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舭龙骨控制方法,所针对的蚌式舭龙骨的主体结构包括固定蚌壳结构(2)和转动蚌壳结构(1)两部分,转动蚌壳结构(1)通过转轴系统与固定蚌壳结构(2)连接,其控制方法为:在船舶航行时,监测船舶横摇角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并获取船舶吃水信息,校核船舶稳性变化,如果横摇角度、角速度、角加速度三个参数中的任何一个指标在设定时间内持续超出相应的安全阈值上限,则利用电机驱动转轴系统展开舭龙骨的转动蚌壳结构,如果横摇角度、角速度、角加速度三个参数在设定时间内均持续低于相应的安全阈值下限,则利用电机驱动转轴系统折叠舭龙骨的转动蚌壳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智能地操控舭龙骨开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蚌式舭龙骨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小横摇的船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船舶抗沉减摇防倾覆的舭龙骨。
技术介绍
船舶的摇荡运动是一种有害的船舶运动,它对船员、船体结构、机械设备等带来不利的影响。船舶摇荡运动包括横摇、纵摇、艏摇、纵荡、横荡和垂荡六种形式,其中横摇对船舶性能的影响最大,纵摇次之。为了减缓或降低船舶的摇摆,可在船舶上加设减摇装置。根据构成稳定力矩的力的本质分类,可将减摇装置分为重力作用式、流体动力作用式、回转力作用式三类;按照控制形式又可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两类。目前,船舶常用的减摇装置有:舭龙骨、减摇鳍、减摇水舱、回转仪减摇装置、舵减摇装置等。其中,舭龙骨因其结构简单、造价低、维护方便、效能较好而得到广泛应用,几乎每艘船舶都装有舭龙骨。一般来说,舭龙骨是固定安装在船体外面舭部且尽量与舭列板垂直,沿着水流方向的一块长条板,它是最简单的一种被动式水动力船舶减摇装置。舭龙骨的长度一般为船长的1/3到1/2,宽度一般为船宽的4%至6%,且宽度通常不超过中横剖面的方框线。舭龙骨减摇的原理为利用其装在船体舭部外壳上来产生对船舶横摇的附加水阻力,以减少船舶横摇。已有的技术改进往往注重对不同船舶系数的船进行尺度上的经验优化,且致力于简单直线型的端部改进和断面优化,如:对于方形系数大的船舶,采用长而窄的舭龙骨,同时,为了避免舭龙骨参与总纵弯曲,设置为分段式结构;对于方形系数小的船舶,如渔船,舭龙骨尽可能安装在舭部上方,短而宽,可制成三角形以提高局部强度。舭龙骨的优点为:横摇角度越大、越剧烈,其减摇效果越好;航行时减摇效果比停泊时更好;对船舶航行阻力小,横摇阻力较大;减摇效果好,结构简单,费用低廉,应用广泛。然而,现有的舭龙骨结构形式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易遭损坏;对船舶产生一定的航行阻力;只能减横摇,不能减纵摇。而且,受舭龙骨尺寸的限制,减摇的阻尼力矩有限,减摇的能力(减小摆幅)受限,减摇效果一般在10%~20%左右,难以满足需求。此外,对于确定的舭龙骨,由于舭龙骨形状尺寸的固定,不能针对海况的变化及横摇角度和加速度的缓急进行动态调整,极大地影响其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在不明显影响船舶快速性的情况下可以增强横摇稳定性的舭龙骨。本专利技术的舭龙骨,展开状态的舭龙骨有效面积翻倍,可以增加船舶的横摇阻尼,有效地减小船舶的横摇,增强横摇稳定性;折叠状态的舭龙骨整体外形光顺,不会过多增加船舶航行阻力,从而不会明显影响船舶快速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蚌式舭龙骨控制方法,所针对的蚌式舭龙骨的主体结构包括固定蚌壳结构(2)和转动蚌壳结构(1)两部分,两部分合体后呈扁平形,首尾两端为流线型,固定蚌壳结构(2)固定连接于舭列板(3),所述的转动蚌壳结构(1)通过转轴系统与固定蚌壳结构(2)连接,转轴系统用于转动蚌壳结构(1)的开合;控制方法为:为横摇角度、角速度、角加速度三个参数分别设定安全阈值上限和安全阈值下限,在船舶航行时,监测船舶横摇角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并获取船舶吃水信息,校核船舶稳性变化,如果横摇角度、角速度、角加速度三个参数中的任何一个指标在设定时间内持续超出相应的安全阈值上限,则判断船舶横摇运动较大,利用电机驱动转轴系统展开舭龙骨的转动蚌壳结构,如果横摇角度、角速度、角加速度三个参数在设定时间内均持续低于相应的安全阈值下限,则判断船舶横摇很小,利用电机驱动转轴系统折叠舭龙骨的转动蚌壳结构。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转轴系统包括至少一套传送机构、传送轴(9)及输出轴(10),传动轴(9)置于固定蚌壳结构(2)内远离舭列板(3)的一侧,由固定在固定蚌壳结构(2)上的轴承支撑;输出轴(10)与传动轴(9)靠近并平行,置于转动蚌壳结构(1)内,由固定在转动蚌壳结构(2)上的轴承支撑;各套传送机构设置在不同部位,传送机构包括输入轴(8)、锥齿轮(11)和直齿轮(13),输入轴(8)横向布置在固定蚌壳结构(2)的腔内,一端穿过舭列板(3),连接到船体内部的电机;另一端通过锥齿轮(11)驱动与之垂直的传动轴(9);传动轴(9)通过直齿轮(13)啮合驱动输出轴(10)转动;在固定蚌壳结构(2)和转动蚌壳结构(1)的腔内设置有加强板(14)。在加强板(14)上开设有减轻孔(15)。在每套传送机构外均密封连接有传动箱,传动箱固定在固定蚌壳结构(2)内。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法所针对的可开合的舭龙骨结构形式,使得船舶能够实现灵活应对不同航行条件和要求。