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平衡锥体式真空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37718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5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平衡锥体式真空泵,包括泵体,泵体包括第一泵体、第二泵体,泵体的内部穿设有主轴,第一泵体的中心轴线和第二泵体的中心轴线不共线,主轴的中心轴线分别与第一泵体的中心轴线、第二泵体的中心轴线不共线,第一泵体的外端部设置有浮动端泵盖,第二泵体的外端部设置有固定端泵盖,主轴的两端通过轴承支撑,主轴上套设有第一锥体、叶轮和第二锥体,第一锥体和叶轮位于第一泵体的内部,第二锥体位于第二泵体的内部,第一锥体与第一泵体偏心设置,第二锥体与第二泵体为偏心设置,且第一锥体、第一泵体之间的偏心方向与第二锥体、第二泵体之间的偏心方向相反;其能够保证叶轮径向力达到平衡,进而保证泵的长期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真空栗
,尤其涉及一种自平衡锥体式真空栗。
技术介绍
传统液环式真空栗的结构为单级叶轮,由于其分配器为平圆盘式,因而常常被称之为平圆盘栗。这种栗体的栗腔的中心与单级叶轮为偏心设计,从而使得叶轮、液环和栗腔形成了一个循环周期变化的密封腔,实现了抽真空排气;然而,由于单级叶轮与栗体的偏心设计,导致叶轮径向受力不平衡,对栗的稳定运行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另外,传统平圆盘栗的进、排气口均开在圆盘式分配器上,因受到平圆盘栗叶轮向上偏心以及液环形状的限制,导致平圆盘栗的进、排气口无法开得很大,这就严重影响栗体的气量,若想提升本体的气量,则必须成倍扩大栗体的直径尺寸,最终导致栗的整体尺寸很大,重量很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平衡锥体式真空栗,能够保证叶轮径向力达到平衡,进而保证栗的长期稳定运行。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自平衡锥体式真空栗,包括内部中空的栗体,所述栗体包括第一栗体、与所述第一栗体一体成型的第二栗体,所述栗体的内部穿设有主轴,所述第一栗体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栗体的中心轴线不共线,所述主轴的中心轴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栗体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二栗体的中心轴线不共线,所述第一栗体的外端部设置有浮动端栗盖,所述第二栗体的外端部设置有固定端栗盖,所述主轴的两端通过轴承支撑,所述主轴上同轴套设有依次连接的第一锥体、叶轮和第二锥体,所述第一锥体和所述叶轮位于所述第一栗体的内部,所述第二锥体位于所述第二栗体的内部,所述第一锥体与所述第一栗体偏心设置,所述第二锥体与所述第二栗体为偏心设置,且所述第一锥体、所述第一栗体之间的偏心方向与所述第二锥体、所述第二栗体之间的偏心方向相反。其中,所述第一锥体和所述第二锥体为内部中空且侧壁开设有通槽的锥体式结构,所述浮动端栗盖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一锥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锥体的内部腔体,所述固定端栗盖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通过所述第二锥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锥体的内部腔体,所述第一锥体、所述第二锥体分别通过其上的通槽与所述叶轮和所述栗体之间的腔体连通。其中,所述第一锥体的大端面具有开口,所述进气口对应连接所述第一锥体的大端面;所述第二锥体的大端面具有开口,所述排气口对应连接所述第二锥体的大端面;所述第一锥体的小端面与所述第二锥体的小端面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一锥体和所述第二锥体的锥度一致。其中,所述第一锥体和所述第二锥体的锥度为30度。其中,所述浮动端栗盖的外侧设置有浮动端轴承盖,位于浮动端的所述轴承设置于所述浮动端轴承盖的内侧。其中,所述固定端栗盖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端轴承盖,位于固定端的所述轴承设置于所述固定端轴承盖的内侧。其中,所述第一锥体的所述通槽的开口宽度不小于所述第一锥体的周面的1/2。