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控式织轴经纱张力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30877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3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控式织轴经纱张力调节装置,包括齿形织轴盘片、保持钩、张力臂、回转轴、弹簧、经纱、退绕织轴、综框、织物、卷取辊、张力杆、提综绳、提综臂、提综钩和纬纱。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保持钩止退时,经纱不送出,此阶段因卷取辊的卷取作用而增加的经纱张力作用在双杆张力杆上,使之逆时针回转时,止退钩与齿形织轴盘片脱离接触形成的双控式起泡经纱送经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控式织轴经纱张力调节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控式织轴经纱张力调节装置,为织造非恒定经纱张力、不均匀送经量的送经方式的生产的泡泡纱、起皱织物、纬起管织物、纱罗织物等特殊布面效果织物而加装的张力及送经量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织机上织造经向局部或者全幅具有泡、皱效果、纬向具有管状效果的织物,需要非恒定经纱张力、瞬时改变送经张力、不均匀送经量的送经方式,现有技术是采用机械式的棘轮、棘爪方式或者电子送经伺服电机与张力应变片传感器结合,通过预先设定经纱张力大小,为恒张力控制方式,通过泡轴与地轴送经量差异的方式实现上述布面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控式织轴经纱张力调节装置。技术方案:一种双控式织轴经纱张力调节装置,包括齿形织轴盘片、保持钩、张力臂、回转轴、弹簧、经纱、退绕织轴、综框、织物、卷取辊、张力杆、提综绳、提综臂、提综钩和纬纱;所述经纱由退绕织轴引出,绕过张力杆,经综框分成上下两层形成梭口,与纬纱交织成织物后,经卷取辊引出,所述装置采用两种方式同时控制经纱的引出张力和送经量:方式一:所述张力杆绕回转轴摆动,其上套装有保持钩和张力臂,张力臂一端套装弹簧,弹簧另一端固定在织机墙板上,在弹簧拉力作用下,保持钩顺时针回转,紧卡在经轴右端的齿形织轴盘片的齿内,与其啮合,限制经纱退绕织轴逆时针回转,从而无法送出经纱,而此时卷取辊在顺时针回转,从而有将织物引离的趋势,因而退绕织轴与卷取辊之间的经纱张力会逐渐累积,增大的经纱张力作用到张力杆上,使其连同其上套装的张力臂有绕回转轴逆时针回转的趋势,当张力大到一定程度,带动其上套装的保持钩一起克服弹簧拉力逆时针回转,从而使得保持钩与齿形织轴盘片脱离啮合状态,退绕织轴在经纱张力的作用下,逆时针回转,送出经纱;送经后由于张力减小,施加在张力臂的弹簧拉力使得张力臂连同保持钩绕回转轴顺时针回转的作用力大于使二者逆时针回转的经纱张力,保持钩因而重新压在齿形织轴盘片上,限制其回转;方式二:由织机多臂开口机构的空闲提综臂上的提综钩上挂提综绳,当提综臂下降时则拉动提综绳,经导杆带动保持钩逆时针回转,从而使得保持钩与齿形织轴盘片脱离啮合状态,织轴在经纱张力的作用下,逆时针退绕回转,送出经纱,脱离的时间依提综臂而定,其规律可以根据普通组织实现输入的提综规律而定,可以设定保持钩提起的任意时刻、及提起时间的长短;如需恢复停止送经的状态,则提综臂上升,弹簧的拉力拉动张力臂连同其套装的回转轴顺时针回转,回转轴上套装的保持钩顺时针回转,再次压在齿形织轴盘片上,恢复止动。