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的椅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1619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内部装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的椅套,包括用于套置在汽车座椅靠背上的靠背套和用于套置在座垫上的座垫套,所述靠背套为向下开口的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套朝向车头一侧的套面与所述座垫套的上表面的交接处连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具有阻燃性,拆卸容易,透气性好,防水防污效果好,容易清扫,舒适性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附件
,特别的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的椅套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座椅通常分成座垫和靠背组合而成,为了保持汽车座椅清洁,便于清洗,通常分别在其外部套装由布料或皮料制成的座椅套。现有的汽车座椅套布艺面料不耐脏,不防火,易脏,且不易清洗;传统的汽车皮革材料透气性差,不耐磨,也不阻燃,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阻燃性好,拆卸容易,透气性好,防水防污效果好,容易清扫,舒适性好的汽车座椅的椅套。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种汽车座椅的椅套,包括用于套置在汽车座椅靠背上的靠背套和用于套置在座垫上的座垫套,所述靠背套为向下开口的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套和所述座垫套均采用具有纳米材料涂层的布料制得。采用具有纳米材料涂层的布料制作的座椅套具有防水透气、拒污易洗新功能。同时仍保持原面料的质地、手感、风格和牢度。具有纳米材料涂层的布料同时具有防油、防水、防尘、柔软、透气、环保、快干、阻燃等功能;经过纳米界面纳米技术处理,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空气界面保护膜,能够起到防水、防油、防尘的功效,无论是饮品、调味料、食用油、灰尘等均不能轻易渗透弄脏织物。清洗只需用湿布擦就可以去除污渍,清洗方便、节水和大量减少洗涤剂的用量,同时面料面经过纳米技术处理,吸汗透气性大为改观,由于面料的吸湿提高,也大大提高化纤面料的防静电功能。另外,面料面经过纳米技术处理,可以短时间内防止燃烧,电动车发生故障时确保驾驶员有时间逃离驾驶室。作为优化,所述靠背套朝向车头一侧的套面与所述座垫套的上表面的交接处连为一体;所述靠背套的底部开口沿边缘缝制有加强筋带,所述加强筋带的左右两侧与所述座垫套的上表面的对应位置之间固定连接。采用上述结构,靠背套的前面与座垫套的上表面之间连接为一个整体,消除了靠背与座垫之间的缝隙,防止杂物掉入,便于清洁。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制作。靠背套采用向下开口的套体,可以使座椅套的拆卸更加方便。在靠背套的底部开口的边缘缝制一圈加强筋带,同时,加强筋带与座垫套的上表面连接。这样,可以将座垫套的后端固定在靠背上,防止驾驶时座垫套向前滑动,影响乘坐稳定性,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性,避免事故发生。作为优化,所述座垫套的前侧以及左右两侧共同连接形成裙边,所述裙边沿底部边缘设置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内穿设有一根捆束带,所述捆束带的两端从穿线孔朝向车尾的两端穿出,并能够相互捆束。使用时,将捆束带的两端拉出之后相互捆束,使得裙边底部收紧到座垫的底部,这样,座垫套能够牢牢的包覆在座垫上面,使椅套整体与座椅贴合更加精密,提高美观性和乘坐舒适性。作为优化,所述靠背套朝向车尾的套面底部与所述座垫套的前侧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连接装置。这样,可以更好的将靠背套和座垫套固定在汽车座椅上,提高乘坐舒适性。作为优化,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靠背套朝向车尾的套面底部和所述座垫套的前侧的底部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连接端设有粘扣。这样,采用粘扣能够方便拆卸。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拆卸容易,透气性好,防水防污效果好,容易清扫,舒适性好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底面结构不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时:如图1和图2所不,一种汽车座椅的椅套,包括用于套置在汽车座椅靠背上的靠背套I和用于套置在座垫上的座垫套2,所述靠背套I为向下开口的套体,其中,所述靠背套I和所述座垫套2均采用具有纳米材料涂层的布料制得。采用具有纳米材料涂层的布料制作的座椅套具有防水透气、拒污易洗新功能。同时仍保持原面料的质地、手感、风格和牢度。具有纳米材料涂层的布料同时具有防油、防水、防尘、柔软、透气、环保、快干等功能;经过纳米界面纳米技术处理,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空气界面保护膜,能够起到防水、防油、防尘的功效,无论是饮品、调味料、食用油、灰尘等均不能轻易渗透弄脏织物。清洗只需用湿布擦就可以去除污渍,清洗方便、节水和大量减少洗涤剂的用量,同时面料面经过纳米技术处理,吸汗透气性大为改观,由于面料的吸湿提高,也大大提高化纤面料的防静电功能。其中,所述靠背套I朝向车头一侧的套面与所述座垫套2的上表面的交接处连为一体;所述靠背套I的底部开口沿边缘缝制有加强筋带11,所述加强筋带11的左右两侧与所述座垫套2的上表面的对应位置之间固定连接。采用上述结构,靠背套的前面与座垫套的上表面之间连接为一个整体,消除了靠背与座垫之间的缝隙,防止杂物掉入,便于清洁。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制作。靠背套采用向下开口的套体,可以使座椅套的拆卸更加方便。在靠背套的底部开口的边缘缝制一圈加强筋带,同时,加强筋带与座垫套的上表面连接。这样,可以将座垫套的后端固定在靠背上,防止驾驶时座垫套向前滑动,影响乘坐稳定性,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性,避免事故发生。其中,所述座垫套2的前侧以及左右两侧共同连接形成裙边21,所述裙边21沿底部边缘设置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内穿设有一根捆束带22,所述捆束带22的两端从穿线孔朝向车尾的两端穿出,并能够相互捆束。使用时,将捆束带的两端拉出之后相互捆束,使得裙边底部收紧到座垫的底部,这样,座垫套能够牢牢的包覆在座垫上面,使椅套整体与座椅贴合更加精密,提高美观性和乘坐舒适性。其中,所述靠背套I朝向车尾的套面底部与所述座垫套2的前侧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连接装置。其中,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靠背套I朝向车尾的套面底部和所述座垫套2的前侧的底部的连接带12,所述连接带12的连接端设有粘扣。这样,采用粘扣能够方便拆卸。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拆卸容易,透气性好,防水防污效果好,容易清扫,舒适性好等优点。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技术为限制,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汽车座椅的椅套,包括用于套置在汽车座椅靠背上的靠背套(I)和用于套置在座垫上的座垫套(2),所述靠背套(I)为向下开口的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套(I)和所述座垫套(2)均采用具有纳米材料涂层的布料制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椅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套(I)朝向车头一侧的套面与所述座垫套(2)的上表面的交接处连为一体;所述靠背套(I)的底部开口沿边缘缝制有加强筋带(11),所述加强筋带(11)的左右两侧与所述座垫套(2)的上表面的对应位置之间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椅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垫套(2)的前侧以及左右两侧共同连接形成裙边(21),所述裙边(21)沿底部边缘设置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内穿设有一根捆束带(22),所述捆束带(22)的两端从穿线孔朝向车尾的两端穿出,并能够相互捆束。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椅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套(I)朝向车尾的套面底部与所述座垫套(2)的前侧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连接装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椅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靠背套(I)朝向车尾的套面底部和所述座垫套(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座椅的椅套,包括用于套置在汽车座椅靠背上的靠背套(1)和用于套置在座垫上的座垫套(2),所述靠背套(1)为向下开口的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套(1)和所述座垫套(2)均采用具有纳米材料涂层的布料制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玉峰龙泽英张弘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中力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