其中,所述第二锥体的所述通槽的开口宽度不小于所述第二锥体的周面的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自平衡锥体式真空栗,其通过中心轴线不共线的第一栗体和第二栗体一体成型形成栗体,且该栗体内穿过连接有外部驱动装置的主轴,在主轴上设置第一锥体、叶轮和第二锥体,由于第一锥体、叶轮和第二锥体均与主轴同轴设置,因而第一锥体与第一栗体偏心设置,第二锥体与第二栗体偏心设置,并且将第一锥体与第一栗体的偏心方向、第二锥体与第二栗体的偏心方向设置为相反设置,这时,第一锥体和第一栗体之间接触的部位与第二锥体和第二栗体之间接触的部位正好位于相反的两个方向,当主轴随着外部的驱动装置转动时,主轴带动第一锥体、叶轮和第二锥体转动,这时,由于作用在第一锥体上的偏心力和作用在第二锥体上的偏心力受力方向恰好相反,从而相互抵消了,进而使得叶轮的径向受力达到了平衡,进而保证栗的长期稳定运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自平衡锥体式真空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自平衡锥体式真空栗的栗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自平衡锥体式真空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栗体;2-浮动端栗盖;3-固定端栗盖;4-浮动端轴承盖;5-固定端轴承盖;6-主轴;7-进气口 ; 8-排气口 ; 9-第一锥体;10-叶轮;11-第二锥体;101-第一栗体;102-第二栗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至3所示,一种自平衡锥体式真空栗,包括内部中空的栗体I,栗体I包括第一栗体101、与第一栗体101—体成型的第二栗体102,栗体I的内部穿设有主轴6,第一栗体101的中心轴线和第二栗体102的中心轴线不共线,主轴6的中心轴线分别与第一栗体101的中心轴线、第二栗体102的中心轴线不共线,第一栗体101的外端部设置有浮动端栗盖2,第二栗体102的外端部设置有固定端栗盖3,主轴6的两端通过轴承支撑,主轴6上同轴套设有依次连接的第一锥体9、叶轮10和第二锥体11,第一锥体9和叶轮10位于第一栗体101的内部,第二锥体11位于第二栗体102的内部,第一锥体9与第一栗体101偏心设置,第二锥体11与第二栗体102为偏心设置,且第一锥体9、第一栗体101之间的偏心方向与第二锥体11、第二栗体102之间的偏心方向相反。本技术的自平衡锥体式真空栗,其通过中心轴线不共线的第一栗体和第二栗体一体成型形成栗体,且该栗体内穿过连接有外部驱动装置的主轴,在主轴上设置第一锥体、叶轮和第二锥体,由于第一锥体、叶轮和第二锥体均与主轴同轴设置,因而第一锥体与第一栗体偏心设置,第二锥体与第二栗体偏心设置,并且将第一锥体与第一栗体的偏心方向、第二锥体与第二栗体的偏心方向设置为相反设置,这时,第一锥体和第一栗体之间接触的部位与第二锥体和第二栗体之间接触的部位正好位于相反的两个方向,当主轴随着外部的驱动装置转动时,主轴带动第一锥体、叶轮和第二锥体转动,这时,由于作用在第一锥体上的偏心力和作用在第二锥体上的偏心力受力方向恰好相反,从而相互抵消了,进而使得叶轮的径向受力达到了平衡,进而保证栗的长期稳定运行。更进一步地,第一锥体9和第二锥体11为内部中空且侧壁开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平衡锥体式真空泵,包括内部中空的泵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包括第一泵体(101)、与所述第一泵体(101)一体成型的第二泵体(102),所述泵体(1)的内部穿设有主轴(6),所述第一泵体(101)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泵体(102)的中心轴线不共线,所述主轴(6)的中心轴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泵体(101)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二泵体(102)的中心轴线不共线,所述第一泵体(101)的外端部设置有浮动端泵盖(2),所述第二泵体(102)的外端部设置有固定端泵盖(3),所述主轴(6)的两端通过轴承支撑,所述主轴(6)上同轴套设有依次连接的第一锥体(9)、叶轮(10)和第二锥体(11),所述第一锥体(9)和所述叶轮(10)位于所述第一泵体(101)的内部,所述第二锥体(11)位于所述第二泵体(102)的内部,所述第一锥体(9)与所述第一泵体(101)偏心设置,所述第二锥体(11)与所述第二泵体(102)为偏心设置,且所述第一锥体(9)、所述第一泵体(101)之间的偏心方向与所述第二锥体(11)、所述第二泵体(102)之间的偏心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中纯李永胜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长江水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