作为优化:所述装置中的提综臂有12-16页提综臂,使穿入综框内挂的综丝眼的经纱分成上下两层,形成梭口,经纱与纬纱交织成织物,一般织物组织所用综框页数2-12页,取决于织物组织的复杂程度,所以有空闲的综页实现非梭口形成用途的提升和下降作用。作为优化:所述提综臂的提升或者下降的停留时间,可以通过电子或者机械开口机构的来设定。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保持钩止退时,经纱不送出,此阶段因卷取辊的卷取作用而增加的经纱张力作用在双杆张力杆上,使之逆时针回转时,止退钩与齿形织轴盘片脱离接触形成的双控式起泡经纱送经方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双控式织轴经纱张力调节装置,包括齿形织轴盘片1、保持钩2、张力臂3、回转轴4、弹簧5、经纱6、退绕织轴7、综框8、织物9、卷取辊10、张力杆11、提综绳12、提综臂13、提综钩14和纬纱15。所述经纱6由退绕织轴7引出,绕过张力杆11,经综框8分成上下两层形成梭口,与纬纱15交织成织物9后,经卷取辊10引出。所述装置采用两种方式同时控制经纱的引出张力和送经量:方式一:所述张力杆11绕回转轴4摆动,其上套装有保持钩2和张力臂3,张力臂3一端套装弹簧5,弹簧5另一端固定在织机墙板上,在弹簧拉力作用下,保持钩2顺时针回转,紧卡在经轴右端的齿形织轴盘片1的齿内,与其啮合,限制经纱退绕织轴7逆时针回转,从而无法送出经纱,而此时卷取辊10在顺时针回转,从而有将织物引离的趋势,因而退绕织轴7与卷取辊10之间的经纱张力会逐渐累积,增大的经纱张力(虚线所示)作用到张力杆11上,使其连同其上套装的张力臂3有绕回转轴4逆时针回转的趋势,当张力大到一定程度,带动其上套装的保持钩2一起克服弹簧5拉力逆时针回转,从而使得保持钩2与齿形织轴盘片1脱离啮合状态,退绕织轴7在经纱张力的作用下,逆时针回转,送出经纱;送经后由于张力减小,施加在张力臂的弹簧拉力使得张力臂连同保持钩2绕回转轴4顺时针回转的作用力大于使二者逆时针回转的经纱张力,保持钩2因而重新压在齿形织轴盘片1上,限制其回转;方式二:由织机多臂开口机构的空闲提综臂13上的提综钩14上挂提综绳12,当提综臂13下降时则拉动提综绳12,经导杆带动保持钩2逆时针回转,从而使得保持钩2与齿形织轴盘片1脱离啮合状态,织轴在经纱张力的作用下,逆时针退绕回转,送出经纱,脱离的时间依提综臂13而定,其规律可以根据普通组织实现输入的提综规律而定,可以设定保持钩提起的任意时刻、及提起时间的长短;例如,可以设定第一纬保持钩阻止织轴退绕,第2、3、4纬保持钩提起。从而设定送经时刻为第二纬、送经时间为连续三纬。以此类推。张力的大小可以由弹簧的弹力作用力及弹簧左端套在张力臂的长度决定。从而决定最大累积张力的大小和送经量。如需恢复停止送经的状态,则提综臂13上升,弹簧的拉力拉动张力臂连同其套装的回转轴4顺时针回转,回转轴4上套装的保持钩2顺时针回转,再次压在齿形织轴盘上,恢复止动。所述装置中的提综臂有12-16页提综臂,使穿入综框8内挂的综丝眼的经纱分成上下两层,形成梭口,经纱与纬纱交织成织物,一般织物组织所用综框页数2-12页,取决于织物组织的复杂程度,所以有空闲的综页实现非梭口形成用途的提升和下降作用。所述提综臂的提升或者下降的停留时间,可以通过电子或者机械开口机构的来设定。本专利技术利用保持钩止退时,经纱不送出,此阶段因卷取辊的卷取作用而增加的经纱张力作用在双杆张力杆上,使之逆时针回转时,止退钩与齿形织轴盘片脱离接触形成的双控式起泡经纱送经方式。