面对大风浪的情况或者对稳性要求较高时,可以展开舭龙骨,增大阻尼、减小横摇,增强稳性;面对小风浪的情况或限制航道内可折叠舭龙骨,防止触底、碰撞等,而且折叠状态的舭龙骨外形光顺不会影响船舶的快速性。2.集成船舶运动实时监测设备的控制系统,可以准确掌握船舶具体航行状态,据此科学决策,便捷且智能地操控舭龙骨开合。2.舭龙骨主体结构上下对称,前后对称,除去首尾两端,中间部分横截面形状相同。建造时可以使用同一套模具,批量模块化生产。3.转轴传动系统结构简单可靠,且充分利用了舭龙骨封闭结构的内部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适用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法的内张型可开合蚌式舭龙骨总体结构图;图2为适用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法的内张型可开合蚌式舭龙骨完全折叠状态图;图3为适用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法的内张型可开合蚌式舭龙骨完全展开状态图图4为适用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法的内张型可开合蚌式舭龙骨转轴系统的结构图;图5为适用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法的内张型可开合蚌式舭龙骨在前传动箱位置的局部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蚌式舭龙骨控制流程示意图;1.转动蚌壳结构2.固定蚌壳结构3.舭列板4.覆板5.后传动箱6.中传动箱7.前传动箱8.输入轴9.传动轴10.输出轴11.锥齿轮12.轴承13.直齿轮14.加强板15.减轻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方式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法适用装置为一种内张型可开合蚌式舭龙骨,主要用于各类船舶,用于在多种复杂状态下抑制横摇。如图1至图5所示,此种内张型可开合蚌式舭龙骨,主体结构由固定蚌壳结构2和转动蚌壳结构1两部分组成,所述的固定蚌壳结构2和转动蚌壳结构1为互相对称的扁平型封闭结构。首尾两端为流线型,保持舭龙骨纵向的流线光顺。上下首尾共4个端部完全相同,可以批量建造。除去首尾两端,中间部分横截面形状相同,建造时可以使用同一套模具分段建造。因此蚌式舭龙骨主体部分可以实现模块化批量生产,降低建造成本。固定蚌壳结构2固定连接于舭列板3,且垂直于舭列板3,连接处焊接覆板;所述的转动蚌壳结构1位于上方,通过转轴系统与固定蚌壳结构2连接。在固定蚌壳结构2和转动蚌壳结构1的封闭结构内设置加强板14,用以增强结构强度,在加强版上设置减轻孔15,由于舭龙骨中间部分横截面相同,故加强板形状完全相同,可以批量建造。转轴系统由输入轴8、传动轴9、输出轴10组成。输入轴8横向布置在固定蚌壳结构2的腔内,一端穿过舭列板3,连接到船体内部的发动机;另一端通过锥齿轮11驱动与之垂直的传动轴9;传动轴9位于固定蚌壳结构2内远离船体一侧,纵向布置;输出轴10紧靠传动轴9,与传动轴9平行,在两端和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蚌式舭龙骨控制方法,所针对的蚌式舭龙骨的主体结构包括固定蚌壳结构(2)和转动蚌壳结构(1)两部分,两部分合体后呈扁平形,首尾两端为流线型,固定蚌壳结构(2)固定连接于舭列板(3),所述的转动蚌壳结构(1)通过转轴系统与固定蚌壳结构(2)连接,转轴系统用于转动蚌壳结构(1)的开合;控制方法为:为横摇角度、角速度、角加速度三个参数分别设定安全阈值上限和安全阈值下限,在船舶航行时,监测船舶横摇角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并获取船舶吃水信息,校核船舶稳性变化,如果横摇角度、角速度、角加速度三个参数中的任何一个指标在设定时间内持续超出相应的安全阈值上限,则判断船舶横摇运动较大,利用电机驱动转轴系统展开舭龙骨的转动蚌壳结构,如果横摇角度、角速度、角加速度三个参数在设定时间内均持续低于相应的安全阈值下限,则判断船舶横摇很小,利用电机驱动转轴系统折叠舭龙骨的转动蚌壳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蚌式舭龙骨控制方法,所针对的蚌式舭龙骨的主体结构包括固定蚌壳结构(2)和转动蚌壳结构(1)两部分,两部分合体后呈扁平形,首尾两端为流线型,固定蚌壳结构(2)固定连接于舭列板(3),所述的转动蚌壳结构(1)通过转轴系统与固定蚌壳结构(2)连接,转轴系统用于转动蚌壳结构(1)的开合;控制方法为:为横摇角度、角速度、角加速度三个参数分别设定安全阈值上限和安全阈值下限,在船舶航行时,监测船舶横摇角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并获取船舶吃水信息,校核船舶稳性变化,如果横摇角度、角速度、角加速度三个参数中的任何一个指标在设定时间内持续超出相应的安全阈值上限,则判断船舶横摇运动较大,利用电机驱动转轴系统展开舭龙骨的转动蚌壳结构,如果横摇角度、角速度、角加速度三个参数在设定时间内均持续低于相应的安全阈值下限,则判断船舶横摇很小,利用电机驱动转轴系统折叠舭龙骨的转动蚌壳结构,所述控制系统由船舶运动实时监测设备、数据采集分析显示系统、电动机控制系统组成;在船侧设置的液位测量仪,用以实时监测船舶两舷的吃水;在船舶重心轴线位置附近设置动态参数测量仪,实时监测船舶的横摇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尊峰,朱海明,于鑫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