨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高等院校科技开发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