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控式织轴经纱张力调节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控式织轴经纱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齿形织轴盘片(1)、保持钩(2)、张力臂(3)、回转轴(4)、弹簧(5)、经纱(6)、退绕织轴(7)、综框(8)、织物(9)、卷取辊(10)、张力杆(11)、提综绳(12)、提综臂(13)、提综钩(14)和纬纱(15);所述经纱(6)由退绕织轴(7)引出,绕过张力杆(11),经综框(8)分成上下两层形成梭口,与纬纱(15)交织成织物(9)后,经卷取辊(10)引出,所述装置采用两种方式同时控制经纱的引出张力和送经量:    方式一:所述张力杆(11)绕回转轴(4)摆动,其上套装有保持钩(2)和张力臂(3),张力臂(3)一端套装弹簧(5),弹簧(5)另一端固定在织机墙板上,在弹簧拉力作用下,保持钩(2)顺时针回转,紧卡在经轴右端的齿形织轴盘片(1)的齿内,与其啮合,限制经纱退绕织轴(7)逆时针回转,从而无法送出经纱,而此时卷取辊(10)在顺时针回转,从而有将织物引离的趋势,因而退绕织轴(7)与卷取辊(10)之间的经纱张力会逐渐累积,增大的经纱张力作用到张力杆(11)上,使其连同其上套装的张力臂(3)有绕回转轴(4)逆时针回转的趋势,当张力大到一定程度,带动其上套装的保持钩(2)一起克服弹簧(5)拉力逆时针回转,从而使得保持钩(2)与齿形织轴盘片(1)脱离啮合状态,退绕织轴(7)在经纱张力的作用下,逆时针回转,送出经纱;送经后由于张力减小,施加在张力臂的弹簧拉力使得张力臂连同保持钩(2)绕回转轴(4)顺时针回转的作用力大于使二者逆时针回转的经纱张力,保持钩(2)因而重新压在齿形织轴盘片(1)上,限制其回转;    方式二:由织机多臂开口机构的空闲提综臂(13)上的提综钩(14)上挂提综绳(12),当提综臂(13)下降时则拉动提综绳(12),经导杆带动保持钩(2)逆时针回转,从而使得保持钩(2)与齿形织轴盘片(1)脱离啮合状态,织轴在经纱张力的作用下,逆时针退绕回转,送出经纱,脱离的时间依提综臂(13)而定,其规律可以根据普通组织实现输入的提综规律而定,可以设定保持钩提起的任意时刻、及提起时间的长短;如需恢复停止送经的状态,则提综臂(13)上升,弹簧的拉力拉动张力臂连同其套装的回转轴(4)顺时针回转,回转轴(4)上套装的保持钩(2)逆时针回转,再次压在齿形织轴盘上,恢复止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控式织轴经纱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齿形织轴盘片(1)、保持钩(2)、张力臂(3)、回转轴(4)、弹簧(5)、经纱(6)、退绕织轴(7)、综框(8)、织物(9)、卷取辊(10)、张力杆(11)、提综绳(12)、提综臂(13)、提综钩(14)和纬纱(15);所述经纱(6)由退绕织轴(7)引出,绕过张力杆(11),经综框(8)分成上下两层形成梭口,与纬纱(15)交织成织物(9)后,经卷取辊(10)引出,所述装置采用两种方式同时控制经纱的引出张力和送经量:方式一:所述张力杆(11)绕回转轴(4)摆动,其上套装有保持钩(2)和张力臂(3),张力臂(3)一端套装弹簧(5),弹簧(5)另一端固定在织机墙板上,在弹簧拉力作用下,保持钩(2)顺时针回转,紧卡在经轴右端的齿形织轴盘片(1)的齿内,与其啮合,限制退绕织轴(7)逆时针回转,从而无法送出经纱,而此时卷取辊(10)在顺时针回转,从而有将织物引离的趋势,因而退绕织轴(7)与卷取辊(10)之间的经纱张力会逐渐累积,增大的经纱张力作用到张力杆(11)上,使其连同其上套装的张力臂(3)有绕回转轴(4)逆时针回转的趋势,当张力大到一定程度,带动其上套装的保持钩(2)一起克服弹簧(5)拉力逆时针回转,从而使得保持钩(2)与齿形织轴盘片(1)脱离啮合状态,退绕织轴(7)在经纱张力的作用下,逆时针回转,送出经纱;送经后由于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佟昀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