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真空栗
,尤其涉及一种自平衡锥体式真空栗。
技术介绍
传统液环式真空栗的结构为单级叶轮,由于其分配器为平圆盘式,因而常常被称之为平圆盘栗。这种栗体的栗腔的中心与单级叶轮为偏心设计,从而使得叶轮、液环和栗腔形成了一个循环周期变化的密封腔,实现了抽真空排气;然而,由于单级叶轮与栗体的偏心设计,导致叶轮径向受力不平衡,对栗的稳定运行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另外,传统平圆盘栗的进、排气口均开在圆盘式分配器上,因受到平圆盘栗叶轮向上偏心以及液环形状的限制,导致平圆盘栗的进、排气口无法开得很大,这就严重影响栗体的气量,若想提升本体的气量,则必须成倍扩大栗体的直径尺寸,最终导致栗的整体尺寸很大,重量很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平衡锥体式真空栗,能够保证叶轮径向力达到平衡,进而保证栗的长期稳定运行。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自平衡锥体式真空栗,包括内部中空的栗体,所述栗体包括第一栗体、与所述第一栗体一体成型的第二栗体,所述栗体的内部穿设有主轴,所述第一栗体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栗体的中心轴线不共线,所述主轴的中心轴线分别与所述第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平衡锥体式真空泵,包括内部中空的泵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包括第一泵体(101)、与所述第一泵体(101)一体成型的第二泵体(102),所述泵体(1)的内部穿设有主轴(6),所述第一泵体(101)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泵体(102)的中心轴线不共线,所述主轴(6)的中心轴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泵体(101)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二泵体(102)的中心轴线不共线,所述第一泵体(101)的外端部设置有浮动端泵盖(2),所述第二泵体(102)的外端部设置有固定端泵盖(3),所述主轴(6)的两端通过轴承支撑,所述主轴(6)上同轴套设有依次连接的第一锥体(9)、叶轮(10)和第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中纯,李永胜,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长江水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