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专一识别铯离子的新型有机芳香大环的制备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31687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4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专一识别铯离子的新型有机芳香大环分子受体。属于有机合成以及超分子化学领域。该分子以环内含3个化学环境相同的苄氧基[3+3]对称芳香大环为起始原料,经过高压氢化脱苄基保护后再加入有机碱得到环内含3个化学环境相同的氧负离子的[3+3]对称芳香大环分子受体,其中氧负离子与相邻的-NH键形成氢键。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检测受体与不同四苯基硼酸碱金属盐的相互作用,确定该受体可与铯离子专一性识别。并利用核磁滴定和紫外滴定技术,研究了其相互作用的强度。该发明专利技术有望应用于富集放射性废液中的铯-137离子,助力解决放射性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及超分子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专一识别铯离子的新型有 机芳香大环分子的制备与应用。
技术介绍
铯是一种特别活泼的碱金属,在自然界中主要以金属盐的形式存在。其同位素铯_ 137具有很强的放射性,是核燃料裂变过程中产生的长寿命裂变核素。因此如果能够快速高 效的将铯-137从放射性废料中分离出来,将使得核废料的处理的成本大大降低,且效率更 高。符合可持续发展以及绿色化学的要求。 我国的铯元素主要存在于海水当中,而非矿产当中。海水中又存在与铯离子类似 的碱金属离子等,这给铯离子的富集带来很大困难,亟待开发一种能够快速高效,且低成本 富集铯元素的技术。 芳香大环分子是有机化学中超分子化学领域一类研究的很深入的分子。因其环内 的组成部件为芳香类化合物,部件之间形成的肽键的键角的大小,且环与环之间存在着m 堆积以及氢键等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使得该类大环分子具有类平面的空间结构,且内部具 有一个空腔,空腔的大小根据组成部件的个数以及空腔内侧的取代基的类别及个数来调 -K- To 由于芳香大环分子内有空腔,当空腔体积大小合适,作为主体其能够与客体分子 形成分子间作用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识别铯离子的新型有机芳香大环,其特征在于环内有3个化学环境相同的氧负离子,均匀分布在该分子环内,且这3个氧负离子可与相邻的‑NH键形成了氢键,且为[3+3]对称的芳香大环,其结构通式如下:其中R为(CH2)7CH3,i‑Bu。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波贾子悦朱素珍师晓云黄露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